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湖北省崇陽縣 庭院經濟讓農家“方寸之地”變“增收寶地”
時間:2024-06-20 10:44:14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 字號:【

  2023年以來,湖北省咸寧市崇陽縣用好用活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持續強化組織引領和政策引導,在石城鄉村振興項目區(含西莊、楊林、方山、方一、石壁等5個行政村)打造“庭院經濟+產業振興”新模式,推動庭院經濟高質量發展。

  主要做法

  多維度推進庭院經濟快速發展。充分利用本地優質的白芨資源,持續強化組織引領和政策引導,推動項目區庭院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一是強化組織帶動。成立了高質量發展庭院經濟工作領導小組,結合“灣子夜話”活動開展,對農戶閑置空房、房前屋后空間進行全面摸底,結合農戶家庭基本情況,因戶施策,制定庭院經濟發展規劃,確保庭院經濟發展“行得遠”。強化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建設,引入金土園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等市場主體,形成“村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抱團發展的利益聯結模式,確保庭院經濟發展“底氣足”。二是強化技術支持。與湖北科技學院等達成戰略合作關系,組織開展農業技術培訓,鼓勵本地“土專家”采取多種形式向農戶傳授技術,培育一批專業化、懂技術的農業生產服務群體,推動農技服務從常規服務到個性化、專業化服務轉變。聯合農業部門,采取“網格化”技術服務模式,把握蔬菜瓜果生產重要時節、重點環節,加強技術指導。建立庭院經濟規范管理相關制度,重視庭院經濟在加工環節的衛生合格與排污問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確保庭院經濟產品質量安全。三是強化資金扶持。制定崇陽縣高質量發展庭院經濟實施方案,出臺特色產業、庭院經濟、小額信貸等獎勵支持政策,統籌脫貧戶、監測對象特色產業“以獎代補”資金,按照每戶不超過1000元的獎補標準對庭院經濟戶進行獎補,并為脫貧戶提供小額信貸、白芨種苗,充分調動農戶發展庭院經濟的積極性、主動性。

  多角度營造庭院經濟發展空間。共享共用、用好用活崇陽紅色革命文化和綠色生態資源,營造良好的發展空間。一是用活文化資源。貫徹“兩山理念”,將紅色革命精神植入項目區,與特色庭院建設有機融合,推動庭院經濟特色更特。二是用活閑置資源。利用閑置學校,打造集白芨等中藥材科普、藥用價值介紹、生產流程模擬、白芨制品銷售為一體的特色農業、教育相融合的白芨展銷中心,引進VR、3D等先進科學技術,打造沉浸式白芨體驗館。突出存量資源整合改造升級和旅游配套服務建設有機融合,改造升級閑置茶葉加工廠,打造集茶葉種植、加工體驗、研學基地、旅游購物、休閑住宿和茶文化展示為一體的茶園基地,推動茶文化價值向鄉村可經營產業資源轉變。三是用活土地資源。引導群眾發展“微菜園”、“微果園”、小田園、小工坊、小養殖等。建立白芨育苗、種植、挖采、加工、產品銷售全過程的組織結構,推動市場信息透明化,保證產銷渠道順暢,增強農戶種植積極性。

  多層次探索庭院經濟發展模式。探索多方共贏的利益聯結機制和帶動模式,推動庭院經濟走分散生產、聯合經營、規模發展之路,推動庭院經濟建設“有錢景”。一是“庭院+民宿”,打造景區經濟。石城鎮探索“農耕文化研學旅游”庭院經濟發展新型業態,緊扣“振興鄉村,打造美麗庭院”主題,沿秘境森林露營研學基地、牡丹小鎮、天門觀小游園觀光帶利用閑置庭院改造農家樂5棟,以“庭院+休閑”“庭院+民宿”“庭院+餐飲”等模式,以點帶面鼓勵周邊農戶發展“一方菜園、一間客房、一桌土飯”,打造一院一業農耕主題沉浸式鄉村旅游體驗。二是“庭院+電商”,打造網絡經濟。結合“一村一品”建設,拓展庭院功能,探索“庭院經濟+電商銷售”發展新模式,建設中彩電商中心項目,打造庭院經濟綜合性信息和電商服務平臺,并同步農村寄遞物流點建設,讓庭院經濟搭上電商快車向外延伸發展。發揮網紅宣傳作用,利用自媒體矩陣宣傳、社群直播等新型傳播方式,突出庭院經濟示范戶宣傳,打造庭院經濟網紅品牌,實現“小庭院大經濟”,助推鄉村振興發展。

  主要成效

  多樣化提升農民收入。項目區內共發展庭院種植596戶,庭院養殖27戶,庭院加工2戶,小手工業3戶,農家樂5家,家庭農場2家,民宿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40家。共落實庭院特色產業獎補102萬元,為脫貧戶發放小額信貸325戶1445萬元。以白芨種植為例,2023年項目區白芨產量增收、價格上漲,銷售收入3600萬元,人均增收3000元。同時,通過庭院經濟的發展,也帶動了周邊的農業、旅游、服務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如以“郊野公園·藥旅小鎮”建設為引領,以“一芯兩帶三區”總體布局為抓手,打造以西莊村為核心的農文旅三產業互促共融樣板區、以方一村為核心的共建共治共享鄉村建設先行區、以方山村為核心的聯農帶農富農機制創新項目區,完成道路瀝青鋪設14公里,彩色樹種1000株,變農區為景區,變家園為游園,形成了良好的旅游產業鏈和效益鏈。

  多元化豐富鄉村文化。項目區已拆除矮破舊建筑100余棟,美化庭院近500戶,打造共同締造示范點4個、和美鄉村示范點3個。通過對湘鄂贛革命舊址的維修、紅色革命文化展館的建設、收集還原項目區紅色革命故事,建設方山村紅色革命文化展館、西莊村史館等,開展以紅色主題為主送電影、送戲、送圖書下鄉活動,將紅色革命精神植入項目區,與特色庭院建設有機融合,豐富了鄉村文化內涵,提升了鄉村文化品位。同時,通過利用閑置學校、茶葉加工廠等資源,打造了一批集科普、體驗、研學、旅游、購物、住宿等功能于一體的庭院經濟項目,傳承了白芨、茶葉等本地特色農業文化,展示了鄉村的新風貌,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參觀、體驗、消費,增強了鄉村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多方面促進鄉村振興。通過結合“一村一品”建設,探索“庭院經濟+電商銷售”發展新模式,打造了庭院經濟綜合性信息和電商服務平臺,讓庭院經濟搭上電商快車向外延伸發展,實現了“小庭院大經濟”,助推了鄉村振興發展。以中彩電商中心項目為例,該項目利用互聯網技術,將項目區內的庭院經濟產品進行統一包裝、標準化管理、網絡推廣、線上銷售,打造了一個集庭院經濟產品展示、銷售、物流、服務于一體的電商平臺,實現了庭院經濟產品的“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跟蹤,提高了庭院經濟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為農戶帶來了更多的收入和就業機會。同時,該項目還與農村寄遞物流點建設同步進行,為農村電商提供了便捷的物流服務,為農村居民提供了便利。

  (湖北省農業農村廳供稿)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