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云南省保山市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聚焦咖啡產業全鏈條發展,出臺《關于推動保山小粒咖啡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堅持精品種植、注重精深加工、強化精準對接、持續精耕細作、推動三產融合,有效破解產業鏈條短、產品附加值低等難題,讓小粒咖啡這把“金鑰匙”,成為撬動鄉村振興的大產業。2023年,全市咖啡種植面積13萬畝,農業產值14.31億元,加工產值24.58億元,全產業鏈產值75.95億元、同比增27.1%。
精品種植,做優基地。主動融入省委、省政府打造咖啡“千億”級產業計劃,在怒江流域120公里范圍劃定核心產區,通過推廣瑰夏、鐵畢卡、波邦等新品種,采用“咖啡入林”“咖啡復合種植”等新模式,推廣水肥一體化、數字化種植等技術,提升原料精品率。目前,瑰夏種植面積5000畝,復合種植面積1萬畝,水肥一體化面積1萬余畝。保山小粒咖啡原料精品率從2021年的10%提升至2023年的40%以上。
育強龍頭,做強加工。整合產業集群等項目,新建改造一批標準化、自動化、智能化鮮果處理中心、深加工生產線,基本構建了覆蓋鮮果、生豆、烘焙豆、掛耳、速溶粉、冷萃凍干粉等全鏈條咖啡生產加工體系,有效激活咖啡產業“集群效應”。全市52家咖啡企業中,省級龍頭企業11家、占全省的61.11%,年銷售額突破2.5億元的企業1家、超過1億元的1家、5000萬元以上的3家,咖啡電商企業42家。隆陽區、龍陵縣分別投資1000萬元在怒江沿線集中建設水洗果加工中心。規劃建設占地2340畝的保山小粒咖啡產業園,已入駐企業11戶,中咖、景蘭、咖蒙、一樹、比頓等5戶企業已建成投產,年咖啡加工能力超過10萬噸。保山咖啡產業已形成工廠加工、電商銷售、消費者購買的全鏈閉環模式,成為全省咖啡產品類別最全、銷售模式最新的州市。咖啡精深加工率從2021年的30%提升至2023年的65%以上。
彰顯特色,做精品牌。發揮保山小粒咖啡種植歷史悠久和品質“濃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帶果酸”的特點,用好“保山小粒咖啡”地理標志認證這塊金字招牌,成功打造了“中咖”“比頓”“景蘭”等企業品牌,培育了“辛鹿”“高晟莊園”等產品品牌,“保山小粒咖啡”入選國家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保山小粒咖啡”區域公用品牌在中國地理標志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聲譽評價中位列百強。打造“一座保山”“隆陽鄉耕”等電商平臺直播基地,探索農產品“產銷對接”新模式。全市有咖啡注冊產品商標500余個,申請專利23個,隆陽區成為全國焙炒咖啡銷量最大的縣區。
多措并舉,融合發展。圍繞“咖啡莊園化、莊園景區化、景區特色化”的思路,積極打造潞江壩世界咖啡谷、咖啡旅游小鎮,提升高黎貢國際精品咖啡文化園4A級景區知名度,推動“咖啡+”多業態發展。全市登記注冊的咖啡館135個,建成咖啡莊園17個,全省首批10個精品咖啡莊園保山入選5個。2023年累計接待游客超過20萬人次,旅游收入1.2億元,營業收入超過億元,帶動農戶1.42萬人。成功舉辦國際精品咖啡產業發展大會、第八屆中國咖啡沖煮大賽全國總決賽、首屆“保山小粒咖啡”文化月活動、首屆咖啡馬拉松比賽,全國各地的咖啡愛好者涌入保山“尋一抹咖香”。積極開展咖啡文化“六進”活動,組織講座124場次、培訓5000多人,進駐高校超過10所,并入駐市內景區、旅游飯店、旅游民宿。各類媒體宣傳報道保山小粒咖啡超過1萬條,并登上央視多套欄目。編寫原創歌曲,邀請抖音網紅達人現場體驗,提升知名度和美譽度。
科技創新,增強后勁。加強與武漢大學等高等院校、省農科院熱經所等科技服務機構和團隊的深度合作,建成全國檢測機構首個咖啡專家工作站,制定地方標準36個。開展咖啡檢測能力全范圍擴項行動,檢測標準和參數覆蓋率達97.8%,咖啡全產業鏈產品及相關產品檢測能力位居全省前列。開辦咖啡培訓學校2所,開展咖啡技術服務100余次、培訓咖啡檢驗人員500多人次,開展咖啡種植培訓50余場次、培訓咖農2000余人。“保山咖啡師”成為勞務品牌,為咖啡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持、積蓄后勁。
完善機制,助農增收。積極探索和完善新型利益聯結機制,促進咖農增收。中咖與農戶鑒定協議保底收購鮮果價格12元/千克,山頂1號莊園簽訂的鐵皮卡標準鮮果收購價格達20元/千克,高于全省鮮果收購均價近一倍,農戶每畝收入較往年增加至少2000元。產業發展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鮮果采摘人工價格從1元/千克上漲至2元/千克。咖啡電商企業提供就業崗位超過5000人,農戶通過電商每月增加收入至少3000元。投入上海市對口幫扶項目資金200萬元,實施咖啡生豆價格保險,提升咖啡產業核心企業和廣大咖農抗風險能力。與中國農業銀行推出創新產品“保山咖啡貸”,為廣大咖企、咖農提供了一個新的金融產品,助力產業發展。
保山咖啡產業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還存在著種植面積和地理標志產品不匹配,品質較好和知名度低不匹配,產業效益和“金字招牌”不匹配,重視程度和產業前景不匹配等問題。保山市將錨定云南“3815”發展戰略目標,編制《保山世界“咖啡谷”發展規劃》,打造保山小粒咖啡產業鏈群,以小粒咖啡產業高質量發展助推保山“三大經濟”取得新突破。
抓實一產穩規模。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走精品化道路,加強科研力量,選育及推廣一批優質咖啡品種,通過穩面積、提單產、提質量、提單價、提效益,做大一產,到2025年咖啡原料精品率超過60%。
抓好二產提加工。抓實咖啡標準化生產、品牌創建、質量安全監管,擴大規模化精深加工產能,提升加工創新轉化能力,打造全國最具特色的咖啡精深加工園區,咖啡精深加工比例每年提高10%以上。
抓緊聯結增收入。健全完善“農戶+村集體+合作社+企業”等利益聯結機制,探索推廣“提升咖農收益”“經營主體反哺村集體”等好的經驗和模式,加強農業特色保險和信貸等金融支持力度,維護企業和咖農利益,讓更大效益留在農村、更大收益流向農民。
擴大市場影響力。繼續策劃一系列咖啡賽事活動,接續抓好咖啡“六進”活動,講好保山小粒咖啡故事,全方位宣傳推介保山小粒咖啡優質、精品的品牌形象,提升品牌影響力,擦亮“保山小粒咖啡”的金字招牌,讓大家到保山尋一抹咖香,體驗“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
(云南省保山市農業農村局供稿)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