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江西省興國縣一片熱鬧景象。在瀲江鎮澄塘村,電商主播們在攝像頭前熱情講解,將村民生產的一件件產品賣往全國;在龍口鎮睦埠村,前來旅游研學的客人絡繹不絕,有些在雕像前駐足,有些在農家樂中暢飲……
產業興則鄉村興。作為共和國將軍縣、著名的“蘇區模范”縣,江西興國大力傳承紅色基因,用好紅色資源,推動產業振興,增進民生福祉,凝心聚力助推新時代革命老區振興發展。
做優特色產業
埠頭鄉垓上村的富硒蘆筍基地里,一座座蘆筍大棚排列整齊。育苗棚內,嫩綠的筍芽自肥沃的土壤中漸漸冒出頭來,長勢非常不錯。
“我們種的蘆筍品種,是江西省農科院興國蘆筍產業研究院選育出的適合當地生產條件的‘興國’系列蘆筍新品種。目前,生產的產品全都通過了富硒、有機認證。”江西國康農業集團總經理茅建濤說,“一般情況下,蘆筍地頭價22塊錢一斤,緊俏的時候能賣到30塊錢一斤。”
走進埠頭核心區基地,仿佛來到一座現代化的數字農場中。工作人員在大屏幕前實時觀看著全國蔬菜市場的行情信息。通過連接安裝在基地大棚里的傳感器,工作人員在電腦上就可以及時了解蘆筍生長的溫度濕度等情況,點擊一下按鈕就可以同步實現澆水與施肥,每個出棚的產品還被標記并錄入溯源系統,消費者可以掃描二維碼了解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情況。
“僅埠頭核心區年產值就約3000萬元,直接帶動573戶農戶增收致富,戶年均增收1.8萬元。每年給垓上村村集體分紅20萬元左右。”埠頭鄉黨委書記王亞男介紹,蘆筍產業已成為埠頭鄉的蔬菜第一產業,現在種植面積正穩步擴大。
為了將蓬勃發展的蘆筍產業做大做優,埠頭鄉通過國康農業有限公司開展運營管理,不斷完善冷庫、冷鏈、加工、運輸等配套設施,推動富硒蘆筍向加工產品轉型發展,延伸產業鏈條,豐富衍生產品種類。目前,富硒蘆筍產業分揀加工車間已經建成投產,蘆筍茶、蘆筍果糕、蘆筍掛面等12種產品已經生產上市。
壯大農村電商
穿過瀲江鎮澄塘村綠色的稻田,繞過成片的蔬菜大棚和錯落有致的民房,走進坐落在村子里的電商服務中心。在這里,雞蛋、南瓜、葡萄、白蓮、手工擂茶等當地農產品令人目不暇接。
“村子里的電商服務中心2023年1月建成,涵蓋了直播帶貨、創客孵化、電商培訓等功能。”中心入駐主播王富龍說,“中心展示的產品都是我們從當地老百姓手里收來的,我們主要負責通過電商平臺將這些產品賣往全國各地。”
王富龍是澄塘村人,以前在外干過服裝設計師,也當過老師,2020年回村子里直播帶貨。村子的電商中心建成后,王富龍就成為了第一批入駐主播。“這里環境寬敞,設備齊全,第一年還不用繳納任何租金。”對于村里的電商服務中心,王富龍很滿意。
起初,王富龍只是直播售賣當地老百姓的初級農產品。如今,他和朋友在縣里的洪門工業區辦起了加工廠,創建了“食當頭”“老巴哥”品牌,對收購來的初級農產品加工、包裝后再銷售,一年收入六七十萬元,同時安置了30多位當地阿姨就業。“我們給每位阿姨一個月開3000元的底薪。忙的時候,很多人一個月可以掙到5000元。”王富龍介紹。
電商正成為興國縣推進農民與市場銜接、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抓手。為加快興國農村電子商務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興國縣著力打造縣鄉村三級電商服務平臺,為電商主播提供辦公場地和公共配套設施等方面的便利;整合快遞企業,打造縣、鄉、村三級“一日達”物流配送體系,進一步降低了農村快遞物流成本。
用好紅色資源
正值暑假,睦埠村里的紅軍碼頭、劉啟耀紀念館、啟耀紅培中心、清廉橋等紅色景點,隨處可見游客和參加“三下鄉”活動的大學生。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以來,睦埠村已接待游客、研學人員20余萬人。
“我們村在網上可火了,每天進山的車很多。每逢節假日,我們農家小院的生意都很好。”睦埠村“睦埠農家樂”老板娘劉曉香高興地說,“村子的紅色游‘粉絲’絡繹不絕,雖然沒有仔細算過,但是收入不比務工少。今年一個五一小長假就賺了3萬多。”
作為原江西省蘇維埃政府主席、腰纏萬貫“討米人”——劉啟耀的出生地,睦埠村按照可復制、可推廣的思路,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和古色、綠色等優勢資源,唱響“討米革命、啟耀初心”紅色品牌,打造了一座紅培研學、鄉村旅游的“新高地”,帶領“討米人”的后代捧上了“金飯碗”。
為進一步發揮紅色資源作用,睦埠村開發了紅色研學課程,鏈接黨校、紅興谷研學基地等資源,持續講好新時代的劉啟耀故事。同時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原汁原味修繕墨莊、江東廟等古建筑,配建特色民宿、親子營地、開心農場等,大力發展鄉村旅游。
“挖掘利用紅色資源,不僅很好地傳承了紅色基因,而且發揮了產業帶動作用。”睦埠村黨總支書記劉云說,睦埠村依托“黨建+合作社+農戶”方式,大力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建成300畝大棚蔬菜、1500畝臍橙、6300畝花卉苗木等產業基地,讓村民不出村就可以從務工、農家樂經營中獲得收益,村民的生活也越發舒適。
在“紅色引領、綠色發展”理念的引領下,興國縣積極打造紅色記憶游、紅色研學游、紅色鄉村游精品線路,紅色旅游正蓬勃發展。今年以來,興國縣已接待紅色旅游客人150余萬人次,接待紅色研學團隊200余批次。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