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打造現代農業發展新高地——廣西現代設施農業發展觀察
時間:2025-03-20 14:52:17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中國農村雜志社調研組 字號:【

  現代設施農業是建設農業強國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設施農業大有可為,要發展日光溫室、植物工廠和集約化畜禽養殖,推進陸基和深遠海養殖漁場建設,拓寬農業生產空間領域。”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錨定加快建設農業強區目標,立足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生態優勢,把發展大棚果蔬、設施畜禽、生態漁業、倉儲保鮮、智慧茶園等現代設施農業作為推動農業現代化的突破口,堅持工業化理念、全產業鏈思維,持續構建設施農業發展場景,積極拓展農業發展空間領域,著力培育千億元農業產業集群,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不斷推動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致富。

  著眼處理好糧食生產和富民產業的關系,統籌布局新藍海

  保障糧食安全是樹立大食物觀的基礎條件,現代化糧食產業離不開設施農業支撐。廣西是全國11個糧食產銷平衡區之一和雙季稻主產區,如何平衡糧食安全責任與富民特色產業發展需求,是必須解答的時代課題。

  堅持協調共抓,守牢底線任務。廣西深入踐行大食物觀, 一手抓糧食生產,一手抓蔬畜糖禽蛋奶等重要農產品生產供給,統籌糧食生產與特色產業協調發展,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堅持穩面積、增單產兩手發力,圍繞糧油等主要作物單產提升這一頭號工程,突出抓好實施綠色高產高效創建、水稻增密增穗、水稻玉米高產攻關三大行動,穩步推動糧油等產業設施化發展。同時,廣西明確提出,用設施農業的效益去置換林果蔬等所在耕地的效益,以達到耕地保護的效能。廣西立足資源稟賦和農業特色優勢,以設施農業為牽引推動重要農產品穩產增產,食物供給更加豐富多元。

  加強產業規劃,重塑農業格局。廣西科學規劃區域產業布局,統籌推進優質糧食、綠色蔬菜、林果等產業協調發展,推動形成“六主多區”的農業發展格局。推動8個國家級水稻推進縣建設,在52個縣創建水稻高產攻關示范片,推進新一輪糧食產能提升。印發《加快推進現代設施農業發展實施方案(2023—2025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現代設施農業建設規劃(2024—2030年)》,大力發展以節能宜機為主的現代設施種植業、以高效集約為主的現代設施畜牧業、以生態健康養殖為主的現代設施漁業、以倉儲保鮮和烘干為主的現代物流設施,布局建設一批以設施農業為主的示范園區。

  做好空間規劃,破解“糧菜”矛盾。一方面,廣西嚴守耕地紅線,切實落實國家關于防止耕地“非農化”“非糧化”的部署,明確耕地利用優先序,規定在糧食生產功能區內不得違規建設種植和養殖設施,不得立項實施非糧食類項目。另一方面,創新落實設施農業用地管理,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我區設施農業用地管理的通知》系列文件,部署開展設施農業用地潛力調查,在國土空間規劃編制中同步考慮設施農業用地用海合理需求,指導各地充分利用未納入耕地后備資源的荒地、園地、林地、工礦廢棄地發展設施農業,進一步釋放設施農業用地空間,推動設施農業項目快速落地。

  著眼處理好培育新動能和更新舊動能的關系,加速提升生產力

  現代設施農業集聚先進生產要素,與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密不可分。廣西強化科技支撐、政策扶持、要素保障,推進全區現代設施農業集約化、標準化、機械化、綠色化、數字化發展。

  解鎖科技應用場景,讓現代設施農業“動能強”。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也是設施農業要增量、提質量的關鍵變量。廣西實施現代特色農業“尖鋒”專項行動,聚焦重大科技需求,集中解決“針尖”“刀刃”關鍵核心技術難題。深入推動種業振興,牽頭承擔芒果、蠶桑品種新一輪國家育種聯合攻關任務,著力解決設施農業前端種源問題。因地制宜推廣一批設施農業先進技術及模式,有力拓展了農業生產邊界。橫州市在中華茉莉園5000畝核心區內推廣茉莉花病蟲害算法模型,花農只需手機拍照上傳,即可自動識別病蟲害,獲取精準的防治方案。賀州市平桂區椒聞天下設施蔬菜產業示范區推廣有針對性的“小水小肥”勤補給、幼苗遮陽網避光等科學措施,農民感慨地說:“以前種地靠天氣,現在種地靠科技。”

  厚植綠色生態基底,讓現代設施農業“成色好”。廣西推行農業綠色生產方式轉型升級,下大力氣開展高效綠色設施農業生產技術核心攻關,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加強農業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持續改善農產品產地環境,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切實保護好壯鄉“金不換”的生態優勢。玉林市智能工廠化陸基圓池養殖基地自研高蛋白質飼料,不亂摻濫用抗生素,并且投用循環水過濾系統,魚糞沉淀堆肥,節水又環保。桂平市實施畜禽糞污資源化整縣推進項目,共有455家企業完善糞污處理利用設施,通過收集周邊畜禽糞污加工有機肥,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超過90%。

  加大人才儲備支撐,讓現代設施農業“后勁足”。廣西大力實施八桂農業英才支持培養計劃,出臺《廣西農業和鄉村振興人才培養支持專項實施方案》,聚焦生物育種、綠色生態種養、現代設施農業裝備、農產品精深加工等短板弱項,培育一批以“頭雁”為代表的適應現代特色農業發展的“新農人”。依托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大學等教學科研力量,實施鄉鎮農技人員定向培養計劃,提升基層站所服務強區建設能力。賀州市鐘山縣組建蔬菜產業技術服務隊,以“專家人才+科技小院”等方式為農戶開展土壤改良、育苗移栽、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全程跟蹤服務。

