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義烏市后宅街道李祖村從曾經看不到希望的“水牛角村”,逐步蛻變為環境優美、顏值在線的“明星村”,又直面如何跑贏鄉村建設“下半場”難題,全面打開“兩山”轉化通道,真正實現了鄉村振興、共同富裕。2023年9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李祖村,與農創客深入交流,稱贊“李祖村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是浙江‘千萬工程’顯著成效的一個縮影”。
李祖村“千萬工程”的成功實踐,離不開農創客的鼎力支撐。近年來,村“兩委”帶頭、村民參與、團隊入駐,李祖村圍繞“國際文化創客村”IP定位,通過“引、育、融”三字“金鑰匙”招才引智,持續為李祖村注入生機與活力,聚力打造了一個農創客集聚、新老村民融合的新型鄉村、眾創鄉村,實現創客產業年銷售超1500萬元,帶動村民人均年增收近3萬元,點燃鄉村振興新引擎。
聚焦怎么“引”?鄉村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讓李祖村成為新老村民的創業樂土。一是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2020年李祖村試點職業經理人運營模式,招引“鄉遇文旅”團隊入駐李祖村,作為第三方運營開展統一招商、產業孵化、活動策劃、宣傳推廣等,將重點放在年輕創客和新型業態的培養引進上,以“在這里我們和一批有趣的人做鄉鄰”的理念,吸引眾多年輕人加入,幾年來先后招引62家220余名創客來到李祖村創業。引進的清華大學文創學院“鄉村特派員”,在李祖村落地一間火遍義烏的“屋頂咖啡館”,最多的時候一天能賣掉100杯咖啡,在小紅書同城咖啡店榜單上名列第一,為李祖村引流近10萬人。二是以優質基礎配套吸引創客進村。結合未來鄉村創建,邀請浙江大學專家團隊對村莊進行全方位規劃,按照城鄉融合標準提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先后建成鄉村會客廳、電商金融驛站、婦女兒童驛站和康養驛站等應用場景,吸引越來越多的人不僅在李祖村創業,也在李祖村安家,成為真正的“新李祖人”。三是多方籌資保障順利度過培育期。義烏市后宅街道通過以獎代補的形式,為運營方進村提供了3年每年120萬元的培育期扶持資金;村集體與義烏市水務集團、農商銀行等結對共建,保障部分村莊提升的建設資金。同時,運營團隊與村集體探索出臺“三年免租”等系列招商舉措,助力青年創客進村輕資產創業,吸引了一批青年人來村“試水”。
聚焦如何“育”?保持創業創新活力,在于產業、服務、人群的持續更新迭代。一是眾籌激發更多村民化身創客。2018年年底,由村集體帶頭,組織30位村民眾籌50萬元,共同創辦“豌荳花鄉廚”,僅用半年就收回成本,目前股東已分紅5次。設立強村公司,運營公司與村集體一起打造“媽媽的味道”美食街、十畝時光共享營地等一批產業項目,帶動100多位本村村民和周邊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二是搭建平臺提升創業孵化能力。利用村內的老舊廠房以“微改造”方式打造了集創業指導、創業孵化、電商培訓、金融法律于一體的“眾創空間”。通過開展培訓、沙龍、現場考察、翻轉課堂、舉辦農創客大賽等多種形式,為農創客提供系統的成長方案,先后引入農村電商直播、電影工作室、策劃設計等10余種業態。58歲的“李氏梨膏糖”主理人老李,通過培訓也洋氣地當起“播客”,直播時吹拉彈唱,成為眾多創客學習的對象。三是組建創客聯盟促進抱團發展。2022年,以李祖創客為主體,成立義烏市農創客發展聯合會,引入新女性共富聯盟、青年眾創聯盟等社群。創客從“單打獨斗”到成為“項目合伙人”抱團發展,提高了整體競爭力。農創客發展聯合會開發的以農耕文化體驗為主的周末親子研學項目,一經推出就獲得游客熱捧,已累計接待學員超30萬人次。
聚焦何為“融”?共富共融方能留住人心,保證村莊可持續的生命力。一是講好“有禮”故事融文化。通過擦亮“全國文明村”金字招牌,溯源李祖文化脈絡,以梨為形、以禮為魂,講述李祖村“有禮”故事,打造“有禮的祖兒”村莊品牌IP,聯合創客開發“爭做有禮人”鄉村小創客夏令營、“李祖鄉約”等文創產品,通過“禮文化”增強創客對于村落文化的認同感、融入感、歸屬感。二是實施“新村民計劃”融治理。增選創客代表為村青年委員,參與村莊治理,用創客新風引領村民思想更新,改變傳統陋習,帶動村民參與新業態、新生活。創新設置“有禮分”鄉村治理體系,原住民、新村民既是好鄰居,也是合伙人,真正實現新老村民抱團眾創,一起共創鄉村事業、共建熟人社區。三是開展“鄉村造節運動”融生活。策劃鄰里節、攝影節、村民生活節、創客音樂節、文創藝術節等一系列主題節日活動,促進創客與村民、游客之間的充分互動,打造令人向往的“李祖溫度”,初步形成三產融合發展的農創產業格局,構建“共建、共創、共享”的鄉村生活共融體。
(浙江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供稿)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