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加快繪就新征程“千萬工程”新圖景
時間:2024-03-13 10:29:45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浙江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省鄉村振興局局長?王通林 字號:【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為主題,是對浙江三農工作的莫大鼓勵和鞭策。浙江將堅決扛起“千萬工程”發源地和率先實踐地的使命擔當,把2024年作為三農工作鞏固提升年,以三個“一號工程”為總牽引,以縣城承載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為主抓手,迭代深化新時代三農工作“369”行動,確保糧食安全根基全方位夯實、確保農民收入持續普遍較快增長,推動鄉村“土特產”先行發展、鄉村建設先行示范、文明善治先行探索、城鄉融合先行突破,強化科技創新、改革開放、要素保障、數字賦能等關鍵支撐,加快繪就“千村引領、萬村振興、全域共富、城鄉和美”新畫卷,全力打造鄉村全面振興浙江樣板。

  深刻認清形勢任務

  準確把握“鞏固提升”內涵實質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堅持鞏固提升年的總基調,以一以貫之、一貫到底的戰略定力將“369”行動向縱深推進。

  在“時”與“勢”中找準鞏固提升再出發的方位坐標。去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浙江期間,賦予浙江“勇當先行者、譜寫新篇章”的新使命新定位。浙江三農要全面對標對表,堅持“全國學浙江、浙江更要學全國”,迭代農村改革探路者、城鄉融合先行者、鄉村振興排頭兵的使命內涵,更好轉化“千萬工程”蘊含的發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進機制,推動各項工作“跨新步、再躍升”,把總書記擘畫的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

  在“危”與“機”中找準鞏固提升再破難的發展坐標。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是浙江三農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浙江特別關心厚愛,農業農村現代化和共同富裕大場景下鄉村發展潛能加速釋放,為浙江三農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到,浙江三農在現代農業、鄉村現代化、共同富裕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短板和風險挑戰。必須增強憂患意識、樹牢底線思維,落實系統觀念抓統籌、除險保安守底線、問題導向補短板、守正創新促改革、提能強質壯隊伍、走在前列創品牌“六大要求”,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努力搶抓機遇、危中尋機、化危為機。

  在“穩”“進”“立”中找準鞏固提升再攀登的先行坐標。堅持一手抓鞏固、一手抓提升,做到兩手抓、兩手硬。“穩”體現的是效果導向,要著眼固基礎、抓長遠,把糧食生產、安全等基礎性戰略性工作全力穩住,確保農業穩產增產、農村穩定安寧、農民穩步增收。“進”體現的是目標導向,要著眼揚優勢、補短板,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著力轉方式、優結構、提質量、增效益,全面提升城鄉融合、產業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水平。“立”體現的是問題導向,要著眼強攻堅、破難題,更大力度推進改革破難、創新破題、開放破局,加快突破一批痛點難點問題,不斷增添新動力、開辟新空間。

  乘勢而上緊抓實干,推動三農

  全面過硬、全域提升、全程領跑

  以“坐不住”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等不起”的責任感,堅持“主動想、重點干、善溝通、出經驗”,全力以赴落實好9方面重點工作。

  確保實現糧食“九連增”。深化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推進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產量穩定在1520萬畝、124億斤以上。實施糧食生產功能區“百千”工程,協同推進“多田套合”耕地綜合整治。加大對產糧大縣、種糧大戶扶持力度,落實好規模種糧動態補貼機制,完全成本保險政策覆蓋水稻、小麥等主糧作物。深化農村“三位一體”改革,推動現代化農事服務中心全省域覆蓋,破解“誰來種地”問題。

  做深做透鄉村“土特產”文章。全面梳理挖掘鄉土資源,編制鄉村產業地圖、地方產業圖譜,制定“一品一方案”,打造一批農業經典特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鄉村新業態產品。聚力做強產業平臺、做長產業鏈條、做優產業品牌,提升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能級,聯動實施農產品加工業“百千”工程、“百鏈千億”等行動,建成100條產值超十億元、10條產值超百億元的全產業鏈,把農業建設成為現代化大產業。

  加快農業領域“四換三名”。推進騰籠換鳥,優化現代農業園區生產結構、空間布局、功能板塊,引導農業龍頭企業、高端人才團隊等向園區集聚。推進機器換人,深化農業“雙強”行動,推進種業振興,研發推廣適宜山地丘陵的農機產品,打造全程機械化應用基地100個。推進空間換地,科學布局發展設施農業,提升設施種植、設施畜牧、設施漁業機械化率。推進“電商換市”,實施村播計劃,提質鄉村數字經濟、壯大鄉村“地瓜經濟”。培育農業名企、名品、名家,實現產業、企業、產品有效銜接。

