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湖南省新化縣 “小積分”兌出“大文明”
時間:2024-06-20 10:45:06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 字號:【

  積分制的廣泛運用,對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促進農村和諧穩定有積極作用。近年來,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把握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區鄉村振興項目的機遇,不斷探索積分制推進鄉村治理,通過上下聯動、多方融入、協同發展,打造了新平臺,樹立了新風尚,產生了新效益。實現了項目區鄉村振興有“鏡子”可照、有“規則”可依、有“榜樣”可學,蹚出了一條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新路子。

  做法成效

  上下聯動共建“新平臺”,邁出積分管理“新步伐”。管理平臺建設是積分制的基礎,項目區始終把上下互動的響應機制貫穿在鄉村治理的全過程中。一是突出黨建引領,建立積分管理體系。積分由基礎分、獎勵分和處罰分組成,各村制定積分制管理村民行為約束“負面清單”和勸導式“正面清單”,確保積分制管理更有公信力。二是突出指標分類,完善積分考核細則。在實施方案基礎上,圍繞鄉村建設、產業發展、集體經濟、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籌工籌勞和遵守村規民約等情況,各村因地制宜地制定積分制管理實施細則。渠江源村以產業發展、人才培育為重點,制定了七大方面的條款;錫溪村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生態文明為重點,制定了42條獎勵操作細則和40條處罰操作細則;芭蕉山村以籌工籌勞為重點,制定了106項動態量化積分。通過計分到崗到戶、打分到人的形式進行管理,使村級事務通過積分制實現高效運轉。三是突出結果運用,嚴格積分獎懲兌現。將精神鼓勵與物質激勵相結合,以獎為主、罰為輔,各村根據實際情況建立“積分兌換超市”,確定積分兌換方式和物品。年度累計積分作為“星級文明戶”“最美家庭”“最美庭院”等評先評優依據。對高積分戶在項目建設、村級公益性崗位方面優先安排。鼓勵將村民分紅與個人積分直接掛鉤,并根據分數逐檔提升分紅比例。

  多方融入共治“新風尚”,打開鄉村治理“新局面”。為實現積分管理對象“全覆蓋”,項目區域內各試點村調動多元力量發展潛能,煥發了鄉村治理新風尚。一是黨員爭“分”,“積”強基層組織力。明確村干部出勤、黨員作用發揮等的細化條款,將積分和黨員福利獎懲直接掛鉤,村級管理有了關鍵抓手和衡量標準,群眾有了歸屬感、榮譽感,村干部有了公信力、號召力,從根本上實現了基層黨支部戰斗力、向心力、凝聚力的迅速提升。二是群眾爭“星”,“積”發發展源動力。建立黨員先鋒志愿服務隊,通過志愿服務換積分方式,在服務群眾基礎上吸引群眾參與到村級治理。組織先鋒志愿者隊帶頭參與村莊建設,發動村民群眾廣泛參與,結合網格化管理,長期有效開展志愿服務工作,形成人人爭先參與的良好氛圍。三是全民爭“富”,“積”活鄉村生產力。通過廣泛開展優秀家庭及個人評選活動,形成尊老愛幼、誠實守信、團結和諧、自力更生、熱心公益活動的良好風尚,不少外地務工的年輕人選擇回到鄉村,辦起了農家樂,參與到旅游景點的開發建設,群眾生活有了盼頭,工作有了干勁,眼里有了希望。

