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用手機掃一下二維碼,足不出戶就能報抽,不出半天就來抽糞,更好的是抽糞從以前的每次40元降到了20元,效率高了,花錢少了,我非常滿意。”這是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流峪鎮改廁戶在接受糞污抽取服務電話回訪時的答復,也是平邑縣農村改廁后續管護整縣制運營的真實效果。
自2016年實施農村改廁工作以來,平邑縣共完成農村改廁123550戶,建設農村公廁300座,成立了53個鎮級農村改廁后續管護服務站,以鎮為單位實施改廁后續管護。為科學有效地推動全縣農村改廁后續管護服務規范升級,平邑縣通過公開招標,委托公司具體實施整縣制運營工作。建立了“一個平臺、三個體系”,即改廁智能化信息平臺、廁具維修體系、糞污抽運體系、糞污資源化利用體系,實現了全縣服務網絡“點線面”的結合,健全了農村改廁后續管護長效機制。
科技賦能,管護服務更高效。為方便群眾報抽報修,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第三方建立了改廁后續管護智能化管護平臺,納入全縣123550戶的改廁戶信息、抽運人員及車輛信息、處理站及收集點運行信息等,實施24小時動態智慧化監控管理,便于系統高效運轉。通過智能管護平臺及電話回訪,可以監督抽運司機的服務狀況,包括接單時間、抽運時間、運行軌跡、收費價格等,切實做到及時抽運、按價收費、按點傾倒,有力提升了抽運服務質量。同時在所有改廁戶家中張貼了改廁后續管護服務卡,標明了報抽電話、報修電話、報抽二維碼、監督服務電話、抽運價格、衛生廁所使用說明等。提供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報抽方式,線上是改廁戶掃描報抽二維碼,管護平臺會派單給抽運司機完成抽運。線下是改廁戶直接撥打報抽電話進行報抽,報抽效率大幅提高。
合理布局,廁具維修更方便。根據每2000~3000戶設立1處后續管護服務站的要求,全縣按照“七有標準”(有場所、有牌子、有人員、有電話、有制度、有配件專柜、有活動記錄)提升完善了53個后續管護服務站,配備維修人員70名,村級聯絡員513名,承擔廁具維修服務工作,實現了農村改廁后續維修區域全覆蓋。通過村廣播、微信群、宣傳欄等方式廣泛宣傳農村改廁工作,及時公布維修電話、配件價格,確保改廁群眾知道廁具壞了找誰修,維修費用合理,保障衛生廁所正常使用。
科學設點,糞污抽運更經濟。平邑縣共有14個鎮街,共有32處沼液處置池,但過去抽運工作是按行政區域劃分管理,有的片區抽運距離長,抽運成本高,收費較高。施行整縣制運營后,打破了以行政區域劃分管理的方式,著眼全縣,以自然區域為基礎,統籌考慮交通和改廁戶的數量,新建了4處糞污處理站、6處糞污收集點,與前期建成的沼液處置池形成更加細密的服務網格,抽運司機可將糞污就近倒入收集點,節約了時間,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變廢為寶,資源化利用更高效。戶廁糞液當中含有各種病菌、蟲卵、雜質等,原有的沼液處置池為自然發酵,由于發酵不充分,不便于還田施用,有的鄉鎮還要再花錢進行處置,資源化利用率較低。現在的糞污在處理站加入專用微生物菌劑,通過納米微泡曝氣裝置加速混勻、發酵,經過5~7天的生化處理,就能形成有機液態菌肥。經處理后形成的有機液態菌肥,無糞渣、臭味小、肥效高,便于施用,先期公司免費提供使用,后期還可包裝出售,實現了糞污資源化利用。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