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人:李愛嵐
山西省忻州市岢嵐縣宋家溝村婦聯主任。早些年她離開了村里到省城太原打工,后來又回到村里。2017年起義務擔任村里講解員,這一干就到了今天。
我是土生土長的宋家溝村人。2016年6月,岢嵐縣易地搬遷安置工作啟動。只有200多戶村民的宋家溝村作為全縣8個集中安置區之一,承接了附近14個村145戶貧困戶的搬遷安置,并率先啟動了美麗鄉村試點村建設。
2017年6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冒雨來到我們宋家溝村考察,當時我就站在歡迎人群里。在村頭的三棵樹廣場上,他對我們說,“希望鄉親們同黨中央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干,讓好日子芝麻開花節節高。”這些年,大家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鉚足勁,日子越過越紅火。
以前真是處處難,靠山山窮,靠水水渾,四分之三的土地是陡坡地,我們是住著難受、村子難看、收入難賺。晴天一身土,雨天半腿泥,地面到處都是坑坑洼洼破破爛爛。一想到上廁所都發愁,挖個土坑,幾塊石頭圈起來就是廁所。
現在村里城里一個樣,街道干凈整潔,我們家里水電齊全,喝上自來水,用上了抽水馬桶,這些變化要擱過去想都不敢想。我還開起了小超市,真是過上了舒心好日子!
村里舊房在翻新加固的基礎上保留了古香古色的傳統樣貌,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越來越完善。新建的停車場裝上了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旅游導示牌有著三種國家語言,還有街上的高標準公共廁所一點都不比城里的差,廢棄多年的公社被改造成村史館,供銷社被改造成了民宿客棧,原本閑置的院子建起了戲臺,學校、衛生室、圖書館、黨員活動室、文化廣場真是要啥有啥。
原來村子里是窮人多、閑人多、垃圾多還亂堆亂放,現在是游客多、忙人多、收入多,大家都在比干凈、比富裕、比狀態,宋家溝村去年也成了國家4A級旅游景區。我們在宋水街上擺攤吃起了“旅游飯”,短短的一個旅游季就能增收幾萬元,年收入比之前翻了一番多。
數說大變化
生活垃圾得到收運處理的行政村比例保持在90%以上
黨的十八大以來,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全面推進,我國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加快建設,鄉村面貌發生巨大變化,農村居民的住房條件和生活環境大幅改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來越強。
人居環境明顯改善。2023年全國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73%,生活垃圾得到收運處理的行政村比例保持在90%以上。
鄉村更加美麗宜居。各地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加快補上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短板,有序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全國開展清潔行動的村莊超過95%,村容村貌明顯改善。2023年末,全國87.6%的村生活垃圾集中處理,比2013年末大幅提高37.5個百分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