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省青島市依托市情農情,將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納入全市工作總體布局,寫入每年市委、市政府一號文件,在共建促宜居、共富促宜業、共治促和美上同頻發力,創新實踐,取得成效。
以共建促宜居
按照“點、片、面”統籌布局、齊抓共建的思路,久久為功、有力有序推進鄉村建設,描繪鄉村新畫卷。
“點亮鄉村”,讓基礎設施更完備。注重典型引路、示范引領、標準引導,從2017年起連續8年,每年創建100個市級示范村,實行省市縣聯創,目前已建成市級示范村700個、省級示范村174個,打造魯派民居20個,美麗庭院覆蓋率超過36%,青島被評為美麗鄉村建設新典范地區。在強理念上,堅持系統化謀劃、片區化規劃、主題化設計、場景化建設、規范化管理、品牌化運營,形成全生命周期培育鏈條。在強標準上,配套《青島市美麗鄉村創建指標體系》《青島市美麗鄉村標準化建設提升品質20條》《在美麗鄉村標準化建設中正確處理好十個關系》等指標標準,開展鄉村經營管理高素質農民培訓,對標準進行解讀。在強統籌上,實施美麗鄉村、美麗村居、美麗庭院共建,堅持硬件軟件一起抓、工程建設與指標創建同推進,實現美麗鄉村“強鎮有典型”向“鎮鎮有典型”覆蓋,“村莊美”向“庭院美”延伸。在強工程上,印發示范村建設實施方案,以村內戶外公共基礎設施為建設重點,培育村莊入口、特色文化主街、精品小巷、主題廣場等八小場景,實施村莊策劃設計、村莊設施服務、人居環境等六個提升工程,推動基礎設施完備度、人居環境舒適度、公共服務便利度持續提高。在強管理上,從標準制定、項目申報、建設管理、驗收考評、后期管護五方面嚴把質量關,打造經得起歷史檢驗的民心工程。在強支撐上,每年市級財政統籌2億元,撬動資金超過8億元支持市級示范村創建,將示范村建設列入民生實事,納入實績考核,形成強力保障。
“片上出彩”,讓齊魯樣板更突出。為解決單村建設統籌不強和整鎮打造難度大的難題,青島市在原有美麗鄉村群落基礎上,推進全面升級,打造鄉村振興示范片區。每個片區以6個左右相連相通、集中連片、人文相近、產業相融的村莊群為單位,以“鄉土味、青島韻、齊魯風”理念,高質量建設10個市級、36個區市級各美其美的片區。從2022年開始,3年內對每個市級片區配套50畝以上建設用地指標支持、1億元左右市級財政獎補資金。西海岸新區楊家山里片區、平度市向陽紅示范片區、萊西市產芝老家片區等實現大變樣。
“面域提升”,讓鄉村環境更美好。念好“建、治、管,明、獎、勵”六要訣,抓緊抓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在抓建設上,突出以小工程解決大民生,統籌農村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資金支持村莊開展道路維修、排水溝渠等小型項目建設,推進農村基礎設施補短板。在抓整治上,突出清潔村莊的弱項短板,按照“清底子、建機制、固長效”思路,聚焦村內、村莊周邊、進村道路沿線三個重點區域,農村改廁、生活和建筑垃圾、排水和污水、農戶庭院、村容村貌基礎薄弱村等五個重點領域,開展攻堅提升,推動整治整改。在抓管理上,突出強領導、優機制,建立市領導小組、區(市)指揮部、鎮(街道)專班三級體制,優化城鄉環衛一體化機制,制定《青島市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實施方案》,配套環衛清潔服務規范,推進清掃保潔增頻提質、垃圾轉運處置增容擴能等六項重點工作,更換破損垃圾桶1.6萬余個,新辦回填消納點169處、2124萬立方米。在抓明責上,明確區(市)黨委書記一線指揮長責任,推行鎮(街道)黨政主要領導包聯村容村貌基礎薄弱村,倡導機關包村聯村。105個市級、273個區(市)級基礎薄弱村實現幫包攻堅提升。