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幾次艱難的農業談判(上)
時間:2024-07-12 09:02:55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牛盾 字號:【

  進入21世紀,中國作為新興經濟體迅速發展。在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的國際背景下,中國的外匯儲備、進出口貿易和GDP持續快速增長,特別是在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中國進入了發展“快車道”,中國市場開始與世界市場全面接軌。

  世界貿易組織成立于1995年1月1日,主要負責管理世界經濟和貿易秩序,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知識產權。其貿易量占世界貿易總量的95%以上,基本原則是非歧視貿易原則,包括最惠國待遇和國民待遇條款。

  所謂最惠國待遇,是指締約方一方現在和將來給予任何第三方的優惠與豁免,也都給予締約方對方。享有最惠國待遇的國家稱為受惠國。在國際貿易中,最惠國待遇指簽訂雙邊或多邊貿易條約的締約一方在貿易、關稅、航運、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如給予任何第三國的減讓、特權、優惠或豁免時,締約另一方或其他締約方也可以得到相同的待遇。

  國民待遇,又稱平等待遇,是指一國給予外國公民、企業、船舶在民事方面以本國公民、企業、船舶所享有的同等待遇,通常以國民待遇條款的形式列入貿易條約。1947年簽訂的《關稅及貿易總協定》里的國民待遇條款要求,每一締約國對進入其國內市場的任一締約國的產品,在國內稅收或其他國內商業規章等方面應給予本國產品所享有的同等待遇,不應歧視。其目的在于保證進口產品與國內產品在國內市場上以同等的條件進行競爭。

  世貿組織新一輪農業談判

  世界貿易組織新一輪農業談判于2001年11月啟動,是繼“烏拉圭回合”之后的又一輪多邊貿易談判,內容包括農業、非農、服務和發展等議題。本輪談判由于重點關注發展中國家的糧食安全、農民生計和農村發展,因此也被稱為“多哈發展回合”。多哈會議會場已成為旅游景點,我國也是在那里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

  世界貿易組織新一輪農業談判的內容主要包括市場準入、國內支持和出口競爭三大方面,即通常所說的農業談判的三大支柱,以及貫穿于三大支柱的發展中成員特殊和差別待遇。比如在關稅的削減上,在補貼的取消上,特別是在取消扭曲貿易的國內支持上,以及在享有各項政策的待遇上,必須要有差別,對發展中成員要有特殊對待,發展中成員保護本國民族產業和農業產業發展留有政策待遇和合理空間。

  三大支柱的主要內容是市場準入,主要涉及關稅削減、關稅配額,特殊產品和特殊保障機制等內容,核心是關稅削減問題。貫穿新一輪農業談判存在的主要問題,始終有兩大矛盾:

  一是發達成員與發展中成員之間的矛盾。這是最主要的矛盾,發達成員力圖維持高度保護、高額補貼和支持政策,其結果使農產品價格扭曲,形成一種不公平的競爭力,從而占領他國市場。發展中成員則強調為建立一個公平的貿易體制,發達成員應實質性削減高關稅壁壘和高額農業補貼,為發展中成員的農業發展提供足夠的政策空間。

  二是農產品出口成員與農產品進口成員之間的矛盾。農產品出口成員希望進一步推動農產品貿易自由化,擴大出口。農產品進口成員則主張農業多邊貿易談判應充分考慮農業的特殊性、重要性和敏感性,要求在市場準入、國內支持等方面給予必要的靈活性。

  我國在新一輪農業談判中的總體目標是:既要為我國農業長期發展爭取盡可能大的保護空間,又要拓展我國優勢農產品的出口空間。

  在市場準入方面,談判目標是力爭我國農產品特別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大宗重要農產品不作減讓或只作象征性的減讓,其他產品作較小幅度的減讓。同時促使發達成員開放市場,減少貿易扭曲。在國內支持方面,談判目標是免于總體削減,微量允許免于削減,確保使用并盡可能爭取必要的政策空間。

