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姚安縣 種好“一枝花” 撬動大產業
時間:2024-05-22 11:49:30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陳杰 字號:【

  近年來,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縣因地制宜大力發展花卉產業,全力推進花卉勞務產業規范化、品牌化、連鎖化、職業化發展,推動農村勞動力變為產業工人,既破解了企業招工難困境,又有效解決了群眾就業難問題,讓群眾實現務工掙錢、照顧家庭兩不誤,在家門口收獲穩穩的幸福。2023年,全縣實現城鎮新增就業3654人,實現農村勞動力縣內就業2.59萬人。

  “花產業”搭起大舞臺

  姚安縣把發展花卉產業作為帶動群眾就業的突破口,抓住國家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涉農資金“四到縣”政策的機遇,將有限的涉農財政資金整合起來,支持市場主體做大做強花卉產業,先后建成一批高端花卉產業標準化生產應用示范基地,增強花卉經營主體就業吸納能力,拓寬就業空間、創造就業崗位。

  引龍頭,培強經營主體。探索“政府主導投資金、搭建平臺建基地、引入主體抓經營”的發展模式,整合財政涉農資金1.9億元,政府投資和社會資本投入近3億元,建成高端溫室花卉基地5768畝,吸引昆明花拍、云南云花等24戶知名花卉企業以租賃方式發展花卉種植,帶動全縣引進和培育花卉經營主體52戶。2023年,全縣花卉種植面積達1.98萬畝,年產鮮切花10億枝,實現全產業鏈綜合產值18億元。全縣花卉基地吸納群眾入企務工達7500人,僅花卉務工一項每年就可為群眾增加3.15億元的收入。

  促融合,拓寬就業渠道。把花卉產業與旅游開發有機結合,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以千畝“東方玫瑰谷”為龍頭,引進晟瑞農業、潘祥記等經營主體延長產業鏈條,打造玫瑰浪漫小鎮,形成玫瑰花觀賞、采摘體驗游,衍生鮮花酒、鮮花飲料、玫瑰精油、玫瑰餅、鮮花面膜產品等農旅融合新業態,拓展群眾就業新渠道。2023年,“東方玫瑰谷”農業莊園以土地集中流轉規模經營為抓手,流轉530戶農戶800余畝土地,吸納涉及土地流轉的農戶季節性務工267人、固定務工52人,戶均每年實現就業收入2萬元以上。

  花卉工打造“金名片”

  突出實用技能實踐,建立“企業用工+技能培訓+吸納群眾”的模式,有力保障企業穩定用工,雙向解決企業招工難、群眾就業難問題。

  技能培訓育人。按照政府主導、部門主抓、群眾主動的技能培訓模式,覆蓋花卉種植、采摘、包裝、運輸、銷售、精深加工、農旅融合等全產業鏈各環節,開展以培供需、定崗就業的訂單式培訓,全面提升花卉工崗位技能,端穩就業飯碗。2023年以來,通過開展花卉工就業技能培訓,3500余人獲得花卉工培訓合格證書,就業率達90%以上。“姚安花卉工”勞務品牌實現了規范化培育、技能化開發,成為帶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金字招牌。

  企校合作引人。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實施優秀農村鄉土人才跟蹤培養計劃,持續深化與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產教融合實踐基地和花卉產教融合實訓中心。中國農業大學、云南農業大學等高校先后派出20余名園藝、植保等專業教師親自到示范基地、專業合作社培養產業工人,實現人才培養由“輸入式”向“造血式”轉變。實施外出務工人員“回引”計劃,近年來共有100多名大中專畢業生、技能人才返鄉進入花卉企業務工。多年來通過企校合作、工學交替方式,共培養花卉生產經營管理人才253人、具備從花卉種植到精深加工各環節技術專長的產業工人6147人,吸納21名高校畢業生到花卉企業就業,“以產聚才、以才興產”的效應持續增強。

  暖心服務留人。建立“企業用工+食宿+就學”等暖心服務,為山區務工人員提供免費住宿,對夫妻共同進企人員提供家庭式住宿,校企聯合建立務工人員子女就近就便入學機制,解決父母就業與子女就學矛盾,讓更多懂技術、有專長的年輕人留下來,從源頭上解決留守老人和兒童的問題。

  高質量拓寬致富路

  農民端牢“金飯碗”

  把推動花卉產業高質量發展作為拓寬群眾增收致富的主渠道,強化就業創業政策幫扶和支持,群眾亦工亦農,實現產業興旺、群眾富裕。

  暢通供需對接,進企務工穩收。建立農村勞動力數據庫,完善勞務公司、用工企業、人社等部門信息互通機制,發揮好“零工市場”、鄉鎮“人力資源服務工作站”作用,依托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勞務經紀人”等社會力量,利用花卉園區聚集優勢和壩區交通優勢,在企業招工與群眾就業之間牽線搭橋,打造15分鐘就業服務圈,促進農民就地就近就業。

  強化政策支持,帶動創業致富。加大“貸免扶補”和初創實體支持力度,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鼓勵個體經營,成立姚安縣花卉產業聯合會,構建“企業+合作社”“企業+農戶”等產業輻射帶動模式,帶動12個農民專業合作社、14戶家庭農場、5戶專業種植戶自主發展花卉產業,部分花卉工人學到技術后自立門戶回家種花當老板。

  實現務工穩收,發展副業增收。群眾不僅可以在花卉企業上班,下班回家后還能發展種養等副業增加收入。棟川鎮包糧屯村村民錢亞芬夫妻二人原在廈門打工,2021年回鄉到毅云花卉企業務工,月收入達到8000多元,同時還養殖了3頭肉牛,2023年出欄1頭,銷售收入1.2萬元,實現了務工穩收、副業增收、照顧家庭“三贏”。

  (作者單位:云南省楚雄州姚安縣委政策研究室)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