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熱帶農業鄉村人才振興模式探索與實踐——以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為例
時間:2025-01-21 09:47:32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張少帥 豐明 周浩 字號:【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以下簡稱“中國熱科院”)作為熱帶農業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立足中國熱區,面向世界熱區,充分發揮自身實力和特色優勢,重點聚焦熱區農民教育培訓和鄉村人才振興。“十四五”以來,圍繞培育農業科技人才、擴大培訓品牌效應、加快成果轉移轉化等需求,探索建立“服務國家戰略+強化智力支持+樹立先進典型+促進產業升級”四位一體的培訓體系,實現“高站位引領—強有力支撐—多角度示范—全方位提升”培訓新格局,加快鄉村人才振興,為熱帶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核心動力。

  培訓工作實力與優勢

  組織機構完備。中國熱科院現有14個院屬科研單位和1個院本級,在海南和廣東擁有海口院區、儋州院區、三亞院區和湛江院區等4個院區,建有三亞研究院、廣州研究院、廣西研究院、云南研究院等創新中心,擁有6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科研試驗示范基地6.99萬畝。先后與16個國際組織、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科研和教學單位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建有8個不同類型的熱帶農業科技國際聯合實驗室或研究中心、13個境外農業試驗站,構建了熱帶農業“走出去”信息共享平臺,科技服務范圍基本覆蓋中國熱區、輻射世界熱區,為開展科技培訓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體系保障。

  師資隊伍強大。中國熱科院現有碩士及以上學歷人員1300多人,高級專業技術人員800多人,享受政府特貼專家、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等國家級和省部級高層次人才800多人次。科技創新和服務領域涵蓋天然橡膠、木薯、甘蔗、香(大)蕉、油棕、熱帶果樹、熱帶花卉與蔬菜等10大重點產業,以及熱帶作物科學、熱帶農業資源與環境科學、熱帶植物保護與生物安全科學、熱帶農業動物科學等6大學科集群,構建產業和學科門類齊全的培訓師資庫,可保障絕大部分熱帶農業科技培訓業務工作。

  培訓平臺健全。中國熱科院建設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國家(海南)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基地、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3個國家級培訓平臺,FAO熱帶農業研究培訓參考中心、上海合作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實訓基地2個國際培訓平臺,以及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示范基地、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優質農業科研院所等6個省部級創新人才培訓平臺。建有興隆熱帶植物園、椰子大觀園4A級景區2個,海南熱帶植物園、海口熱帶農業科技博覽園等3A級景區3個,全國科普教育基地6個,為科技培訓提供了優質的實習實踐教育基地。

  特色培訓模式與成效

  培訓農村實用人才,服務國家戰略——高站位引領。中國熱科院依托“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等培訓平臺,加快培養農業生產經營人才,舉辦農民教育培訓班240多期,培訓了1.3萬多名農村實用人才,年均派出專家2000多人次,接受技術咨詢3.6萬余人次,帶動培訓4.8萬余人次,參訓人員實現海南省18個市縣全覆蓋,并輻射至廣東、廣西、四川一帶,為熱區鄉村振興提供了人才智力支撐。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助力中國熱帶農業走出去,組織舉辦商務部熱帶農業國際培訓等30期,培訓來自53個國家的學員1082名,為世界熱帶農業發展,熱區農村繁榮以及農民增收作出貢獻。

  培育農業科技人才,強化智力支持——強有力支撐。依托熱帶農業科技創新成果、科技人才隊伍和科研試驗基地,通過選派科技人員到生產一線掛職鍛煉等形式,培育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中國熱科院聚焦培育農業農村創新人才、推廣人才以及發展壯大科技特派員隊伍,充分發揮科技支撐海南縣域經濟“一所對一縣”工作機制,累計選派40余名優秀科技人員到各市縣掛職副縣長、副局長、副鎮(鄉)長和駐村第一書記,1674名科教人員參加海南省科技特派員工作,169名“三區”人才深入中西部市縣開展精準科技服務工作,做到了“輸血”與“造血”相結合,為鄉村振興提供精準人才供給。

  擴大培訓品牌效應,樹立先進典型——多角度示范。依托中國熱科院強大科技、人才、資源優勢,打造培訓師資、培訓模式和培訓教材品牌化,全面提升培訓質量。培訓班涌現出一批“學得好、干得好、帶得好”的優秀學員。其中,50多名學員獲得海南省南海鄉土人才、全國百名優秀學員、全國百名農村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等稱號。培訓的學員在產業所在地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其中,1名臨高培訓學員通過百香果種植產業帶動臨高縣就業,全年累計用工約3.29萬人次,直接帶動脫貧戶3000多戶;1名肯尼亞培訓學員兩次到中國熱科院學習香蕉組培技術,回國后自己建立香蕉組培工廠,申報的香蕉組培項目榮獲非洲商業競賽獎。

  加快成果轉移轉化,促進產業升級——全方位提升。針對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結合不緊密、成果轉化效率不高等問題,積極推動新品種新技術向熱區生產一線聚集。在海南、廣西、云南等地區廣泛推廣應用優良品種53種,累計推廣應用面積達到850.62萬畝。其中,“寶島蕉”香蕉、“熱研879” 橡膠樹等7個品種入選農業農村部主導品種,“熱品16號”芒果、“新球蜜荔” 荔枝等23個品種入選省主導品種。集成推廣新技術84項,其中列入農業農村部的主推技術9項、省主推技術64項,技術累計推廣面積4226萬畝。在橡膠樹采膠、菠蘿移栽和采收、木薯種植、膠園施肥和除草、甘蔗種植和還田深松等領域,推廣應用了一系列新裝備,累計推廣應用面積91.95萬畝,為促進熱區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強有力保障。

  熱帶農業科技培訓發展方向

  圍繞海南自貿港建設,創新高素質農民分級培訓體系。緊密圍繞海南自貿港發展需求,創新構建農業經理人分級培訓體系,即從初級到中級再到高級的遞進式培養路徑。初級培訓主要培養海南省內優秀農業管理人才,聚焦基礎農業知識與技能,快速提升新農民的實操能力;中級階段主要培養服務中國熱區的農業CEO,強化市場分析與經營管理能力,培養農業領域的“多面手”;高級階段面向世界熱區,引入國際化視野與戰略思維,打造能夠引領農業產業升級的領軍人才,為海南自貿港農業高質量發展輸送源源不斷的精英力量。

  發揮熱區分支機構平臺優勢,拓寬鄉村實用人才培訓覆蓋面。依托中國熱科院在中國熱帶地區廣泛分布的分支機構,充分發揮地域優勢與資源整合能力,進一步加大鄉村實用人才的培訓力度與范圍。通過精準對接各區域農業特色與發展需求,定制化設計培訓課程,涵蓋熱帶作物種植、畜禽養殖、農產品加工、鄉村旅游等多個領域,確保培訓內容既接地氣又具前瞻性。同時,加強線上線下融合教學,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打破地域限制,讓優質教育資源惠及更多鄉村地區。

  深化國際培訓合作,拓寬學員國際視野。積極發揮國際組織、國際交流平臺及中國熱科院自身的國際影響力,開展多層次、寬領域的國際農業培訓項目。通過邀請國際知名專家授課、組織學員赴海外考察學習、參與國際農業論壇等方式,為農業從業者搭建起與世界對話的橋梁。重點聚焦農業科技創新、可持續發展、國際貿易規則等領域,幫助學員掌握國際前沿動態,提升國際競爭力。同時,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農業合作培訓,共同探索農業國際合作新模式,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本文由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項目編號1630012024013)資助]

  (作者單位: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