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富川瑤族自治縣通過做實“選”“育”“用”三篇文章,打造了一支業務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群眾信得過的協理員隊伍,持續鞏固脫貧成效,助力鄉村振興。
做實“選”字文章
拓寬“引才渠道”
聚焦重點領域引才。圍繞教育、衛生、鄉村振興等重點領域,通過公開招錄的方式,積極引進各類優秀人才。2022年以來,共招錄各類人才69人,2023年聘用鄉村振興村級協理員93人。
聚焦重點村屯引才。通過純樸的“后龍山文化”和村寨“古戲臺文化”建設,打造了一批生態旅游和休閑度假的特色村屯,吸引了大量優秀人才回到家鄉,投入到鄉村振興的浪潮中。據統計,2022年,報考鄉村振興村級協理員人數達224人,2023年報考人數達717人,涉及農業、養殖等多個領域。
聚焦重點產業引才。圍繞臍橙、香芋、淮山和全域旅游等重點產業,動員在崗的協理員大力宣傳,擴大引才半徑,引進服務鄉村的急需緊缺人才;依托“血緣、親緣、地緣”和各類老鄉會、社會團體,吸引各類人才回歸,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做實“育”字文章
厚植“育才沃土”
培養開口能講的協理員。為了提升協理員的溝通能力,富川通過開展“一包雙聯”活動,制定了協理員遍訪制度,圍繞“收支變化”,要求協理員年內遍訪本村所有的脫貧戶和監測戶,同時對理論政策、家風家教、村規民約等進行宣講,將協理員“要我講”思想轉變為“我要講好”的思想。
培養提筆能寫的協理員。為了激發協理員提筆寫的意識、鼓舞提筆寫的勇氣、鍛煉提筆寫的能力,2023年,富川多次組織協理員參加新聞寫作專題培訓,建立“微信群”,邀請《廣西日報》《賀州日報》的優秀通訊員入群開展交流指導。截至目前,縣協理員、信息員發表在各級新聞媒體報道共計38篇,全縣村級協理員形成了濃厚的“比拼趕超”的寫作氛圍。
培養遇事能辦的協理員。結合農村工作實際,緊緊圍繞鞏固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開展集中輪訓、專項業務培訓等多種方式,舉辦2023年全縣協理員業務能力培訓班,開展各類政策業務培訓,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等重點工作中充分發揮帶頭示范作用,提升了協理員的政策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
做實“用”字文章
鋪就“用才路徑”
創新管理方式。通過《富川瑤族自治縣鄉村振興村級協理員管理辦法(暫行)》全方位健全鄉村協理員綜合服務管理制度,同時縣鄉村振興局積極探索協理員考核機制,建立“縣級+鄉鎮+村委”三級聯合考核制度,實施半年一考評,年度一考核制度,不斷提升協理員管理工作質效,著力培養一批帶動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干部群眾公認的村級協理員隊伍。
落實關愛政策。在69名村級協理員分配崗位后,縣鄉村振興局對全縣協理員進行了走訪慰問,針對食宿條件和工作環境等問題進行全面地了解,對鄉村振興協理員在工作中遇到的疑點與難點問題,給出指導意見和解決辦法,在工作生活中給予村級協理員關愛和支持。
注重典型引導。堅持把學習先進典型、身邊榜樣貫穿協理員日常教育,常態化組織學習,不斷提高學習宣傳先進典型的針對性、實效性。2023年,開展“向先進典型、身邊榜樣學什么”“怎樣立足崗位擔當作為”等活動,涌現出鐘曉蓮、何冬、李艷燕等一批典型協理員榜樣。
(廣西壯族自治區富川瑤族自治縣鄉村振興局供稿)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