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城鄉社區養老服務網絡建設,加大農村養老服務補短板力度。
目前,我國2.97億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有超過1.2億居住在農村。相比于生活在城鎮的老年人,補上農村養老的民生短板,需要從三個方面加力。
努力提高農村老年人養老保障水平。有些地方農村老年人的養老金每月不足200元。全國人大代表、西安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楊宗科建議,要確定養老金的合理增長標準。參照城鄉居民醫保個人繳費標準連年增長等制度,以及國內和地區國民生產總值增長比例,合理確定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對于農村60歲以上老人補貼最低檔次增長比例和補貼標準。
積極構建互助養老服務網絡。通過信息化的手段,將農村養老服務資源進行整合、共享和優化,使各項養老服務更加便捷。“傳統養老模式已不能滿足當前及未來的養老需求。”全國政協委員、武漢大學土木建筑工程學院教授徐禮華表示,在對社區硬件設施進行適老化系統改造的同時,應調整優化養老服務的智能化水平,構建城鎮適老化社區智能化康養服務平臺,讓更多老年人實現居家康養生活。
加強農村養老服務人才培養。《關于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引導人才到養老服務領域就業創業,對到農村等養老服務基礎薄弱地區的加大支持力度。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阿壩州馬爾康市敬老院院長格西王姆建議,提高農村養老護理人員的工資待遇,引入社會組織和家政等社會力量,完善養老服務體系。
完善農村基本養老服務,事關億萬家庭的幸福生活,需要我們持續施策,努力使農村養老服務更加全面便捷,讓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