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時間:2024-09-30 09:14:50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呂占民 字號:【

  又品出姜的味道,是八月回老家山東萊蕪休假時。

  “真辣,跟小時候一樣。”剛到家,我就去市場買了新鮮的“姜芽子”,切了不薄不厚的片,浸到醋里,撒些許鹽,加幾粒花椒,準備晚餐時享用。母親置辦了一桌豐盛的飯菜,我也端上了姜咸菜,打算給晚飯“加點料”。

  父親夾起一塊姜片,邊嘗邊打趣我:“出去這些年,連家鄉味都忘了?我們萊蕪的姜,生熟都辣。”在外十多年,家鄉的味道我自是不敢忘,只是各地的美食品嘗得越多,越是洗淡了舌尖上的記憶。

  兒時,姜與我們的小家相伴,也與萊蕪的很多家庭相伴。

  種姜時節,家家戶戶的院子里都有一捆捆的玉米稈,被鍘刀切成兩尺長,圓滾滾地捆起來,平著放,堆成厚厚的墻,任憑多大的風都刮不倒。這些秸稈的作用很大,關系到姜苗能否長好。姜種下去,在朝陽的一側緊密地插下一排秸稈,盛夏的午陽,熱烈到要烤化一切,但干燥的秸稈卻為綠油油的姜苗遮出一排陰涼,避免了姜苗被曬蔫的風險。

  待到收姜,小院里熱鬧非凡,七大姑八大姨都聚在一起,分工協作。主人家早就準備了大大小小的筐,大的用來暫存,小的用來收集散姜。熱鬧的地頭上,有人挎著筐滿地里跑,也有人坐在馬扎上給姜去土剪姜苗,好不熱鬧。其中,技術難度最高的活兒當屬刨姜,有經驗的姜農,刨姜時既不傷姜,也不漏姜,帶土還少。而最有意思的活兒當屬危險系數極高的“下姜井”,這一場景曾讓年幼的我看得膽戰心驚。“下姜井”前先要點一盞蠟燭,滴幾滴蠟粘在挎筐底部,用繩子把筐下到姜井底部,若蠟燭放到井底還持續燃燒,人才能下到姜井里,如不燃燒,需要過幾天再試才行。下井時,需要用力撐住井壁兩側的坑洼緩慢下行,在距井底一米左右的地方,停在井壁一側的姜洞里等著,待到地面的人用結實的麻繩把挎筐系好,一筐一筐地把姜下到井里,井里的人再把懸筐的繩子果斷地拉進去,倒出姜并堆放好。在農村還沒有普及冷庫和冰箱的時代,村里人大都是這樣存放姜,想來已有二十多年了。

  賣姜的那段時間,是全家最喜悅的時刻。賣姜前,先要“出姜”,也就是把姜從井里提上來。由于運姜的筐太小,運輸能力有限,六七百斤姜需要上上下下百余次,全靠雙手往上拉,很是費勁。終于,在父親母親的通力協作下,一筐筐生姜被順利運往地上。而后,則由我和姐姐對生姜進行仔細清理,生姜一下從“泥巴人兒”變成了個“黃胖子”。

  品相良好的生姜,總能賣出個滿意價,而賣姜的錢,也讓我和姐姐得以完成學業。正因為如此,我對姜的感情很深。依稀記得兒時的夏天傍晚,葡萄架下蟲兒鳴。結束了一天的學習和工作,家人們圍桌而坐,開心地享用晚餐。大鍋里熱著饅頭,饅頭篦子下是熱騰騰的地瓜。母親端上剛拌好的馬齒莧、土豆絲調蒜、豆角茄子,但我最愛的還是那道姜絲雞蛋。把生姜切細,用花生油炒一小會兒,打上雞蛋,灑少許鹽,等個兩三分鐘,盛碗享用,金燦燦、噴噴香。蟲鳴熱鬧,家家戶戶做飯的煙火升騰,呼喚著忙碌了一天的家人。裊裊炊煙中,姜味猶存,歲月靜好。

  (作者系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高級農藝師)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