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講好產業新“菇”事——國家(福建)食用菌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紀實
時間:2024-06-20 10:39:29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莊學東 字號:【

  八閩福地,山靈菌秀。食用菌產業是福建省優勢特色產業,產量、產值每年持續增長,位居全國前列。全省栽培食用菌50余種,其中商業化規模栽培30多種,珍稀種類近20種,是全國栽培種類最多的省份。

  如何把“特”字文章做大做優做強?2021年,國家(福建)珍稀食用菌產業集群建設正式啟動。三年來,按照全產業鏈開發、全價值鏈提升的思路,起而行之、狠抓落實,配套政策密集發力,產業集群建設項目穩步推進,福建食用菌發展中的“卡脖子”問題逐一攻破,產業鏈中的堵點、難點、斷點逐個打通。

  數據是最好的印證。2023年,產業集群內食用菌年產量達到240萬噸,年產值達到148億元,全產業鏈產值達到885億元,帶動全省食用菌總產量達到500萬噸……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實驗室、田疇間、加工廠,處處唱響食用菌高質量發展的“新”聲。

  建圈成勢 展現“強動能”

  眼下,寧德市屏南縣食用菌產業園區(集群)建設項目(一期)建成投用,第二期項目建設正如火如荼。通過項目實施,屏南縣食用菌產業不斷轉型升級,邁上發展“快車道”。2023年,食用菌栽培3.5億袋,產量鮮品22萬噸,食用菌產值突破10億元。

  南平市浦城縣圍繞“鏈主”企業——仙芝科技,以科技為引領,加強產學研結合,依托院士工作站,開發靈芝深加工產品,創新“品牌企業+基地+農民技術員”的聯合模式,推進產業增強造血功能。目前已累計推廣種植高品質靈芝1.1萬畝,帶動農戶5100戶,戶年均增收1.5萬元。浦城“一朵芝”成為繼浦城“一粒米”之后的新名片。

  福州市羅源縣被譽為“中國秀珍菇第一縣”,是中國最大的食用菌秀珍菇基地,也是國內秀珍菇人工栽培發源地。去年,秀珍菇液體菌種項目的試生產取得突破,推廣試種了100多萬包。借助這一技術,秀珍菇的種植實現周年生產,產量高、品質好。

  從繽紛苗圃到蔥蘢嶺地,從工廠車間到商貿集市,群菇個大肉肥、菌農往來不絕,一幅幅產業興、農民富、鄉村美的壯美畫卷在八閩大地次第展開。這背后,是福建推進產業集群發展的積極行動。

  2021年以來,福建著力推進國家(福建)珍稀食用菌產業集群建設,在古田、羅源、尤溪、順昌、浦城、屏南、南靖、漳州高新區等8個縣(區),圍繞“一核、兩區、三基地、一中心”功能布局,吹響了食用菌產業發展的集結號。

  基于資源稟賦與產業優勢,福建各地聞令而動,紛紛出實策、下真功,擂響了“進菌鼓”:寧德市古田縣陸續出臺《古田縣促進食用菌產業鏈發展十五條措施》《關于加快推進食用菌全產業鏈發展提升工作的方案》等文件措施,大力促進產業發展提升;三明市尤溪縣創新深化“福菌貸”“菌農貸”等金融產品,印發《尤溪縣2022—2024年食用菌保險實施方案》,增強產業抗風險能力;南平市順昌縣進一步匯聚科研院校所、農技協、農業企業等優勢資源,深化菌草技術研究和推廣。

  通過政府搭臺引路,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資源和產業上下游創新主體集聚融合,從“單兵突進”向“產業集群”發展,釋放出強勁動能。

  創新突破 彰顯“韌實力”

  “產業鏈動態交易情況”“溯源碼申請使用情況”“古田食用菌產業鏈分布情況”……站在古田縣“數字大腦”運營中心的大屏幕前,全縣食用菌產業的基本信息實時滾動、一目了然。

  依托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一代前沿科技,古田食用菌“數字大腦”項目以“一中心四平臺”的理念構建起了一個“產業大數據中心+溯源、助產、助銷、供應鏈金融”的四大平臺,實現全縣食用菌“一盤棋”統籌管理。

  發力打造專業化、差異化、特色化的國家級產業集群,福建食用菌如何再突圍?答案在創新。近年來,福建將創新貫穿到食用菌產業的每一個發展環節,通過全產業鏈創新,著力補齊短板、拉長長板、鍛造新板,推動食用菌產業升級躍遷,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展現出強大的“韌實力”。