  推進和美鄉村“三提升”。加快田園風貌大提升,深化美麗田園建設,實施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攻堅年行動、拋荒耕地和冬閑田綜合整治利用攻堅行動,一體推進田園生產清潔、環境整潔、拋荒整治、綜合利用。加快村莊風貌大提升,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污水、廁所跨行政區域協管機制,推進10萬棟農房宜居改造、1000個行政村電力通信等管線序化、2000個行政村村內道路提升,和美鄉村覆蓋率達到40%。加快精神風貌大提升,實施文化特派員制度,推進“精神家園”夯基提效,廣泛開展“村歌”“村晚”“村運”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深化移風易俗,建設人文鄉村。

  實施城鄉融合“千億投資計劃”。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扎實推進縣城承載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加強農業農村領域“雙招雙引”,滾動實施重大項目1000個以上,完成年度投資2000億元以上。加快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進一步健全公路網、更新管線網、暢通物流網、升級通信網。深化縣域醫共體、教共體建設,推進公共服務“七優享”全民覆蓋、城鄉一體、均衡可及,構建廣覆蓋的老年助餐網絡,提升鄉村生活品質。

  激發農村改革“新動能”。實施農村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推行涉農信用審批“快易辦”服務,全面優化鄉村營商環境。實施深化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和強化規范管理行動,穩步擴大農村土地第二輪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推動農業標準地改革擴面提質。深化強村富民鄉村集成改革,促進鄉村經營提質增效,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持續縮小“三大差距”。

  煥發農耕文化“新活力”。激活農業遺產新價值,全面打響“農遺良品”品牌,積極探索“一帶一路”農遺合作交流。激發歷史村落新生機,實施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項目244個,深化老屋復興計劃,修繕改造和活化利用傳統民居1000棟。打造農耕文化新品牌,振興老字號、傳統工藝、鄉土建筑技藝、民俗、傳統戲劇,賡續傳承優秀農耕文明。

  實現數字鄉村發展“五連冠”。以建設全國數字鄉村引領區為引領,實施智慧農業“百千”工程,健全“農業產業大腦+未來農場”模式,完善“數字+設施+機械”智慧農業集約發展體系。實施“強腦”行動,迭代“惠農直通車”“浙農糧”“浙農經管”等數字應用,推進黨務、村務、財務等公開事項與“浙農碼”關聯。深化黨建統領網格智治,開展鄉村數智生活館整縣制推進試點,推動鄉村數智服務普惠共享。

  實施現代“新農人”培育行動。聚焦農業生產經營等十路人才,加快構建萬名頭雁、十萬農創客、百萬“新農人”的人才矩陣,逐類制定認定標準、梳理人才圖譜,一才一策搭建培養路徑。重塑省級農民大學、市級農民學院、縣級農民學校、農民田間學校四級培訓體系,擦亮千萬農民素質提升工程金名片。集成搭建鄉村人才培訓、孵化、競賽、創業創新等綜合平臺,強化政策、項目、資金等多元要素保障,讓浙江鄉村成為人才潮涌之地。

  勇擔使命勇挑大梁

  全面夯實三農工作基礎底盤

  始終帶著感情、帶著責任、帶著使命做好三農工作,深化政治整訓、業務整訓、作風整訓和專項評價,建設一支忠誠可靠、勤學善思、能征善戰、敢打必勝的三農鐵軍,以第一等的政治站位、第一等的業務能力、第一等的工作作風、第一等的干事氛圍,持續推動“千萬工程”走深走實、邁向更高水平。

  鑄牢絕對忠誠的追隨之志。以理論清醒鑄就最堅定的忠誠,全面落實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第一議題”制度。以賡續傳承守牢最堅實的忠誠,深化“循跡溯源學思想促踐行”活動,深入實施持續擦亮三農金名片行動。以探路先行詮釋最堅決的忠誠,扛起打造鄉村全面振興浙江樣板的光榮使命。

  秉持善思善為的觀念理念。胸懷全局主動想,以“春江水暖鴨先知”的敏銳,主動接軌主賽道,謀深謀實發力點。圍繞中心重點干,力求“干就干得最好、做就做到極致”。抓好統籌善溝通,加強各級黨委農辦建設,健全“大三農”工作格局。勇立潮頭出經驗,堅持“唱做俱佳”“且行且歌”,提煉基層經驗,講好三農故事。

  錘煉勤政廉潔的優良作風。以“有我”之境擔當作為,樹牢正確的政績觀,涵養“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以“無我”之情甘于奉獻,縱深推進“三聯三送三落實”,集中力量抓好辦成一批農民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以“忘我”之心守牢底線,扎實開展“三清一促”行動,堅決糾治三農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