  多邊貿易談判記憶

  艱難而深刻

  從2003年到2009年,我親歷了多次世貿組織農業談判,其中有5次記憶猶新,其艱難程度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次談判是在2003年9月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部長級會議。會議地點在墨西哥坎昆,這次會議規模極大,有代表6000多人。會議時間9天,每天都要開10小時以上的會議,其中有的會議還晝夜連續開。這次會議無果而終。

  第二次談判是2005年11月舉行的中國香港世界貿易組織部長級會議。會期10天,與會代表、非政府組織人員都超過了坎昆會議。這次談判極其艱苦,我們度過了十個不眠之夜,晝夜不間斷地開會。坐在世界貿易組織在會議期間搭建的綠屋會議室開會時,我實在是太困了,感覺會議發言人的聲音漸遠漸弱,但是耳機里還響著同聲傳譯的聲音。后來才知道,中方的翻譯為了讓我睡一會兒,仍然不間斷地翻譯下去,因為他們知道,如果翻譯一停頓,我很可能突然就驚醒了。

  第三次談判是2006年6月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先在高官、司局級層面開會磋商,接著就開部長級會議。接到通知后,我趕到瑞士日內瓦。但兩天之后,由于分歧無法彌合,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拉米宣布會議失敗。

  第四次談判是2008年7月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在瑞士日內瓦召開部長級會議,此次會議又連續開了10天。經過艱苦的談判,我國關注的特殊產品獲得免減待遇(特殊產品,指關系到我國國計民生的大宗農產品,如糧、棉、油、糖,按一定的百分比稅目,不作關稅削減),綜合支持量即總體支持水平的基期水平,不限制國內支持空間(即我國有了農業發展的政策空間,今后只要經濟實力達到,就可以多投入與補貼);配額管理機制不受挑戰(這是加入世貿組織時談判的決定,不能改動,不能隨意增加配額以擴大對我出口);關稅配額內稅率不減。這些我國關注的問題基本上都得到了認可,維護了我國農業的利益。

  但是在最后關頭,由于特殊保障機制上的分歧,導致了部長級會議的又一次失敗。在特殊保障機制上,美國要求超過烏拉圭回合約束水平之上的貿易救濟措施的數量觸發水平不低于前三年平均進口的140%,印度要求不高于115%。為解決印、美的分歧,歐盟提出建議案,但此建議案對低關稅成員造成嚴重的歧視(即像中國這樣市場開放度高、關稅水平低、進口增長快卻不能保護自己的成員,反而受到歧視和實質性懲罰)。對此,我們堅決反對,談判以失敗告終。

  第五次談判是2008年11月舉行的。為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由法國提議,美國承辦,全世界20個有代表性的國家在華盛頓召開世界經濟峰會,即G20峰會。會上,首腦們在政治層面上提出要推動多哈回合談判,給低迷的世界經濟一個利好的消息。于是,世界貿易組織準備在2008年10月召開部長級會議。我們已做了全面準備,但美國人要價高,印度、巴西、中國都不接受這種無理要求。

  多次參加世界貿易組織農業國際談判的經歷,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首先應當研究和了解世界貿易組織成員方各自的特點和背景,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必須了解他們的特點和風格,才能有的放矢地工作。

  其次,應當堅定地堅持世界貿易組織多哈回合談判目標。這個目標是建立一個公平、健康的多邊貿易體制,通過談判,要讓世界各國都受益。不是讓少數國家受益,更不是只讓發達國家受益。如果是那樣,其結果是兩極分化現象會越來越嚴重。

  同時,應當明確多哈回合談判的主題是發展。多哈回合談判的主題不能被偷換概念,多哈回合談判主要解決的是發展中國家發展的問題,而不是發達國家的市場擴張和利益擴大再擴大。世界貿易組織多邊貿易的談判結果,決不能用商業利益來沖擊并損害成員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國計民生和發展問題。

