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河北省柏鄉縣 扛穩糧食安全責任 全鏈條抓好落實
時間:2024-06-20 15:05:55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河北省邢臺市柏鄉縣人民政府縣長?徐艷剛 字號:【

  倉廩實,天下安,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河北省邢臺市柏鄉縣將認真學習宣傳貫徹糧食安全保障法,深刻認識糧食安全保障法的重要意義,結合工作實際,建立完善糧食安全保障制度體系,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柏鄉縣地處華北平原南部,氣候適宜,土壤肥沃,農業生產條件得天獨厚,盛產小麥、玉米等農作物,是全國糧食生產基地縣、國家級節水增效示范縣、全國農業綜合開發縣、全國綠色高產高效標兵縣,首批全國小麥單產提升建制推進縣。近年來,柏鄉縣堅持扛穩糧食安全責任,全鏈條抓好落實,以實干實績實效展現政治擔當。

  提升糧食生產能力

  強化技術設施保障

  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必須抓好耕地和科技兩個關鍵,推進“五良”深度融合,著力提升土地產出率和勞動生產率。

  堅持藏糧于地。高標準農田建設是提高農業生產能力、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舉措。柏鄉縣嚴格落實黨中央“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部署要求,以提升糧食產能為首要目標,創新高標準農田建設模式,堅持改造提升與維護保養并重,推進糧食優質化、綠色化、特色化生產。目前,全縣建設高標準農田22.93萬畝,占基本農田的95.9%。同步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模式和高效節水技術,形成統一規劃布局、統一建設標準、統一組織實施、統一監管考核和統一上圖入庫的農田建設管理體系。

  堅持藏糧于技。柏鄉縣引入10個優質小麥、雜糧品種經營權,建設良種繁育基地2.9萬畝,著力提高良種覆蓋率。農機具是糧食生產能力提升的關鍵環節,嚴格落實農機購置補貼,大力推廣農機新技術,全縣農業機械總動力45.81萬千瓦,農機合作社7家,主要農作物綜合農機化水平達99.87%以上,入選全國第七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三年來,全縣累計實施優質小麥良種推廣補貼23.24萬畝、水肥一體化技術4.6萬畝、測土配方施肥147萬畝次。

  發揮富硒資源優勢。柏鄉縣全域位于華北富硒帶,硒平均含量260~500微克/千克,是全國硒資源變硒產業十佳地區、中國富硒小麥產業基地、河北省強筋小麥特色農產品優勢區。2023年“京津冀”功能農業高峰論壇在柏鄉縣召開,柏鄉縣當選國家功能糧油科技創新聯盟常務理事單位。在發揮富硒資源優勢上,柏鄉縣著力打造富硒強筋小麥全產業鏈基地,建成硒檢測實驗室、河北省(邢臺)富硒小麥產業技術研究院和優質麥省級糧食類農業創新驛站,成為河北省農業系統檢測機構首個獲得“硒”元素“雙認證”縣。認證三個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同時正在申報“柏鄉強筋麥”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注冊“錦繡金谷源”“金谷源強筋麥”2個原糧企業商標。目前,全縣富硒小麥、富硒玉米種植面積分別達到1.2萬畝、1萬畝。

  依托農業產業基礎

  強化儲運能力保障

  糧食儲備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物質基礎,是市場供求的“調節器”、救災應急的“蓄水池”,必須重點聚焦、精準發力。

  建強倉儲基礎設施。柏鄉縣搶抓政策機遇,依托柏糧集團,加快建設適應綠色儲糧、智慧儲糧需要的倉儲基礎設施,配套輸送、清理、通風、計量、裝卸、除塵等各類設備,為“保質保鮮、綠色優儲”打下了良好硬件基礎。

  筑牢儲備保障網。大力開展糧食綠色倉儲提升行動,推進舊倉提升改造19.5萬噸,“四合一”儲糧技術(糧情測控、機械通風、環流熏蒸、谷物冷卻)全面應用,控溫綠色儲糧技術應用比例不斷提高,糧食倉儲管理規范化、精細化、綠色化、智能化水平穩步提升。柏糧集團積極探索科學保糧規律,共試驗完成16項科學儲糧新技術,其中3項填補國內空白,4項填補省內空白,被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確定為首批綠色儲糧標準化試點單位。

  培育食品加工產業。食品加工是邢臺市重點發展壯大的主導產業,依托產業優勢和資源基礎,邢臺市規劃實施了輻射帶動寧晉、隆堯、柏鄉等縣(市、區)的“一帶五園”的總體戰略規劃,加速打造全省食品加工產業隆起帶。柏鄉縣以此為契機,依托全域富硒資源優勢,積極招引食品加工企業來柏投資興業,致力打造“京津冀高端富硒功能農產品供應基地”,規劃建設的“一區兩倉三園三基地”格局已基本形成。目前,擁有柏糧集團、好面緣面粉等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8家、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0家,食品加工業年銷售額達50億元以上。其中,好面緣面粉邢臺有限公司全套引進瑞士布勒制粉加工設備,生產過程實現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2023年小麥加工量155.7萬噸,面粉生產量123.2萬噸。

  構建保供穩鏈網。現代糧食物流體系,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基礎。柏鄉縣交通便利,京港澳高速、京廣鐵路、107國道、515國道、339國道穿境而過,400公里內輻射北京、天津、濟南、太原、鄭州等大城市,依托得天獨厚的交通區位優勢和柏糧集團、京東集團等企業,謀劃實施現代物流強縣戰略,建設京東物流(柏鄉)農產品智能產地云倉,打造冀南地區集冷鏈中心、公路港、網絡貨運平臺及城市配送網絡為一體的綜合物流樞紐中心。去年落地的京東智能供應鏈產業基地項目入選河北省“100+10”標志性項目。

  壓實耕地保護責任

  強化土地基礎保障

  民以食為天,糧以地為本,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柏鄉縣堅持把耕地保護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全面落實黨政同責,把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各項工作落實到縣、到鄉、到村組、到農戶、到地塊。全縣“三區三線”劃定耕地保護目標26.24萬畝,劃定永久基本農田23.91萬畝。

  健全耕地保護機制。建立健全嚴保嚴管、動態監管、責任追究的耕地保護監督機制,印發《柏鄉縣關于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工作若干措施》,壓實耕地保護主體責任,逐級簽訂年度耕地保護責任書,將耕地保護有關考核指標納入各鄉鎮年度績效考核方案。同時,強化基層一線耕地保護管理制度建設,全面落實“田長制”,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基本農田“非糧化”。

  強化問題整改。針對耕地流出問題,成立由縣督查室、紀委監委、組織部、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組成的督導組,持續督導,嚴肅問責,以最嚴格的標準、最嚴厲的措施徹底整改。

  嚴格三條控制線。在國土空間規劃編制過程中,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的順序,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足額帶位置逐級分解下達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任務,落地上圖,一張藍圖管到底。

  強化耕地用途管制。對耕地種植用途進行分類明確,嚴格落實利用優先順序。耕地主要用于糧食和棉、油、蔬菜等農產品以及飼草飼料生產,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于糧食生產,高標準農田原則上全部用于糧食生產,嚴格控制耕地轉為草地、園地等其他農用地。同時,持續在全縣開展違法占用耕地植樹造林、挖湖造景、違法建房及工商資本流轉耕地改變用途造成耕地破壞等整治核查活動,耕地用途改變行為得到有效遏制,確保了耕地數量不減少、用途不改變。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