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社的一枚小小公章,幾乎覆蓋了村級權力清單中的所有事項,既涉及村干部用權,也關乎百姓切身利益。過去,一些村社因為公章存在管理漏洞,由此帶來的信訪案件和矛盾糾紛并不少見。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針對村社公章管理中存在的“少批多蓋”“空白章”“人情章”等漏洞,首創“智慧印章”管理系統,實現對村社傳統印章“審、用、管、督”一體化閉環全流程監管,將基層小微權力關進制度籠子。
“智慧印章”以村級印章管理為切入點,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實體印章便捷性和電子印章便于管理特性的綜合集成,對基層公權力運行重塑,實現了印章從“牛欄關雞”到數字化精準管理的轉變,不斷降低村社運行廉政風險,助推清廉村居建設,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截至2023年底,“智慧印章”系統共納入全區578個村社1614枚印章,用印事項共33萬余項,用印量達171萬余次,無一起因用章混亂帶來的信訪案件。
監管“全閉環”,實現基層公權規范化。一是鎖定傳統公章,從嚴“管章”?;谖锫摼W技術的“智慧印章”用電子套筒鎖住實體印章,固定安置在村委、經聯社、黨組織的辦公場所。“智慧印章”日常處于鎖定狀態,用章審批通過后,設備會自動解鎖。通過技術手段實現用印次數、時間、地點的嚴格限制,一旦超過限制范圍,智能安全設備就會自動鎖定,阻隔蓋章人員違規蓋章。二是重塑審批流程,依規“審章”。“智慧印章”搭建手機端和電腦端用章審批渠道,圍繞基層176個用章事項,重塑村社公章使用審批流程。發起用章申請時,用印人需填寫用章事項、用章種類、用章次數、用章地點等關鍵信息,并上傳需蓋章原文件,智能終端會自動對蓋章人、文件內容、時間等關鍵信息采集記錄并上傳,以此實現遠程規范審核。三是自動建立臺賬,有據“管章”。針對用印環節的“誰在用”“在哪用”“為何用”等關鍵要素,依托自帶的監控設備和定位系統,“智慧印章”自動對蓋章人、文件內容、蓋章時間等關鍵信息進行采集記錄,并加密上傳至鎮(街道)政府數據中心,滿足了用章全過程留痕記錄臺賬的使用需求,方便上級紀委加強事后監督,實現了用印過程的全方位監管。
場景“多融合”,實現基層管理協同化。一是數智監管基層小微權力。“智慧印章”與“碼上工程”等數智系統進行數據碰撞,對同一重要事項,多方路徑比對,實現對高頻中標、應招標未招標等異?,F象預警通報,橫向貫通各垂直條線工作,實現多跨協同管理。二是創新基層管理模式。在“智慧印章”審批流程中嵌入管理功能,提高對基層的管理力度和監督強度,如在“非糧化”整治、違法用地整治、農民建房管理等工作中,通過前置嵌入權限遏制違規問題,推動實現基層管理的高效協同。三是挖掘集成數據潛力。通過圖像文字識別技術實現對所有蓋章數據的抓取,并對所有基層公權力事項進行歸集和匯總,精細化分析挖掘基層用印數據價值,服務基層協同管理。例如對勞務用工等村級重要用章事項,從勞務種類、勞務人員等方面進行精細分析,對村社用工計劃等進行優化,以減少重復用工、無效用工等情況。
應用“強賦能”,實現基層治理現代化。一是構筑小微權力“防護墻”。通過物聯網技術將印章鎖定在智能設備中,只有通過審批才能解鎖,嚴格限制蓋章范圍,離開監管視線后印章強制鎖定,杜絕“偷蓋”“私蓋”情況,切實減少了村社與群眾之間的矛盾。二是打造服務群眾“高速路”。“智慧印章”提供高效便捷的用印服務,村民可在“智慧印章”自助申請用印或由印章管理員代為發起申請,現場等待完成后即可蓋章,實現群眾審批用印“最多跑一次”,蓋章花費時間由原來至少半天,縮短為5分鐘內。三是爭做典型示范“領頭雁”。“智慧印章”已列入浙江省首批“一地創新、全省共享”項目,被評為浙江省村社智治十大模式優秀數字化應用,推薦接入浙江鄉村大腦“村社治理”版塊進行集成展示,被浙江省紀委列入浙江省公權力大數據監督應用場景“一本賬S2”,相關經驗獲評浙江省“十項重大工程”典型經驗和特色做法。
(浙江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供稿)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