印發《關于推廣網格化管理積分制農戶三包責任制提升農民群眾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水平的通知》,將村莊劃分若干網格,明確農戶包庭院、包房前屋后、包責任田環境“三包”責任,將環境整治等10余種行為納入村規民約,引導群眾自主治理環境。制定《青島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資金獎勵實施細則》《青島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評價指導標準》,每年預算資金1200萬元,對先進鎮街每次每個給予15萬元的獎金。對抽查暗訪評估全市后10名且得分低于80分的鎮街,由鎮街黨委主要負責人在市級會議上做表態發言,對兩次排名靠后的進行約談。
以共富促宜業
青島市不斷健全“鄉村公共資源+強村共富公司”促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機制,推動鄉村發展由分散經營向抱團發展轉變,全面推進共同富裕。
開展鄉村公共資源共享行動。創新推廣直接融合、折股量化、存量掛賬三種完全融合方式,推動476個新村完成集體資產完全融合、占比達到59.9%。全市清查回收閑置、低效利用土地資源6.1萬余畝,規范問題合同4.7萬余個,清繳陳欠11.9億元。
啟動“強村共富公司”建設。按照黨委領導、政府推動、市場主導、企業運營的發展思路,推動區市、鎮、村三級黨組織成立488個公有制成分占主體的強村共富公司,帶動村集體增收3.2億元。
開展集體經濟相對薄弱村增收行動。采取入股聯合、委托經營、合資合作等多種方式實現村莊聯合抱團發展,發展20個抱團聯合發展項目,積極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
加強農民就業創業扶持政策保障。開發農村公益崗位7.35萬個,其中村容保潔、環境保護、人居環境整治類崗位2.5萬多個,占鄉村崗開發總量的34.1%,既充實了農村環境網格員、保潔員隊伍,又為在鄉農民就業開辟了新通道。以區(市)為主體,開展“我的家鄉我建設”活動,鼓勵人才返鄉創業。
以共治促和美
注重加強鄉村治理,發揮黨組織帶頭人的關鍵作用,推進文明創建、文明鄉風同步提升。
大力建強村級帶頭人隊伍。印發《關于加強村黨組織書記專業化管理的指導意見(試行)》,指導平度市、萊西市開展試點,健全全鏈條專業化管理機制。目前,已選拔專業化村黨組織書記246名、占總數的20.45%。指導各級開展112場村黨組織書記鄉村振興“擂臺比武”,評選10名“青島市鄉村振興擔當作為好書記”,形成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
大力創建文明村鎮。制定青島市文明村鎮測評標準,探索新時代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創建路徑。開展“文明村鎮巡禮”主題宣傳活動,注重“道德模范”“好媳婦”“好婆婆”等典型培樹宣傳,打造道德模范示范街,開辦“村民道德講堂”,引導優秀村民講述身邊感人故事。培育全國文明村鎮18個,省級文明村鎮244個,市級文明村鎮525個,縣級及以上文明村鎮覆蓋率達99%。
大力建設和美鄉風。弘揚新時代鄉村新風,通過舉辦村BA、村莊足球邀請賽等活動,豐富農民體育文化生活,傳遞鄉村新鄉風。開展“反對浪費、文明辦事”移風易俗行動,通過宣傳欄、電子屏、村報、互聯網等平臺,加大移風易俗宣傳頻率,破除各類陳規陋習,紅白理事會、移風易俗納入村規民約工作實現行政村全覆蓋。嶗山區因地制宜實施構建185體系,“1”是以基層黨組織建設為核心,“8”是實施小公約、小民主、小服務、小調解、小平安、小鄉賢、小名人、小家訓“八小工程”,“5”是完善區、街道、管區、社區、網格“五級聯動”推進落實機制,強化鄉風建設,成效明顯。
(作者單位:山東省青島市農業農村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