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讓“天府糧倉”裝滿優質放心糧——記四川省廣漢市麥浪土地股份合作社理事長楊萍
時間:2024-02-04 09:50:40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 字號:【

  拖拉機、植保機、插秧機,這些大型農機的駕駛員,大多數都是男性。不過,有這么一位女士,她不僅熟練掌握各類大型農機的駕駛技術,而且還是四川省廣漢市“金穗豐”家庭農場主、廣漢市麥浪土地股份合作社法定代表人,她就是廣漢女農人——楊萍。

  1979年出生的她,已經在土地上耕耘了二十多年。憑著對農業、農村的熱愛,楊萍成立廣漢市惠民農機作業專業合作社,帶動周邊鄉親種地賺錢;她擔任四川省人大代表、德陽市政協委員,積極為農業發展建言獻策,成為了綻放在沃野上的鏗鏘玫瑰。廣漢市惠民農機作業專業合作社在她的帶領下,已成為一個能提供水稻、小麥和油菜“產前”“產中”“產后”全程機械化服務的現代農機服務組織,先后被評為市級、省級和國家級示范合作社。

  麥浪里走來的巾幗新農人

  楊萍的父親楊啟華是位老農機手,但對于楊萍這個女兒,起初他并沒有“子承父業”的想法。楊萍高中畢業后,他希望楊萍進城里打工,但是楊萍卻有自己的想法,“男孩能駕駛農機,女孩一樣可以。”于是,楊萍成了父親的徒弟和接班人。耳濡目染加上勤學苦練,楊萍很快學會了駕駛和使用拖拉機、旋耕機等各種農機具。因為外出務工的鄉親們越來越多,家鄉種地的人變得越來越少,楊萍看到了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潛力。還在一邊開農機一邊開餐館跑運輸的她,萌生了流轉土地,搞規模化種植的想法。

  但是事情沒有她想得那么簡單。如此年輕的一個小姑娘能把地種好,鄉親們并不相信,因此不太愿意將自家世代耕種的土地流轉給她。流轉土地,搞規?;N植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順利。面對困難,楊萍沒有退縮。為消除鄉親們的顧慮,她和村干部一起上門,挨家挨戶做工作,并主動提出先付土地租金再用地。這一做法給事業剛剛起步的她帶來了不小的壓力,但楊萍覺得能讓鄉親們安心,這樣做很值得。她也始終堅信,只要她保持初心好好干就一定能把地種好,贏得鄉親們的支持和認可。

  “我是四川廣漢第一個工商注冊的家庭農場主,第一個獲得四川優秀青年農民稱號的女農場主,第一個實施規?;咎锓N養循環的新農人,第一個水稻育插秧服務面積超30萬畝次、服務農戶近2萬戶的高素質農民。”在此之后的20多年里,楊萍始終不忘初心,在當地農業農村部門的指導下,堅持進行糧食生產,并不斷學習,提升種植技術,在種地之路上不斷精進。2022年,楊萍的種植基地已超過3000畝,種植的水稻十畝連片801公斤成為廣漢市水稻糧王,小麥百畝連片實收均產600.6公斤,打破西南地區大面積小麥驗收單產紀錄。

  “菜單式”服務

  讓農戶種地更輕松

  “機械化操作又快又好,節省人力還節約時間。”廣漢市連山鎮錦花村村民張華說,“一個人一上午就能打一百多畝小麥的藥,以前這么大面積起碼要請幾個人忙一兩天,現在自家人半天時間就搞定了。”離張華家麥田不遠,就是廣漢市惠民農機作業專業合作社,這也是廣漢市農業社會化服務中心所在地,而幫助農戶實現降本增效的,就是當地的這些農機作業專業合作社。

  2009年3月,楊萍聯合幾位農機大戶共同成立了廣漢市惠民農機作業專業合作社,成員以農機入股,共同抱團發展。2015年轉型為廣漢市為農服務中心,推行“服務組織+大戶+小農戶”的模式,為農戶提供糧食生產“菜單式”托管一條龍服務,幫助農戶解決生產難題。楊萍說:“合作社根據農戶個性化需求,形成‘服務菜單’,提供服務項目40余項,為5大糧油作物耕種管防收提供一攬子的綜合解決方案。”

