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全天24小時都有水,用水很方便,水又干凈。”擰開水龍頭,清亮的自來水嘩嘩流出,貴州省遵義市正安縣市坪鄉市坪社區居民吳丹麗正忙著洗菜做飯。
正安縣位于貴州東北部,地處黔北大婁山脈東麓、芙蓉江上游,縣域地理海拔落差大,境內崎嶇不平、溝壑縱橫,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近年來,作為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正安縣堅持把保障農村飲水安全作為頭等民生實事來抓,立足實際、多措并舉,積極推進農村供水縣域統管,著力破解農村供水工程建管難題,系統提升農村供水工程管護水平。2021年以來,全縣農村規模化供水率實現從18%到43.95%的跨越式提升,2024年底將實現規模化率60%的目標任務,預計到2025年實現規模化率65%以上,逐步推進農村供水企業化管理,初步達成縣域統管目標。
“規劃+建設”聯動規模化,織起農村供水“安全網”
強化組織壓實職責。正安縣成立以縣長為組長、分管副縣長為副組長,縣直相關部門、各鎮(鄉、街道)行政負責人為成員的農村供水保障工作領導小組,全面壓實地方行政首長負責制。制定完善《正安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暫行辦法》,進一步明確農村供水保障工程運行管理制度要求,督促和指導鎮(鄉、街道)水務部門著力抓好農村供水保障工程運行管護,確保工程效益長久發揮。
超前謀劃編制規劃。正安縣在“十四五”水務發展規劃的基礎上,根據全縣水資源分布現狀和建成山塘水庫蓄水情況,提出“圍繞水庫建水廠、圍繞水廠建水網”的城鄉供水一體化工作思路,結合當地供水現狀,圍繞“標準化、規模化、企業化、市場化”的目標,打破區域壁壘,于2022年11月完成《正安縣農村供水管網建設規劃》,按照“五區九核多源”的總體規劃布局謀劃供水工程項目34個,在2025年前分步實施。
加強供水水網建設。正安縣立足實際,依托已建成的30座水庫(水電站),按照“建大并中減小”建設思路,推動“分散式”向“規模化”轉變。按照“規劃引領、輕重緩急,分期實施”原則,2021年以來,正安縣通過整合投入各類資金2.6億元,建成了新州鎮茨梨水廠、中觀水廠、市坪鄉集鎮等規模化水廠8座,改造謝壩鄉馬南、小雅鎮東山水廠等標準化水廠29座、鋪設輸配水管網540余公里,計劃到2024年底實現規模化率60%的目標任務。新州鎮茨梨水廠以中型水庫新州水庫為供水水源,主要解決楊興、新州2個鎮11個村3.2萬余人農村群眾供水。中觀新水廠以楊柳溪水庫為供水水源,與老水廠實施管網連通,覆蓋中觀鎮鮮光社區、紅光村、晏溪村3個行政村22個村民組,可解決1.4萬余人的飲水問題。
“政府+企業”聯手專業化,“全方位”加強建后管護
實行企業管理。按照《正安縣全面推進農村供水企業化管理實施方案(暫行)》要求,緊緊圍繞“標準化、規模化、企業化、市場化”目標分年度推進計劃水網建設,不斷加大標準化水廠改造和管網延伸的力度,建完一處移交一處給縣水投公司,形成農村供水工程長效管護機制。目前,由縣水投公司進行經營管理的供水人口32萬人,省水務正安公司經營管理的供水人口14萬人,通過專業化、企業化、市場化管理,逐步實現農村供水保障工程“建好、管好、用好”的目標。
落實專職管護。對企業未能覆蓋管理的農村分散供水工程,正安縣人民政府印發《關于落實“一村一水管員”專職管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通知》,縣級統籌每人每月1000元的服務工資,全面落實村級水管員管理,由水管員對水源、水池、管網巡查維護并落實供水消毒,做到工程有人管、管得好。目前,正安縣落實村級水管員128個,每年縣級財政補貼工資153.6萬元。
推行績效考核。正安縣以樂儉鎮為試點,以中心村為單元,推進標準化水廠改造和管網延伸建設后移交縣水投公司。同時積極探索創新農村供水水費收繳機制,對村級水管員采取“村聘企用”的方式,交由縣水投公司實行企業化績效管理,對每名村級水管員以供水水池的管理和覆蓋群眾的服務作為考核目標,在每月1000元基礎工資的基礎上,將收取水費的50%用作水管員的績效,30%由企業統一用作維修養護,20%作為發展基金,激發村級水管員積極性,提升管護能力和工作效率。
“傳統+現代”聯合體系化,運維服務更“貼心”
創新機制改革,實現“以水養水”。2023年,在市坪鄉全面推進農村供水規模化工程建設的同時推行農村供水工程企業化全覆蓋管理試點,按照“同源、同網、同質、同價、同服務”模式管理農村供水,建立管理完備、規范合理的農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費收繳機制。通過試點的推進,成功探索出“企業+水管員”農村供水管理模式。
引入智慧平臺,實現“問題清零”。在依托農村供水運行管理納入村規民約管理和設立24小時“農村供水保障服務熱線”基礎上,引用平臺技術設備,利用現代化數字手段,對供水系統運行、設備供電、群眾用水等情況實時監控,通過遠程控制運行和大數據分析比對,實現自動系統監管“一條龍”服務,在出現供水異常等情況時,平臺自動報警,及時提醒管理人員進行處理,實現飲水問題動態清“零”。
加強服務保障,實現“渠道暢通”。設立24小時“農村供水保障服務熱線”,拓寬群眾問題反映渠道,健全農村供水保障問題處理機制。在各村(居)張貼《關于進一步攜手鞏固提升農村飲水安全保障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的倡議書》《農村飲水安全服務保障體系公示》,制作發放“農村供水保障服務卡”等,營造全縣共同關心支持農村供水工程的良好氛圍,不斷提高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使用率,助力飲水安全保障成果持續鞏固提升。
(貴州省遵義市正安縣水務局供稿)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