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樂市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創新實施組織發動、宣傳推動、黨員帶動、村民行動、激勵驅動“五動”工作法,以村容村貌提升為“小切口”,繪就美麗鄉村新圖景。
黨政齊抓 強化組織發動
一是壓實工作責任。建立黨政“一把手”“雙組長”制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市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擔任“一線指揮長”,105名縣級負責人、210名科級干部包鄉聯村,500名村干部網格化管理,實現責任全覆蓋。
二是明確目標任務。制定博樂市農村院內院外20項整治導引和《博樂市村莊清潔行動“四季戰役”任務分工方案》,創新出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亂搭、亂建、亂挖、亂倒等“十一亂”57種問題表現形式指引,制定農村庭院三區分離、危房清理、圍墻修繕等12項細化整治提升建設指南,實行靶向整治。
三是突出行動重點。堅持把村莊清潔行動列入市委、市政府重要議事日程,通過常委會、常務會、領導小組會研究責任、政策、工作、成效四個方面存在的問題,2023年解決群眾可感可及問題35件。
多管齊下 注重宣傳推動
一是抓載體轉思想。全市所有村隊堅持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村莊清潔主題文化活動,讓農民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參與環境整治、愛護村莊衛生的積極性,實現了村莊清潔“要我干”向“我要干”的行動轉變,營造了美化人居環境、樂享文明生活的良好氛圍。
二是抓典型促整治。各村均主動成立以老黨員、老干部等為主的人居環境評議小組,采取“村民主動申請、小組民主評議、村隊統籌管理”的模式,不定期地開展“美麗庭院”創建,帶動發揮農民主體作用,選樹5000戶農戶打造示范戶,累計300個示范戶獲自治區“美麗庭院”稱號,輻射帶動2萬多戶庭院舊貌換新顏。
三是抓活動提效果。開展庭院整治、廚藝美食、才藝手藝、種菜栽果四項大比武活動,將成果納入積分制管理體系,激發群眾發自內心的認可和支持,各族群眾參與庭院衛生整治的積極性、主動性不斷提高,幸福感、獲得感與日俱增。
率先示范 突出黨員帶動
一是帶頭行動。鄉鎮班子成員、包村干部堅持每周帶頭參加清潔活動、深入宣傳動員,與群眾一起搞清潔、抓整治、作示范,引領發動廣大群眾積極投身村莊清潔行動。
二是幫扶聯動。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全市3000余名農村黨員與群眾按照“自主結合、支部統籌”的形式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利用黨員活動日開展庭院整治幫扶活動。
三是培養推動。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黨員開展“三學三亮三比”行動(學理論、學黨史、學黨章,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比能力、比作風、比貢獻)的重點內容,黨員、村干部與后備力量建立師徒結對幫帶關系,將抓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納入幫帶的重點,著力提升工作質效。
廣泛動員 引領村民行動
一是建章立制。將庭院整治納入村規民約,以“人人動手 清潔家園”為主線,以“三清三改兩提升”(清理生活垃圾、清理溝渠、清理畜禽糞污,改建衛生戶廁、改善村容村貌、改變不良習慣,提升污水治理率、提升生活品質)為重點,每周五定期開展“全民清潔日”活動,真正讓群眾動起來、讓鄉村美起來。
二是健全機制。全市105個村均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強化農戶日常環境自行維護。全市設置500名公益性崗位,各村優先聘用“脫貧戶”“監測戶”組建清潔隊伍分片管理,常態化清理村內環境衛生。
三是項目助力。2022年以來,統籌整合項目資金重點支持鄉村建設,全市60%的村實現糞污與生活污水協同治理,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生活污水集中治理率、生活垃圾集中處理率分別達93.3%、58.5%、95%。
因地制宜 深化激勵驅動
一是強化示范引領。堅持分批打造,分類推進,以點促面,按照“四類村莊”編制105個村“多規合一”規劃,以重點示范村輻射帶動一般村,引領較弱村的原則,分年度壓茬推進,先行建成21個鄉村振興示范村。
二是突出積分管理。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納入“愛心超市”積分制管理辦法,以“小積分”樹立“風向標”,以獎勵積分兌換水泥、涂料等庭院建設實物材料,累計激勵1萬余戶常住村民積極參與村莊清潔行動,打造美麗庭院。
三是推動實現雙贏。充分發揮村莊環境改善帶來的紅利,重點引導農戶利用整治出來的零散閑置土地,因地制宜發展四類庭院經濟(特色種植、家庭養殖、庭院加工、休閑服務),催生“六小”產業(小菜園、小果園、小養殖、小作坊、小企業、小民宿),實現全市60%以上的農家院變身“增收園”,戶均增收約3000元。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樂市農業農村局供稿)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