  最后一點,由于發達國家成員與發展中國家成員之間的巨大差異,所以在世界貿易組織談判中應該堅持給予發展中成員特殊差別待遇的特保機制。

  多邊貿易談判路程艱難,但是為了公平、合理的規則制度的建立,我們依然要堅定前行。

  對世界貿易組織

  主要成員國的觀察

  結合我長期參加世界貿易組織農業談判工作的實踐,談談我對幾個世界貿易組織主要成員國的印象和看法。

  美國。自2003年我參加世界貿易組織農業談判工作以來,接觸和認識了一些美國的官員,由于美國經濟發達,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有的美國談判人員態度傲慢。

  例如在2008年10月,美國原農業部部長謝弗曾對我承諾,在即將召開的中美商貿聯委會議上不再談牛肉、豬肉和禽肉等中美農產品貿易問題,但當他見到我代表團團長時就出爾反爾,要與我代表團團長具體談以上雙邊農產品貿易問題,我當場堅決地回擊他,最后會議沒有安排這項內容。

  美國人在談判中總讓你感到有希望,卻總不能實現你的目標。他們的談判技巧多,能拖延談判對手的時間。

  歐盟。歐盟對農業的補貼很多,占到農產品生產成本的20%~50%,嚴重扭曲農產品價格,而且歐盟進口農產品關稅最高達300%之多。所以,在世界貿易組織談判中,歐盟受到大多數成員的批評,要求他們削減關稅。2008年,歐盟農業委員會經過磋商和談判,達成基本共識,減少農業補貼預算30%以上,以減輕在世界貿易組織上談判的壓力。

  在世界貿易組織談判中,歐盟的談判方式老練、世故、死守利益。通俗一點講,就是很圓滑,也有人講是所謂的“紳士風度”。歐盟代表團的優點是,其內部協調機制比較嚴密,制度和程序健全,工作效率高。

  巴西。巴西雖然是一個新興經濟體國家,但在農業上顯現出巨大的競爭優勢,農產品的出口增長形勢強勁。這個國家的優勢是農業自然資源豐富,農業的機械化水平和科技含量都比較高,農產品產量高,質量優,出口品種多樣,市場多元化。

  印度。印度是農業大國,農業人口眾多,農民生活水平不高。印度人十分自信,因為印度擁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發達的IT產業等。由于印度曾是英國的殖民地,西化程度高,英語普及程度高,使用范圍比較廣,所以在世界貿易組織談判中,印度代表也表現得很活躍,經常長篇大論。

  日本。日本是一個發達國家、經濟強國。在農業上,日本的經營規模小,農業自然資源匱乏,無論是農業自然資源密集型農產品還是勞動力資源密集型農產品,競爭力都不強。究其原因是農業的高額補貼多、農業保護力度大、農產品進口關稅高、農業勞動力短缺且費用昂貴。日本出口的農產品價格極高,日本越光大米出口到我國市場,100元一公斤,根本賣不動。在日本國內,農村人口老化,勞動力嚴重不足,使用農機的投入極大。日本的農民已經很習慣吃補貼,盡管補貼已經占到生產成本的50%以上甚至高達70%,但他們認為還要保護,堅決反對開放市場,貿易保護思潮嚴重,給日本政府帶來極大壓力。

  大洋洲與非洲國家。大洋洲主要的代表國家是澳大利亞、新西蘭。澳大利亞在世界貿易組織中的影響力較大。由于農業自然資源豐富,農業科技含量高,農民受教育程度高,全國人口不多,所以農業的進出口關稅和補貼都不比美國、歐盟高,農產品的競爭力很強。在世界貿易組織談判中,澳大利亞同意降低關稅、削減補貼,極力主張提高市場準入水平,把產品出口到各國的愿望強烈而迫切。雖然澳大利亞關稅不高,但有世界上最嚴格的動植物檢驗檢疫制度,形成了貿易壁壘和保護,加之人口少,市場容量不大,產品進入澳大利亞實際很困難。

  非洲成員在經濟上比較弱勢,非洲國家的特點是比以前團結,在非洲內部可以協調達成一定共識,如就棉花等專門議題聯合提出意見,就非洲產品出口要求提高市場準入并得到了成員國與協調組的支持。因其經濟、政治、外交等方方面面的原因,非洲國家在世界貿易組織中的影響力和話語權還有待提高。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