  為了進一步提升糧食價值,2017年楊萍引進一套日加工30噸的精米加工設備,并以禾蔬鮮為品牌,進行大米加工、銷售,成功申報了無公害、有機認證。目前,大米已在德陽、成都進行售賣,年銷售量已超過2000噸,相對于傳統賣糧,增加收入150萬元。在延長產業鏈的同時,也幫助合作社打通產業環節,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轉型升級。

  現服務中心擁有農機220臺套,服務技術人員40余人,能夠提供水稻、小麥和油菜耕、種、管、防、收、烘干、加工全程機械化服務。2022年,合作社服務面積30萬畝次,服務農戶近2萬戶,服務區域遍布全川,社會化服務收入近2000萬元。合作社入選全國第一批“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典型案例。

  致富不忘父老鄉親

  種地獲得收益的楊萍沒有忘記父老鄉親。2017年,她聯合當地392戶鄉親,共同成立了廣漢市麥浪土地股份合作社,旨在團結當地村民,帶領村民共同致富。750斤稻谷為保底分紅,純利潤的20%二次分紅,每年幫助社員、務工人員增收100余萬元。楊萍說:“成立合作社,就是為了適應現代農業生產,走標準化、規模化種植的道路。同時,團結當地村民,增加種植收益,帶領大家共同致富。”

  楊萍不僅自己利用機械化、科學化的理念進行規模種植致富,還輻射帶動周邊農戶1.5萬余戶,在全市范圍內起到了良好的致富帶頭作用。帶動周邊從事農業生產150余人,覆蓋面積3萬多畝。作為錦花村婦聯兼職副主席,楊萍每年為當地3000多位婦女提供農業技術培訓,為2000多人提供信息、技術、銷售等服務,提供合適的崗位300多個,帶動40余位婦女創業,帶動1000余位婦女增收近300萬元,激發了婦女的就業愿望和創業熱情,得到了周邊農村婦女的交口稱贊。

  作為錦花村第二黨支部書記,楊萍積極聯系周邊農業經營主體,推行走工制度,即根據各個經營主體的用工時節不同,合理聯合經營主體,實現用工互通。如工人在秸稈回收主體進行完小麥秸稈回收作業后,可繼續在服務中心進行水稻育插秧工作,然后在蔬菜種植主體進行蔬菜采摘工作,剛好時間錯開。用此方法,楊萍為周邊100多位農戶提供了長期穩定的就業環境,同時也幫助這些聯合主體解決農忙招工難的問題。

  楊萍也始終堅持“一技之長可安身立命”的觀念。每年為1000多位員工提供技術培訓,吸納周邊20余位人員長期務工,幫助他們增加50萬元收入。

  助力打造“天府糧倉”

  2022年7月,四川省持續近兩個月的高溫干旱天氣,令楊萍捏了一把汗。從未缺水的廣漢市連山鎮出現了嚴重的灌溉用水問題,農業生產面臨挑戰。楊萍第一時間向上級主管部門反應,并帶領合作社成員及周邊農戶在上游進行引水工作,用沙袋人工壘砌翻水堰,為下游3萬多畝良田的灌溉用水保駕護航,為當年糧食豐收定下基調。

  對于周邊撂荒地,楊萍積極復耕復種。在前期投入大、種植效益差等難題下,楊萍依然咬牙接過一片一片撂荒地。利用合作社自有的土地平整機、鏟車、挖掘機、打草機、筑埂機等農田改造設備進行良田改造,同時大量使用有機肥恢復土地活力。截至2023年,楊萍接過的3000余畝回填魚塘、蝦塘,回耕果園、復耕荒地、產能低下土地已能正常產糧,幫助本地解決了耕地撂荒無人治理的難題。

  針對小農戶種地難、集體經濟發展難等難題,楊萍又在當地推行“合作社+村集體+小農戶”服務模式,即通過集體聯合小農戶開展土地成片,農機服務整村推進。小農戶得低價優質服務,村集體獲服務傭金,合作社增服務收入,形成三方共贏的局面,奠定村集體、小農戶、合作社長期合作基礎。2023年,參與的村集體超過30個,服務組織30余家,覆蓋面積6萬畝,實現收益超過8000萬元。幫助村集體度過迷茫期,讓村集體在鄉村振興發展中發揮應有作用,增強基層組織的凝聚力、提升村集體組織為民服務的能力,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有力支撐。

  (本刊綜合整理)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