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提升糧食烘干能力 確保顆粒歸倉
時間:2024-07-12 08:59:24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 字號:【

  近年來,山東省濰坊市牢固樹立“減損就是增收”的理念,爭早爭主動,提速提質效,加快補齊糧食烘干短板,確保糧食豐產豐收、顆粒歸倉。目前,全市共建成糧食烘干中心(點)162家,谷物烘干設備516臺(套),日烘干產能6.7萬噸,烘干能力達到59.1%。

  及早謀劃,提前部署

  糧食烘干布局持續優化

  堅持防患未然,早謀劃、早布局、早行動,全力爭取防災減損主動權。

  全面摸清家底。成立專項工作小組,對糧食產量、烘干需求、烘干能力、設備情況等進行調查摸排,掌握現狀、找準短板、測算需求,夯實工作基礎。

  科學規劃產能。全域一體考慮產需平衡,注重集中與分散、生產與收儲結合,形成“大型為主、中小型為輔、移動型為補充”的規劃方案,合理確定烘干中心、烘干點的位置與規模。針對摸排發現的烘干產能空白區,規劃新改建烘干中心(點)40個,新上谷物烘干設備110臺(套),糧食烘干能力預計2025年可達到70%以上,基本滿足烘干需求。

  加強政策引導。出臺《濰坊市糧食烘干中心建設實施方案》《進一步做好糧食機械化產地烘干工作的意見》等惠農政策,每年籌集資金1000萬元,用于糧食烘干設備購置與作業補貼。組織種糧大戶、合作社、糧食加工企業常態化開展糧食烘干技能培訓和政策宣講,進一步調動各類主體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市場主導,多元投入

  糧食烘干產能加快提升

  以烘干能力建設為抓手,前端帶種植、中間強收儲、末端聯加工,不斷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

  引導經營主體自建共用。幫助合作社、家庭農場及種糧大戶算好“經濟賬、政策賬、安全賬”,鼓勵配建烘干設施。全市各類經營主體建設糧食烘干中心(點)98家、設備203臺(套),有效帶動和服務了廣大農戶。濰城綠野合作社投資建成日烘干能力2400噸、倉儲5萬噸、服務面積10萬畝的糧食應急烘干倉儲中心,可減少霉變損耗7%,儲糧損失率由8%降到3%,每年節損增效410萬元,相當于新增“無形良田”1500畝。

  支持社會企業投資運營。發揮企業資金、技術及管理優勢,挖掘糧食烘干市場潛力,提升產業運營效益,增強對工商企業的吸引力,全市工商企業共計建設糧食烘干中心(點)13家、設備52臺(套),日烘干能力達到1.1萬噸。濰柴雷沃投資1000萬元在高密姜莊鎮建成日烘干能力450噸的王干壩烘干倉儲中心,既為周邊農戶提供烘儲服務,又與望鄉等糧食加工企業開展訂單合作,實現了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雙增雙贏。

  鼓勵國有資本深度參與。發揮政府主導和保障作用,提升“耕種管收烘儲加銷”全環節服務能力。全市供銷系統共建設為農服務中心91個,配套建設糧食烘干設備61臺(套),保障農業生產能力進一步增強。昌邑市農創集團投資3億元建設糧食烘干倉儲物流中心,打造集糧食倉儲、物流、加工、運輸為一體的現代化糧食倉儲物流中心,總庫容達5.5萬噸,日烘干能力達1000噸,服務糧田面積5萬畝。

  數智賦能,裝備支撐

  糧食烘干技術不斷升級

  2023年以來,全市共改造提升烘干中心16處,淘汰和更新先進設備78臺(套),糧食烘干加快向綠色化、智能化、便捷化轉型。

  推廣清潔能源。緊盯國內外前沿技術,支持裝備生產企業研發適用天然氣、液化氣、生物質顆粒等清潔能源的新型設備,加裝余熱回收和環保處理裝置,能耗和污染排放明顯降低。目前,全市清潔能源設備占比超過70%,每公斤糧食烘干成本降低到0.12元以內。

  升級烘干工藝。針對傳統高溫正壓烘干工藝糧食破損率易超標等問題,開發推廣低溫負壓連續烘干機械,實現糧食不焦糊、不變色、不破碎、易儲存,有效保障糧食品質。同時加快研發車載烘干機、風干倉等移動設備,技術水平和市場銷量國內領先。目前,全市4家烘干機械生產企業已全部完成低溫負壓技術升級,年生產能力達到2200余臺(套),其中移動式設備產能達到1000臺/年。

  研發智能裝備。依托省農機研發制造推廣應用一體化試點,開展協同攻堅,研發適用不同品類糧食的數字化方案和信息化設備,智能化調控運行參數,實現一機多用、質量可控。例如,中科愛農農業裝備有限公司應用物聯網技術,研發的溫度、水分、風量實時監測和自動控制系統,可用于3噸至600噸各類型烘干機械,實現節能耗50%、省人力80%以上。經過持續更新升級,全市糧食烘干設備智能化率達到75%以上。

  平戰結合,強化應急

  糧食烘干體系日益完善

  堅持底線思維,不斷挖潛拓能,確保平時好用、急時管用。

  強化市域聯動。在全市重點建設47家區域糧食應急烘干中心和79家糧食烘干應急作業服務站點,完善市縣鎮三級應急響應機具調度清單,劃分服務網格,形成糧食主產鎮街全覆蓋的應急服務網絡。

  強化政企合作。與濰柴雷沃、山東瑞良等4家實力較強的糧食烘干設備制造企業簽訂《糧食烘干機械設備應急服務合作協議》,建立160臺移動式烘干機和風干倉的應急烘干設備動態儲備庫,確保“備而能用、用而有備”。

  強化跨區協同。會同青島、煙臺、威海、日照等地市,建立膠東五市糧食烘干應急互助機制,共同做好災害預警監測,形成信息共享、設備共用、聯動搶險、聯合防范格局,確保“爛場雨”等極端天氣面前及時響應、協同作戰,全力以赴保障豐產豐收、顆粒歸倉。

  (山東省濰坊市農業農村局供稿)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