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鄉村人才隊伍建設是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支撐。自2022年起,農業農村部、財政部聯合啟動了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雁”項目,旨在選拔和培育一批具有創新精神、創業能力和領導才能的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以帶動鄉村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1月15日,以“‘頭雁’領航 產業振興”為主題的“頭雁”大家談在京成功舉辦。活動現場發布了《“頭雁”項目研究報告(2022年度)》和《“頭雁”發展典型案例分析(2022年度)》,地方、高校、社會力量各方代表與“頭雁”代表們齊聚一堂,匯智聚力,共謀“頭雁”發展。
各地如何支持“頭雁”發展,高校、企業在“頭雁”培育中發揮了什么作用,一路走來,參與培育的“頭雁”們有何心聲?跟隨記者一起探尋最新“頭雁”培育資訊,見證鄉村人才振興的鏗鏘腳步。
出真金 放實招
變“帶頭人”為“領頭雁”
實施“頭雁”項目,是農業農村系統落實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舉措,是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重要抓手,也是促進農業產業提質增效和農民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徑。
自“頭雁”項目啟動以來,農業農村部人事司、計劃財務司統籌謀劃,嚴格管理,把實施“頭雁”項目作為加強鄉村人才振興的重要抓手,多手段多渠道推動“頭雁”項目健康有序實施。“與傳統的農民教育培訓不同,‘頭雁’項目是面向有一定發展基礎的鄉村人才帶頭人,在系統性培育基礎上給予綜合性扶持,助力他們成長成才,變‘帶頭人’為‘領頭雁’。”農業農村部人力資源開發中心有關負責同志介紹。
“頭雁”項目實施以來,各地積極推動,努力營造“頭雁”領航、“群雁”齊飛的鄉村人才振興新局面。天津市農業農村委副主任陳汝軍說:“我市堅持高站位組織、高效率推動、高質量落實,通過強化協同、重點發力,逐步完善‘頭雁’培育體系,通過一個主線、兩個保障、三項工程、四類機制,對培育工作加以完善,力爭將‘頭雁’培育工作做得更好。”
在支持“頭雁”發展上,各地也出真金白銀,拿出實招。“我們要求百分之百兌現綜合支持措施,明確要求各地推進支持措施清單化、項目化、制度化,確保培育對象在一年培育期內,新享受支持政策至少一項。目前,獲得綜合扶持人員占比已達到了70%。我們將在2024年10月底前,實現所有學員培育期內、新獲得綜合支持措施100%全覆蓋。”四川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石英文說。
精培育 優服務
助“頭雁”成長成才
“學校把‘頭雁’定位于體現兩大職能,即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前者重點在‘培’,后者重點在‘育’。”在“頭雁”培育上,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林萬龍談起學校的培育思路,“‘頭雁’培育突出一個‘育’字,就意味著培養是長期的、全過程的,就是讓大家安安心心地上大學,潛心學習、接受指導、成長成才。”
作為我國農業高等教育的起源地,中國農業大學積極承擔并推進落實“頭雁”項目培育工作。先后承擔遼寧省、四川省、河南省等多省份的“頭雁”項目培育任務,以政治理論課程為引領、以政策法規課程為基礎、以專業技能課程為主體、以調研實踐課程為補充,推動學用結合,受到學員們的一致好評。
中山大學也承接了“頭雁”培育的任務。“我們舉全校之力,多學科協同,精準把握學員需求,精心設計培育方案,精細實施培育工作。通過云南、寧夏等地‘頭雁’項目的培育實踐,在定制化、體驗式、孵化型培育方面形成了一些特色做法,為‘頭雁’學員賦能助力。”中山大學副校長邰忠智說。
高等院校承接著“育人”的任務,而以銀行、保險公司、涉農企業等為代表的社會力量則在“頭雁”培育發展中起著服務的作用。
“針對‘頭雁’客群,我們專門組建了服務團隊,開辟綠色通道,實現即來即審、限時辦結。同時,積極研發涉農金融場景,打造‘政府線上審核推薦、銀行上門調查辦貸、產業帶頭人受益’的高效服務模式。”中國農業銀行鄉村振興金融部總經理段肖磊說。以“強農報國”為企業使命的大北農同樣參與“頭雁”項目實施,“我們集團的鳳凰國際創新園是中國農大‘頭雁’培育項目的實踐基地,每期學員都會來參觀學習。除此之外,我們還吸收部分‘頭雁’學員加入‘大北農產業聯合體’,形成發展合力。”大北農集團高級副總裁張國平說。
提信心 開眼界
“頭雁”領飛助振興
“作為一名返鄉創業跨行從事農業的人,參與‘頭雁’培育之前,我對發展產業很沒信心。”參與“頭雁”培育,對山東省青島市膠州市百業日新農產品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孫玉豪來說,是職業生涯的重要轉機,“2022年,我在青島農業大學參加了‘頭雁’項目培育,這對于我來說是一次十分重要的經歷。打開了眼界和思路,認識了很多專家和優秀同學,解決了合作社及個人的很多問題。”如今孫玉豪的合作社年服務土地2.1萬畝,服務農戶1700家,長期解決周邊200余人就業問題。
“收獲很多,信心得到了極大提升”這是參與過“頭雁”學員們的普遍心聲,大家帶著問題來、聯系實際學、滿載成果歸。
“我一直相信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所以十分珍惜在華南農大學習的機會,也正是通過學習和與專家團隊的合作,讓我養豬的信心更足了。”樊玉梅是一位在養豬行業奮斗了15年的廣西“女漢子”。這兩年豬肉價格低迷,養殖風險大,養豬行業正經歷寒冬,在這關鍵時刻,樊玉梅參與了“頭雁”項目,與行業內優秀專家團隊合作,采用他們的發酵中藥對豬群進行保健,發酵中藥既可以提高豬群的免疫力,提高豬肉品質,還可以降低欄舍里的氨氣濃度。“通過學習,我明晰了發展方向,我相信一定能帶領團隊戰勝寒冬”。談起未來的發展,樊玉梅信心十足。
“我要特別感謝田貴康老師。正是田老師的悉心指導和跟蹤服務,激發了我對農業社會化服務的熱情和執著。”重慶捷梁農機股份合作社理事長鄧中對培訓中以及培訓后導師的幫助十分感激。田貴康是重慶市農機總站專家委員會主任,鄧中自參與“頭雁”項目以來,田老師先后多次到其基地現場進行專業技術培訓,使得合作社社員掌握了農機化管理相關業務知識和農機化新技術,提高了服務本領,提升了服務質量。如今,鄧中的合作社常年服務面積2萬多畝,引領“川渝”地區服務面積10萬畝以上,帶動20多人成為區域種糧大戶,助推糧食增產450多萬斤,節本增效500余萬元。
參與“頭雁”項目,不僅提升了本領,還開拓了眼界,結交了良師益友。“‘頭雁’項目讓我找到了上大學的感覺,通過參加培訓,讓我更明白了作為鄉村產業振興的帶頭人,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的重要性。”四川達州市通川區連心精果林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吉志兵參加完“頭雁”培育后收益頗豐。“‘頭雁’項目的開展,無疑給企業管理者開闊了視野、明晰了思路。尤其是‘頭雁+導師結對’,讓我們的產業發展結出了碩果。”湖北武漢楚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偉對項目導師傳授知識與指導工作印象深刻……
回首過去,“頭雁”項目為新農人們指點迷津、撥云見日。展望未來,“頭雁”學員們干勁十足,定將接續奮斗,成長為引領一方、帶動一片的鄉村振興“領頭雁”。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