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儀隴縣地處川東北低山與川中丘陵過渡地帶,是全國產糧大縣、生豬調出大縣、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縣和全省農產品主產區。
“近年來,儀隴縣積極探索一條有效益的丘區農業現代化之路,努力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丘區樣板。全縣累計建成優質糧油基地43萬畝、特色產業基地27萬畝,成功創建省三星級、四星級園區各1個。”儀隴縣委書記郭宗海說。
儀隴縣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常年保持在114萬畝、43萬噸,生豬出欄量保持85萬頭以上。不僅如此,儀隴縣連續7年在省級績效考核評估中獲得“好”的等次,去年,成功創建全省鄉村振興成效顯著縣。
構建現代農業體系
明確“招引大企業、建設大基地、發展大產業、培育大品牌、融入大市場”的發展思路。堅持走“質量興農、綠色興農”之路,建設大基地、發展大產業、培育大品牌,圍繞糧油、柑橘、蠶桑三大種植業和生豬、肉牛、水產三大養殖業,構建“3+3”農業產業體系;謀劃“三線三片六組團”農業產業布局。圍繞成渝雙城經濟圈“一軸、三帶、四區”中南充特色農業產業帶布局,構建儀隴縣“三線三片六組團”現代農業發展新格局: 沿新馬線布局發展糧油、柑橘、水產等產業,沿儀北線布局發展糧油、蠶桑、加工型蔬菜等產業,沿金立線布局發展生豬、糧油、中藥材產業;打造土銅蠶桑榨菜片、馬柳生豬藥材片、賽新晚熟柑橘片,發展觀紫種養片區、馬鞍紅色旅游片區、金城商貿物流片區、儀隴(新政)城鄉融合發展片區、立山種養片區、大寅特色農業片區。立足糧食安全產業帶建設。依托“三線三片六組團”農業產業布局,堅持把穩糧增產作為“三農”工作首要任務,按照以糧為主、糧經統籌、因地制宜的思路,建設一批10萬畝以上帶狀核心示范片、3萬畝以上輻射帶動片、0.5萬畝以上產能提升片,輻射帶動全縣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到2030年,建成50萬畝糧食安全產業帶,國家級園區1個、省級園區2個,主要糧食作物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0%以上。
夯實現代農業基礎
因情施治,謀好丘區樣板策。在丘區樣板建設中,結合儀隴產業現狀、山形地勢等實際,樹立“一盤棋”思想,集中整合農業、水利、交通等部門政策、資金、力量資源,集中投向 “天府糧倉”丘區樣板建設;堅持“兩條腿”走路,全力推動以高標準農田、小微水利為重點的基礎能力建設和社會化服務能力建設,補齊丘區種糧核心短板;按照“三線三片”布局,在耕作條件較好、區位相對便利、產業具備基礎的新馬線、儀北線、金立線和賽新片、土銅片、馬柳片,規劃建設40萬畝糧食安全產業帶。因地制宜,改好現代千丘田。在淺丘平壩地區采取整鎮整村、連鎮連村方式推進,以“一戶一田、一社一田、一村一田”為目標,按照“能大則大、有多大改多大”的原則,努力實現“小并大、短并長、陡變平、曲變順”;在深丘低山地區采取平壩集中連片、坡地區域組團的方式推進,按照“能寬則寬、宜窄則窄”的原則,以修筑梯田、梯地為主,通過“陡放緩、坡改梯、彎取直”,擴大農機作業面。因陋就簡,興好全域灌溉水。按照“農業產業發展到哪里,水利渠系就延伸到哪里”思路,依托縣內“一江三河”等自然流域,利用水庫、山坪塘、提灌站等已成蓄水設施,實施水系連通工程,解決從源頭到田頭的“最后一公里”。2023年開始,按照連續3年、每年不低于1.5億元標準整合涉農資金,專項用于山坪塘、蓄水池、小水窖等小微水利建設。目前,全縣有山坪塘6000余座、水池水窖1.9萬余口。
建強農業人才隊伍
因勢利導,建好社會服務網。建成1個統攬全縣農事服務的縣級中心,3個服務半徑不超過10公里、覆蓋面積不突破300平方公里的片區中心,30余個縣屬國有企業牽頭,專業合作社、業主大戶主動參與的服務網點,圍繞農業生產12個重點環節提升社會化服務能力。成立儀隴縣新時代職業農民技術培訓中心,每年培訓各類農業專技人才4000余人次。建立全市規模最大的、技術最先進的智能化育苗中心,每年可供一萬余畝機插秧。開展深度合作,通過國企自建或多方共建的方式為農民服務,在馬鞍、永樂、保平、義路、三河等鄉鎮配置烘干設備43臺套,日烘干能力達1000噸以上。因材而教,育好新型種糧人。引育萬農富安等企業,在回春、馬鞍、日興等鄉鎮規模流轉土地種植糧油作物或開展全流程服務;與凸酒、袁氏農業等企業開展深度合作,訂單種植水稻、高粱等作物。堅持專合社帶動,就近就地適度規模流轉土地發展糧油產業。目前,全縣有從事糧油產業的農民合作社300余家,流轉土地達4萬余畝。培育家庭農場3416家。探索建立“農業+”融合發展模式。著力打造以馬鞍5000畝“魚米之鄉”為核心的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帶動沿線鄉鎮建成優質水稻、油菜標準化基地3萬畝。依托柳埡3.5萬噸國家糧庫、馬鞍社會化服務分中心,打造“收儲加銷”糧食全產業鏈。
“結合朱德故里紅色旅游示范區建設項目,著力打造集農業文化展示、田園風光欣賞、生態水鄉體驗、農副產品貿易為一體的農旅示范區。”儀隴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吳江表示,讓游客在德鄉“慢村”中體驗慢文化、享受慢生活。同時,開展農產品展示交易,舉辦菜花節、插秧節等節慶活動,切實提高農業綜合效益。
(四川省儀隴縣農業農村局供稿)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