  協同發展共享“新效益”,撬動鄉村振興“新支點”。通過盤活集體資產“活血”破瓶頸,以“積分+超市”實現“造血”增積累,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一是積分讓加快項目建設做“乘法”。引導群眾以籌工籌勞方式參與鄉村發展、鄉村建設,將籌工籌勞納入積分制。芭蕉山村500名村民積極參與項目建設,折成6萬分,實現了1塊錢做成3塊錢的事,村里2公里溯溪道建設,投入彩票公益金87萬元做成了200余萬元的工程。二是積分讓促進資源整合做“除法”。突出土地等生產要素在積分管理中的賦分權重,根據土地性質用途,每出1分地,可積100分~500分,整合資源,撬動發展,投資成本成倍的減少。三是積分讓促進人才回流做“加法”。通過積分引導能人回鄉參與鄉村建設,大力發展特色產業。芭蕉山村能人段志勇捐資27萬元,為村里建設一個觀景平臺,獲得2700分獎勵,并帶動了17名鄉村能人踴躍回鄉發展有機生態農業;渠江源村引進戶外旅游運營者奉春輝返鄉創辦建設渠江源戶外拓展基地。四是積分讓開展環境整治做“減法”。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積分制管理的主要內容,開展農村垃圾、生活污水、村容村貌整治,減少農村“臟、亂、差”現象。上團村完善公益基礎設施,全面開展垃圾分類,村容村貌更加整潔;芭蕉山村開展“五個一工程”創建,農村面貌明顯改善,幸福指數越來越高。紫鵲界核心景區開展庭院整治、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助力5A級景區創建。

  經驗啟示

  黨建引領是積分制管理有效運行的重要基石。積分制的推廣運用需要黨委領導、政府推動、村“兩委”主導,村民參與和社會力量的協同,其中黨建引領是關鍵。項目區充分發揮村黨支部引領作用,以村委班子為核心,根據出勤、公益事業捐贈、業務素質、完成任務等情況,對村干部進行評分評比,形成了村干部有事干、有壓力、有活力的良好氛圍。實踐證明,積分制之所以能夠在各試點村“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終堅持村級黨組織在積分制管理中的領導地位,將建好“積分兌換超市”與加強村級黨組織建設緊密結合起來,讓村民對村級黨組織在積分制運行中作用的發揮能看得見、可信賴。

  群眾參與是積分制管理有效運行的動力源泉。推行“積分制”的初衷是“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群眾廣泛參與是積分制順利推行的動力源泉。各試點村在積分制管理過程中,充分給予群眾“參與權”“評價權”“知情權”,一方面堅持問計于民,將積分項目的設計與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相結合,從群眾最關心的事情入手,將群眾基本訴求以及群眾集體智慧充分集中;另一方面堅持群眾主體,依托村民自治組織和各類群眾性協商活動,在民主討論的基礎上,將積分的主要內容、評分標準、運行程序等環節交由群眾商定,做到策由民選、規由民定、事由民決。實踐證明,只有廣泛凝聚群眾共識、群眾智慧、群眾力量,讓群眾成為積分制管理的主要參與者、最大受益者,才能真正激發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內生動力。

  公開透明是積分制管理有效運行的關鍵舉措。積分制作為一種激勵型制度,以形成一套實效明顯的“獎勵—懲罰”機制為首要目標。公開透明是進行積分制管理的關鍵。各試點村通過因地制宜地制定積分制管理考核細則,確保積分項目、積分分值、積分兌換有據可依;通過實行一月一審核、一季一公示,主動接受村“兩委”的領導和全體村民的監督,確保積分制工作常態化運行;通過設立積分評定和監督小組,不定期對積分評定、實施情況進行監督,確保積分制管理更有公信力。實踐證明,只有高度重視積分制的規范管理,堅持公平公正、公開透明,做到積分項目全覆蓋,積分對象全參與,積分過程、積分獎勵全公開,才能充分發揮出積分制管理的優勢作用。

  制度建設是積分制管理有效運行的根本保障。制度是一切工作的保證。加強制度建設是開展“積分激勵”的前提。各試點村把制度建設和執行納入積分制管理的重要內容,在積分制管理考核細則中明確村民行為“負面清單”和勸導式“正面清單”,把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的相關工作予以細化量化;按照“易記、易懂、易行”的原則,嚴格制定積分標準;制定積分結果運用具體辦法,嚴格積分獎懲兌現。這些措施在反復征求村民意見的基礎上,經村民代表大會表決通過后,成為村民共同遵守的公約和規章。實踐證明,只有定出了積分“規矩”,亮明了積分獎懲“標尺”,才能充分發揮積分制管理的效能,使積分制在鄉村治理中落地見效。

  (湖南省農業農村廳供稿)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