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浙江省安吉縣緊緊圍繞招引10萬青年大學生第一戰略目標,持續深化“千萬工程”,全域提升鄉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文化風尚、融合治理五大能級,全面催生產業質量、人才動力、運營效率三大革命,為青年入鄉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人文環境、產業環境、政策環境,“鄉村創業首選地”工作品牌全面打響,2023年招引各類青年人才約3.03萬人。
以“美麗”吸引青年。打造最美生態環境,讓安吉成為年輕人的向往之地。一是持續做美鄉村環境。以青年人向往的“推窗見綠、出門見景”的理想之地為要求,持續鞏固美麗鄉村建設基礎,再塑《安吉縣新時代美麗鄉村人居環境長效管理標準》,目前安吉已入選2023年浙江省縣城承載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試點縣。二是全面提升鄉村能級。迎合青年需求,全面提升鄉村能級,全域開展鄉村運營。基于景社共生理念,將山水林田湖等自然資源與文化禮堂、咖啡館、民宿、創業平臺等各類空間整合打造成大自然工位,在全縣布局40余個露營基地和300余家鄉村咖啡館,讓鄉村成為年輕人居住、出游、工作可隨時切換的友好空間。三是不斷做好優勢轉化。積極探索將風景變產業、美麗轉化為生產力、生態區位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有效路徑,吸引大量青年集聚。2023年10月2日,由21名大學生聯合打造的礦坑遺址咖啡館“深藍計劃”,單日賣出咖啡7132杯,刷新了全國單日單店咖啡銷售記錄。
以政策打動青年。構造最優政策環境,讓安吉成為年輕人的集聚之地。一是強化政策吸引。以解決入鄉青年現實需求為著力點,推出補貼直達快享、創業無憂擔保、場地免費提供等舉措,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9億元,實現人才按月領取就業、創業、租房三項政策補貼。以解決青年住房問題為切入點,按照零首付有房、零壓力創業、零負擔安居的原則,創新推出“共有產權住房”4000余套,582名青年人才申領購房憑證。二是拓寬引才渠道。構建“縣領導+產業鏈+平臺+國企+基金”招商引才協同模式,強化76個“尖刀班”、6支招才特戰隊聯動作戰,統籌首席人才發現官、企業HR協會、高校引才大使三支隊伍資源力量投入招才引智一線。創新舉辦首屆“兩山杯”全國大學生鄉村振興創新創意創業大賽,共吸引國內各大高校916支團隊5404人報名參賽。三是構建創業空間。系統構筑“城、區、園(樓)”梯度青創空間體系,累計建成青創場地25萬平方米,青創空間44個,青創人才驛站5個,引育青創項目488個。進一步完善縣鄉村“農創天地、鄉創空間、村創基地”三級平臺,重點打造“鄉創基地試點”“鄉村工作室”“首席專家工作室”等鄉村引才聚才載體,鼓勵在項目中建基地,在基地上聚人才。如組建安吉縣農創客發展聯合會,已納入會員60人,創業導師7個,有力帶動了鄉村青年創業熱情。
以發展留住青年。創造最好產業環境,讓安吉成為年輕人的逐夢之地。一是持續升級傳統產業。拓寬生態產業化渠道,推動鄉村產業升級、提檔,鞏固安吉白茶、竹產業,提升農文旅產業,打造“千家鄉宿”“百村萬帳”、咖啡經濟等業態,積極推廣“長三角露營天堂”品牌,全縣共有民宿1800余家,連續五年位列全國縣域旅游綜合實力百強縣榜首。二是積極開拓新經濟新產業。緊盯產業發展方向,把新經濟新產業作為引育青年人才的關鍵,在綠水青山間布局新經濟,大力招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數字型”“平臺型”“總部型”等新經濟企業,建立更加現代、更具競爭力的鄉村產業體系,涵蓋了生命健康、元宇宙、新能源、新材料、新零售、新教育、新文娛等細分領域,共引進新經濟企業40余家,實現上市7家。三是不斷打造新業態新爆點。強化改革賦能,創新開展“兩入股三收益”承包地改革、“兩退出三保障”宅基地改革、“兩承諾三帶動”標準地改革,把鄉村“沉睡”的存量資源資產跟青年人才的創意和理念結合起來,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上墅鄉上墅村利用閑置衛生院等改造成民宿,招引文化音樂領域人才返鄉創業,打造以“音樂+”為主要發展模式的大麓書院,迄今已有60多場音樂節和音樂沙龍在書院舉辦,帶來直接經濟收益超1000萬元。
以文化凝聚青年。營造最佳人文環境,讓安吉成為年輕人的認同之地。一是強化鄉村治理。深化新時代鄉村治理“余村經驗”,持續推動鄉村治理與鄉村建設、鄉村經營、數字鄉村的結合,全面構建了黨建引領有力、部門合力共進、鄉村創新有為、農民主動參與、社會積極響應的鄉村治理格局,為青年入鄉提供了文明、和諧、開放、包容的鄉村“軟環境”。二是形成新型社群。推出“全球合伙人”計劃、DNA數字游民公社等新集群模式,讓青年“來了就有伴”,把工位搬進風景畫里,實現“在旅行時辦公,在風景里成功”。2023年溪龍鄉DNA數字游民公社已有上千位插畫師、程序員、設計師、新媒體運營人先后入駐。三是增強人文關懷。聚焦入鄉青年吃、住、行、游、購、娛,積極推出共享食堂、網紅業態等配套,發放青年人才專屬消費券,成立52個青春社團,常態化開展“青春社團”“緣定安吉”等活動,讓留安青年社交有伙伴,娛樂有去處,放松有渠道,進一步增強了他們對安吉的認同感和歸屬感。2023年僅在大余村范圍內已開展文旅社群活動233場次,總參與人數近萬人次。
(浙江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供稿)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