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山西晉中市 建設“和和不同、和和與共”的新鄉村
時間:2024-03-04 09:25:28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梁朝波 字號:【

  山西省晉中市在和美鄉村建設中,緊緊抓住“和”這個關鍵,充分發揮各村優勢特色,多措促“和”,著力塑造“和和不同、和和與共”的生動局面,涌現出一批優秀典型,反映出晉中市和美鄉村建設的良好成效。

  橫坡村——以旅塑和

  平遙縣段村鎮橫坡村是一個具有千年悠久歷史的古村落。全村共有土地面積1萬余畝,其中耕地面積2702畝,人口2053人。橫坡村自然生態良好,文化底蘊深厚,黃土高原丘陵山區特色土窯洞、磚窯洞、四合院、古街、古巷、古廟宇等古建古跡保存完好,2016年被評為“中國傳統村落”。

  近年來,橫坡村以集體合作社為基礎,與平遙縣龍頭企業煤化集團合作開發建設包括生態景觀區、窯洞文化體驗區、民俗風情體驗區、農耕文化體驗區等10個功能區在內的農旅融合產業集聚區,采用“節慶+旅游”的模式,連續舉辦八屆美麗鄉村文化節、六屆平遙中國年橫坡古村大型實景燈展,成功承辦兩屆平遙國際攝影大展的鄉村大型采風活動,將曾經“遲暮”的古村打造成遠近聞名的休閑度假村,走出了一條以鄉村旅游為龍頭、村企共建、三產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自2016年至今,橫坡村累計接待游客200余萬人,旅游綜合收入4000余萬元,村民年人均收入2.28萬元,村集體資產逾1100萬元。

  “我們物質生活富足了,也要讓村民的精神生活富足起來,讓全體村民共享村莊發展成果。”橫坡村黨支部書記郭興峰表示。

  富起來的橫坡村建成了黨群服務中心、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禁毒禁賭會,組建起志愿者服務隊伍和文化宣傳隊伍, 引導群眾過健康的文化生活,培育良好的生活習慣。村里還建成了農家書屋、老年大學和道德講堂,完善村級文化活動室和文化大院,每年開展“十星級文明戶”“義務勞動模范”“勞動致富能手”“十佳孝星”等評選,每年召開老年人座談會,為村里的老人、五保戶發放慰問金,在村民中營造崇德尚善的濃厚氛圍。村里成立的教育基金會,累計為村里的學子發放各類獎學金、助學金56.6萬元。

  “今后,我們將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重點打造和美鄉村文化節和‘平遙中國年我在橫坡過大年'節慶活動,不斷塑造村美業興民和的發展景象。”談到橫坡村的未來,郭興峰信心滿滿。

  大寨村——以產彰和

  昔陽縣大寨鎮大寨村是大寨精神的發源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大寨村開展治山治水,在七溝八梁一面坡上開辟出層層梯田,并通過引水澆地改變了靠天吃飯的狀況。以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為核心內涵的大寨精神,對中國農業發展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幾十年過去,如今的大寨村,“五大振興”齊頭并進,村莊發展日新月異,和美鄉村建設成效明顯。

  近年來,大寨村搶抓發展機遇,調整產業結構,重新組建成立了山西大寨經濟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一手抓農,一手抓工,逐步由單一傳統農業轉向二三產業,向品牌化轉型,積極用自身優勢上項目、引資金、招人才。如今,已形成了鄉村旅游、新農業科技、服裝加工、農產品開發、飲品加工等七個產業。

  大寨村還深度挖掘大寨品牌內涵,不斷提升大寨旅游品質。圍繞打造高標準紅色旅游基地和4A級旅游景區,先后建成了大寨森林公園、大寨展覽館、大寨文化展示館、大寨書畫收藏館、大寨紅色主題博物館、大寨紅旗廣場等一大批標志性建筑;保護性開發了“農業學大寨”時期的大寨窯洞、大寨人民公社舊址、大寨禮堂。著眼“大大寨”戰略的實施,全面啟動大寨特色小鎮、大寨現代化農業觀光園、大寨旅游景觀大道、大寨旅游接待中心等重點建設項目。

  產業的興旺,為全村改善民生促進和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大寨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傾聽群眾呼聲,做實民生項目,把共同富裕的要求扎扎實實地落到實處。大寨村實行60歲以上老人享受每人每月200元,70歲以上老人每人每月300元養老金制度;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全部免費上學;大學生享受獎學金制度;每年年終給每個村民發放1000元和其他福利。建成了老年活動中心;新建幼兒園活動室、小學初中教學樓;實施安居工程,新建住房面積2.8萬平方米,人均56平方米,家家戶戶住上二層別墅和單元樓,實現了網絡、閉路電視“兩覆蓋”,供水供氣供暖“三集中”,綠化、美化、亮化、硬化“四統一”。如今的大寨人,“小有教,老有養,考有獎,吃水不用吊,看病不用跑,運輸不用挑”,幸福指數節節攀升。

  修善村——以善修和

  “輝煌昭馀有個美麗的村莊,潺潺渠水奔流著歡唱,天地靈氣把你滋養,修善是美麗的人間天堂……”這首歌是祁縣城趙鎮修善村村歌。修善村地處汾河、昌源河、烏馬河三河交匯處,地肥水美、田園錦繡。“我們村已有2000多年歷史了,東漢校尉溫序、漢司徒王允、漢人成佛第一人田善友都曾在這里生活。”聊起修善村,修善村支部書記段續斌如數家珍,“我們修善可是遠近聞名的‘三賢故里’,也是中國善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呢!”

  走進修善村,道路寬闊平整,環境優美宜人,最“搶眼”的是村里隨處可見的“善”文化宣傳標語,于細節處盡顯“善”意。“我們在全村推行以‘善文化’為核心的道德理念,大力弘揚‘修善人善、善言修行、善待他人’的傳統美德,全面挖掘以‘善’為核心的地方人文精神和價值理念。”段續斌說。

  以“善”文化為依托,修善村打造了“善”文化研學實踐教育基地。針對中小學定制特色課程與學校教育內容相銜接,邀請專業老師講解,富有針對性、互動性和趣味性。同時建設鄉村振興實訓基地,開展黨員、農民工培訓,接待旅游住宿,打造“黨建+培訓+旅游”的特色發展模式。依托田善友、王允、溫序三位歷史名人,修善村建設了三賢善館、“二十四孝”文化墻、磚雕“百善”照壁、王允文化公園,家風家訓一條街,構筑修善德善格局,打造中國“善文化”第一村。以“善文化”引領,修善村全面加強村莊建設,先后獲評全國文明村、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中國傳統村落、國家森林鄉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碧畦黃隴稻如京,歲美人和易得情。下一步,晉中市將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持續加強和美鄉村建設,讓廣大農民群眾在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上越過越甜蜜,越走越有奔頭。

  (作者單位:山西省晉中市鄉村振興局)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