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人:中央一號文件起草組成員
采訪人:朱雋 郁靜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始終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擺在首位,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要持續推動同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切實維護和鞏固脫貧攻堅戰的偉大成就”。
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是做好“三農”工作的底線任務,不容有任何閃失。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首先要把底線守住,基本盤不能出問題。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圍繞做好“兩個確保”,進行了針對性部署。
抓好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
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首要任務。
2023年,克服黃淮罕見“爛場雨”、華北東北局地嚴重洪澇、西北局部干旱等災害影響,全年糧食產量13908.2億斤,高基數上增產177.6億斤,再創歷史新高;大豆播種面積穩中有增,連續兩年穩定在1.5億畝以上。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確保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的目標,重點是穩面積、增單產兩手發力。
穩面積,就是穩定糧食播種面積,鞏固大豆擴種成果。關鍵是調動農民種糧和地方抓糧兩個積極性。一方面,通過適當提高小麥最低收購價,繼續實施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和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稻谷補貼政策,完善農資保供穩價應對機制,擴大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政策實施范圍,讓農民種糧有錢掙。另一方面,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加大對產糧大縣支持力度,探索建立糧食產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機制,讓地方抓糧有動力。
增單產,就是把糧食增產的重心放到大面積提高單產上,這方面潛力還很大。要實施糧食單產提升工程,集成推廣良田良種良機良法,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農業科技支撐,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推動糧食產能邁上新臺階。
也要看到,“吃飯”不僅僅是消費糧食,肉蛋奶、果菜魚、菌菇筍等樣樣都是美食。要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農林牧漁并舉,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加強“菜籃子”產品穩產保供,確保量足價穩。
堅持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耕地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從數量看,2023年全國耕地總量連續第三年凈增加,完成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8611萬畝;從質量看,我國耕地質量總體進入持續改善、穩中有升的階段。也要清醒認識到,我國人均耕地數量少、質量總體不高、后備資源不足,耕地保護任重道遠。
耕地保護是一個系統工程。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制度,強調“健全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制度體系”。
要保數量,落實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明確的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改革完善耕地占補平衡制度,堅持“以補定占”,將省域內穩定利用耕地凈增加量作為下年度非農建設允許占用耕地規模上限,用“長牙齒”的硬措施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
要提質量,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抓手提升耕地質量,優先把東北黑土地區、平原地區、具備水利灌溉條件地區的耕地建成高標準農田,適當提高中央和省級投資補助水平,取消各地對產糧大縣資金配套要求,強化高標準農田建設全過程監管,確保建一塊、成一塊。同時,健全補充耕地質量驗收制度,加大黑土地保護工程推進力度,實施耕地有機質提升行動。
要管用途,堅決整治亂占、破壞耕地違法行為,嚴厲打擊非法占用農用地犯罪和耕地非法取土,持續整治“大棚房”。分類穩妥開展違規占用耕地整改復耕,細化明確耕地“非糧化”整改范圍,合理安排恢復時序。因地制宜推進撂荒地利用,宜糧則糧、宜經則經,對確無人耕種的,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多途徑種好用好。
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底線任務。2023年以來,各地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努力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突出抓好產業就業幫扶,脫貧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持續改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增強。
圍繞中央一號文件強調的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目標,必須壓緊壓實工作責任,做到思想不松懈、工作不松勁,持續鞏固提升“三保障”和飲水安全保障成果。
要落實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進一步提升防止返貧監測精準性、幫扶實效性。存在因災返貧風險的農戶,符合政策規定的可先行落實幫扶措施,農村高額醫療費用負擔患者,按規定及時落實醫療保障和救助政策。要加強產業和就業幫扶,推動產業提質增效、可持續發展,實施防止返貧就業攻堅行動,讓留在當地的脫貧人口有穩定的產業支撐,讓有勞動能力的脫貧人口有穩定的就業崗位。
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大對重點地區幫扶支持力度。要落實財政、金融、土地、人才等支持政策,在改善發展條件、提升發展能力上下功夫,努力增強“造血”能力,更多依靠自己努力富裕起來。當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過渡期還有不到兩年時間,要研究推動防止返貧幫扶政策和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政策銜接并軌,推動建立欠發達地區常態化幫扶機制。
(來源:原載《人民日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