  拌料、裝瓶,進入高溫滅菌室,再經過養菌房、育菇房……尤溪縣洋中鎮的祥云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銀耳生產全過程實現工廠化操作,眾多智能化、自動化生產工序讓人目不暇接。采用“物聯網管理+可追溯監管”模式,祥云生物在全國首創瓶栽銀耳工廠化技術,2023年,實現產量1.73萬噸、產值1.3億元。

  作為遠近聞名的“秀珍菇之鄉”,羅源縣通過科技興農,成立食用菌研發中心,實現秀珍菇種植自動化、標準化,成功栽培出繡球菌等珍貴品種,讓食用菌產業走出一條科技化、合作化、園區化的特色產業發展之路。2023年,縣內僅起步鎮食用菌全產業鏈產值就超10億元。

  海鮮菇是順昌食用菌產業集群的一個代表,科技創新賦予其“一菇多吃”的更多可能性。目前,新增饒氏海鮮菇多糖提取生產線和神六靈芝孢子油提取生產線;已研制菌菇菜、菌菇醬、菌菇湯等預制菜產品;開發生產孢子油和海鮮菇多糖等系列產品。

  2023年,福建珍稀食用菌產業集群共實施項目59個,總投資約1.71億元,建設內容包括良種繁育、工廠化生產設施、標準化生產、采后商品化處理、精深加工能力、三產融合等六大提升工程,做強做優銀耳、杏鮑菇、海鮮菇、雙孢蘑菇、秀珍菇、靈芝、茶樹菇等優勢特色品種,譜寫出福建省食用菌產業進階曲。

  聯農帶農 蹚出“好錢景”

  “以前從制種、栽培到銷售,都要親力親為,技術跟不上,產量比不過。現在只要安心管理栽培,投入的時間精力減少了,收入還增加了。”古田縣菇農羅麗娟切身感受到分工協作帶來的變化。

  古田縣是世界銀耳主產區。在建設福建珍稀食用菌產業集群過程中,古田把食用菌產業作為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民致富的支柱產業,努力走出一條產業富民興縣的道路,推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食用菌“縣域工廠化”發展模式。

  在過往,購置原輔料、菌種培育、菌包制作、栽培、采摘、烘干、銷售等各個環節均需菇農一肩挑,其間稍有閃失便前功盡棄。“當下,我們推廣‘集中制棒、集中服務、分散出菇、統一加工、統一銷售’的生產模式,形成‘兩頭統、中間分’的專業化標準化分工合作機制。”古田縣食用菌產業發展中心主任周翔說,在“縣域工廠”,菇農只需按照標準安心種好菇就行。如今,羅麗娟種植的銀耳新品“金燕耳”,一公斤干品能賣3000多元。

  推動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社會化分工菌包供應新模式在福建各地落地開花。

  “與菇農自制菌包相比,用企業選育的優質菌包,秀珍菇出菇時間由原來的60天縮短至6~7天,不但時間縮短90%,且優質菇產量還能再提高30%。”漳州高新區依托科研力量和創新優勢,構建“科技+龍頭企業+菇農”的產業協作模式,將發展成果輻射廣大農戶。

  “不僅提供優質靈芝菌包和技術指導,還保價回購。”浦城縣靈芝種植大戶龔春良說,此前他主要依靠種植玉米和維修農機維持家人生活,跟著仙芝科技種上靈芝后,一家日子越過越紅火,從村里搬到了鎮上,“農戶風險小、心不慌、放手干!”

  漫步八閩的田疇沃野,一派欣欣向榮。尤溪縣推行“企業+基地+農戶”“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運營模式,年可生產供應黑木耳菌棒500萬袋以上,實現農民增收2500萬元以上;南靖縣逐步發展“公司+基地聯農戶”的生產模式,年生產優質菌包3000多萬袋,供應300多農戶生產食用菌;順昌興源村創新“三位一體化”食用菌栽培基地新模式,吸收262名村民“家門口”就業,人均務工增收3萬元……帶動小農戶融入現代農業發展,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產業轉型升級,鎮村面貌煥然一新。

  聯出共富好“錢景”,鋪就產業興旺路。目前,全省從事食用菌生產及相關行業的人員逾200萬人,集群實施區域累計帶動就業人數50多萬人。

  (作者單位:福建省食用菌技術推廣總站)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