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培養更多領跑的“新農人”
時間:2024-06-20 15:04:05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江蘇省鎮江新區永興農機機械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魏巧 字號:【

  在去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提出“四個走在前”的重大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在推進農業現代化上走在前”。總書記鼓勵我,“像魏巧這樣的同志到農村去,很好!”總書記的鼓勵給新時代的“新農人”帶來了巨大的鼓舞。

  糧食安全保障法于2024年6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糧食領域第一部基礎性、統領性法律。糧食安全保障法的施行,對于我們這些奮斗在“三農”一線的“新農人”來說,就像是打了一針“強心劑”。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貫徹落實糧食安全保障法,需要一大批有知識、懂研發、敢創新的年輕人投入“三農”事業中,培育更多“新農人”。

  近年來,我和我的“新農人”伙伴們,主動轉變觀念,加強優良品種選用,強化科技裝備支撐,不斷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和產品競爭力。我們將以糧食安全保障法的施行為契機,進一步增強自身本領、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為國家糧食安全奉獻更多力量。

  一是全力推進水稻小麥、優質雪花肉牛、現代農業碳足跡三個中心建設,積極推進農牧漁光互補,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糧食安全,種子是關鍵。我們的總體目標是:走好種業產業化之路,全力打造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長三角種業育、繁、推一體化示范基地。

  育的環節,是解決從0到1的問題。全力打造“育種4.0”生物育種工程,通過生物育種與信息、大數據、人工智能、光學、材料等多學科的融合,突破智能育種關鍵核心技術,實現育種加速技術和產品的標準化。目前與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院智能育種加速器團隊合作,培育本地“脆而不倒、谷草兼用”量質同增的稻麥新品種;同時依托中國農科院肉牛育種團隊,探索建立高品質雪花肉牛繁育技術體系和平臺。

  繁的環節,是從1到10的轉化階段。率先開展生物育種工程化研究,力爭實現新型種子培育的規模化產業化,為更多農場提供“未來品種”種源解決方案。目前已取得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推進紅皮小麥良種繁育及倉儲項目建設,可實現生產、存儲稻麥良種、原糧10萬噸。開展的“谷草兼用”水稻繁種和雪花肉牛生態養殖循環農業項目,可以將秸稈轉化為肉牛飼料,解決人畜爭糧和秸稈處置的問題。

  推的環節,就是實現10到100的大規模應用。建設糧食與肉品育種中心,探索適合適度規模農場的農牧循環產業模式,做優做好“秸稈變肉”“畜頭肉尾”的增值鏈。同時,聚焦綠色發展,推動規模化農場系統測算農業碳足跡數據,實現綠色循環種養。

  接下來,要更多推動從實驗室到大田、從科研到產業的科技成果落地轉化和推廣應用,為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打造可盈利、可持續、可復制的“新農人”農場樣板。

  二是探索建設“新農人”支持農業高質量發展實驗區。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農業高質量的發展道路,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新農人”的重要使命。想要年輕人投身農業、成為“新農人”,要給他們創業的平臺、支持做強產業的政策舞臺。各地應有計劃地建設一批“新農人”支持農業高質量發展實驗區,先行先試一些農業人才政策、農業科技項目和農業產業模式,實驗區之間保持互聯互動,實現資源要素和數據共享,聯合開展科技攻關,因地制宜落地科研成果。

  關于“新農人”支持農業高質量發展實驗區建設,我認為要考慮幾個問題:一是投入問題,要實現資源和數據共享,需要一個大家可以接入的共享平臺,僅依靠幾家農場的投入,很難實現。二是分配問題,建立科學合理的最終利潤在研發端、生產端和銷售端的分配機制。三是經營問題,涉及現代化的企業管理、充分競爭的商品營銷等,這些往往是“三農”工作者的短板。為此我提一點建議:從頂層設計入手,構建在全國范圍互聯互通的農業云平臺,從項目盆景向農業“大數據”應用場景轉變,對農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生產經營提供遠程支持,建立耕、種、管、收,種養加銷全產業鏈農業服務體系,通過產業鏈平臺合理調節分配農業服務環節收益,以市場為主導增強農產品在全國范圍內的流通,實現生產效益的最大化。同時結合東中西部發展差異,因地制宜、以人為本地創建一批“新農人”支撐農業高質量發展實驗區,政策上予以支持,模式上成熟一個推廣一個,推動更多農場加入實驗區建設,推動更多“新農人”奔赴鄉村振興一線,帶動廣大農民走合作共贏、共同富裕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