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北京市 “百千工程”筑新夢 共襄振興慶豐收
時間:2024-09-30 09:38:08 來源:農業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 字號:【

  近年來,北京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用“千萬工程”經驗,以“新工程、新動能、新主體”為工作主線,著力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奮力書寫鄉村振興“首善”答卷。

  “三農”發展成績斐然。一是農業生產提質增效。糧菜生產實現連續四年較快增長,今年糧食播種面積完成國家下達任務的135%,夏糧產量增長20%、單產創2000年以來新高。農業中關村28個重大項目加速落地,國家推薦優良品種數量全國第一,“京麥189”推動復耕復墾地塊大幅增產,高效設施大果番茄單產全國領先。二是鄉村建設成效顯著。接續實施“百村示范、千村振興”工程,42個示范村、22個示范片區建設壓茬推進,促進各類資源要素向農村加速流動,撬動社會資本投入約10億元,帶動新主體增長超50%、農村集體產權交易金額增長近5倍,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涌現。三是農民收入不斷增加。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絕對值穩居全國前列,增速連續6年快于城鎮居民,上半年達到6.7%、超城鎮居民2.7個百分點,城鄉收入比提前兩年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北京市連續豐收年,為慶祝中國農民豐收節擦亮了底色、增強了底氣,為喜迎新中國成立75周年營造了良好的“三農”環境。

  今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北京市系列慶祝活動以“‘百千工程’筑新夢,共襄振興慶豐收”為主題,秉承“慶祝豐收、弘揚文化、振興鄉村”的宗旨,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突出農民主角地位,注重簡樸務實,發布一攬子惠農助農政策措施,辦成一批農民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聚焦“新工程、新動能、新主體”重點工作,突出農民主體、農業主線、農村主場,集中展現本市鄉村振興新成果、鄉風文明新氣象、廣大農民新風貌,傳承弘揚優秀農耕文化,活躍城鄉消費市場,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自9月份至年底,市、區兩級秉承“慶祝豐收、弘揚文化、振興鄉村”的宗旨,開展百余場特色慶祝活動。

  北京市主會場活動在“百村示范、千村振興”示范村之一的懷柔區北房鎮大周各莊村舉辦,主舞臺進行鄉村大舞臺文藝展演,農民原創節目展示新時代首都農民精神風貌。現場設置鄉村振興成果展和懷柔展區,充分展示北京市推進鄉村振興工作成效;特別設置電商助農展區,發揮電商新渠道在促進農產品銷售方面的優勢,京東、中國郵政、抖音、一畝田、盒馬等企業參展,20余名青年農主播進行現場直播帶貨;主會場外圍設置120余個特色市集展位,現場展銷“北京優農”品牌、非遺產品、鄉村美食等同時,還開展了民俗巡演、農事體驗等多項精彩活動。當天,同步在團結湖公園舉辦“北京農業在社區”豐收市集,作為豐收節北京市主場活動的一部分,吸引了眾多市民參與。

  開展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主題宣講。全方位、立體式宣傳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巡回宣講、主題展覽、典型推介、文體活動等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組織開展有創意、有內涵、有特色、有溫度的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讓廣大農民群眾真切體會到黨的深切關懷,引導廣大農民群眾堅定信心跟黨走。號召全市農村基層黨組織發揮堡壘作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宣傳新時代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彰顯農耕文化底蘊,突出綠色底色,推進移風易俗,描畫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時代圖景。

  開展金秋消費季產銷對接活動。“北京優農”品牌農產品在中國農民豐收節期間悉數亮相,通過與京東、中國郵政、一畝田等電商平臺合作,以及豐富多樣的線下活動和全面鋪開的網絡銷售,進行多領域、多層次的產銷對接活動。電商直播成為網絡銷售的重要模式,直播鏡頭切換間,觀眾們仿佛身臨其境,使人進一步加強了對京郊“土特產”的信任和認可,也使人感受到了其蘊含的工匠精神和文化底蘊。“小屏幕”鏈接“大市場”,促進產銷精準對接,全面提升品牌農產品的影響力和知名度,進一步激發消費活力,助力農民增收的同時把優質農產品送進城市、送上市民餐桌。

  舉辦北京鄉村大舞臺農村原創文藝節目展演和巡演。結合第35屆北京農民藝術節總體安排,推出以“鄉情京韻頌盛世 凝心鑄魂促振興”為主題的農民藝術節演出活動,包含“鄉村大舞臺”農村原創文藝節目和以戲劇、移風易俗為主題的“村晚”群眾文化演出等活動。通過覆蓋全市各涉農區的文藝演出活動,多角度多形式展現新時代首都鄉村的精氣神,其中的優秀節目通過匯演、巡演等方式,在傳統節日、重大活動等重要時間節點走進“百千工程”示范片區、示范村等進行演出,展現農民喜慶豐收、積極向上、健康快樂的精神風貌,增強鄉村凝聚力。

  開展全市農民體育健身系列活動。圍繞“愛體育、愛鄉村、愛生活”主題,組織農民群眾開展趣味拔河、村乒乓、“村BA”、健康跑、舞龍舞獅、傳統體育、趣味體育等富有農耕農趣農味的體育賽事活動;支持開展農村農民自主舉辦“四季村晚”,促進農體文體智體融合發展,推動打造鄉村文化服務新空間,努力培育打造的鄉村新IP,培育新時代鄉村新風尚。

  各區開展了富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活動,如朝陽區“戲韻東風 四季村晚”昆曲專場演出、通州區“京農·運河人家”優質農產品展銷、順義區“百場村晚倡新風——秋收悅享”秋季村晚、平谷區“星計劃”村播達人秀、門頭溝區“小院有戲”文化品牌活動、房山區秋季京郊游精品線路直播、密云區魚王美食文化節、延慶區農民“村BA”選拔賽等,100余項精彩活動營造農民共慶豐收、全民共享豐收的歡樂氛圍,全面展示鄉村振興和農業豐收成果。

  2024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北京市系列慶祝活動,是農民的節日、農業的盛會,更是激活消費市場、促進文化交融、加快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平臺。我們突出以節為媒,既讓農民慶豐收、曬豐收,也讓全社會享豐收、助增收,以中國農民豐收節為契機,致敬農民,禮贊豐收,讓更多目光關注“三農”、更多資源投向“三農”、更多力量共建“三農”,推動形成全社會關注農業、關心農村、關愛農民的濃厚氛圍。持續提升中國農民豐收節的參與度、享受度、美譽度,把中國農民豐收節北京市系列慶祝活動打造成體現首都鄉村風貌、產業特色、風土人情的靚麗名片。力爭辦成一批農民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讓農民群眾有更多更強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農民得實惠,把節日辦到農民的心坎上。

  (北京市農業農村局供稿)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