  著眼處理好農業生產和市場消費的關系,打通產銷“中梗阻”

  從特色產業到富民產業,從豐收到增收,銷售環節至關重要。廣西以全產業鏈思維,拓寬農產品出鄉之路,讓“桂字號”農產品叫得響、賣得好。

  深耕“桂字號”品牌。廣西把農業品牌培育作為推進農業強區的重要抓手,先后出臺《關于加快推進廣西農業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廣西壯族自治區農產品品牌目錄制度》,推進建立“1個自治區級整體品牌+N個區域公用品牌+N個企業品牌+N個農產品品牌”的品牌運營體系。目前,全區累計發布了7批次“桂字號”農業品牌目錄,認定641個“桂字號”農業品牌,總產值超過1600億元,品牌總價值超過5000億元。梧州六堡茶、百色芒果、荔浦砂糖桔、欽州大蠔、恭城月柿等7個品牌入選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名單。綠色、有機、健康、長壽成為廣西農產品的亮麗名片。

  提升價值鏈品質。廣西加強農產品全鏈條技術創新與質量安全全程可追溯管理,全面構建“桂字號”農產品全產業鏈標準體系,積極建設南寧火龍果、魚峰區豇豆、陸川豬、巴平米、恭城月柿等8個國家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建立健全質量標識和可追溯管理制度,以農產品產業鏈全面提質帶動價值鏈持續增值。柳州螺螄粉憑實力“出圈”,帶動田螺、水稻、八渡筍、豆角種植養殖以及食品加工行業產業化、標準化提升,一碗螺螄粉“嗦”出超600億元的“大產業”。貴港市港南區吉豐肉鴿養殖合作社推動把“一只鴿子”發展成“一條產業鏈”,成功研發鴿子湯、鴿子飯等多款預制菜品,遠銷粵港澳大灣區和長三角地區。

  補齊供應鏈短板。針對農產品仍以初加工為主、農產品產后價值損失率和運輸損耗率較高等現實問題,廣西大力推進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體系建設,打造銜接縣鄉村、兼顧淡旺季的公共型基礎冷鏈物流體系。“十四五”以來,廣西累計建成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4482個,新增庫容達250萬立方米,全區果蔬儲藏能力220萬噸以上,提高了冷鏈運輸效率。通過建設農產品產地冷鏈集配中心、農產品數字化產地倉,全區農產品商品化處理能力提高15%以上,農產品得以更好地保鮮、更快地流通,實現了從田間地頭到餐桌的高效供給,鮮活農產品平均溢價收益提高25%左右。

  著眼處理好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關系,聯結帶動小農戶

  檢驗農村工作實效的一個重要尺度,就是看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沒有。廣西在推進現代設施農業發展的過程中,通過探索創新聯農帶農益農模式,讓小農戶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強化龍頭帶動。龍頭企業具有技術、資金、市場等方面的優勢,是全產業鏈的載體和關鍵。廣西建立設施農業龍頭企業名錄,實施龍頭企業倍增行動,重點培育農墾集團、力源等一批有優勢、有基礎、有前景的本土企業,支持龍頭企業參與設施農業重大項目建設,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引領帶動現代設施農業提檔升級。橫州市引進培育張一元、香茹怡茉、周順來等龍頭企業,打造茉莉花產地初加工、精深加工等全產業鏈條,企業不用擔心價格大起大落,花農的收入也有了保障,心里也更踏實了。廣西揚翔公司依托“生鮮即烹食品+智能廚”發展模式,帶動周邊優質稻、玉米等種植面積50萬畝以上。

  健全共贏機制。廣西持續培育壯大設施農業經營主體,扶持一批設施農業經營示范家庭農場、示范合作社,將聯農帶農成效作為實施設施農業補貼的重要參考。鼓勵小農戶與設施農業經營主體建立緊密利益聯結機制,引導設施農業經營主體通過就業、入股、合作、分紅等多種方式,帶動更多農民發展設施農業,分享產業增值收益。貴港市覃塘區引進年產19.5萬噸食用菌雪榕生物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帶動周邊農戶務工就業800多人。南寧市武鳴區鶴鳴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不僅引入種植、田間管理環節的先進農業技術,還利用互聯網平臺把本地水果賣到全國各地,解決了銷售渠道不暢的問題。

  加強服務支撐。廣西鼓勵科研教學機構、農機農資生產銷售企業圍繞服務現代設施農業創設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幫助小農戶對接大市場、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發揮財政資金撬動作用,落實好“桂惠貸”貼息政策,鼓勵各類金融機構根據設施農業特點設立專屬金融產品,探索設施農業設備及經營抵押做法,為發展注入源源活水。北海市推動32名科技特派員深入設施蔬菜大棚開展手把手指導,為種植戶提供水肥一體化滴灌等節本增效技術支撐。建立區內外市場直供、對口幫扶助銷、網絡直播帶貨聯動的銷售渠道,搭建小農戶與大市場對接的橋梁。

  如今,一批產業集群發展、先進要素集聚、產業鏈條完整、供給能力強勁的現代設施農業產業帶,正在八桂大地漸露身形。據介紹,廣西將選樹一批設施農業發展典型,以設施農業帶動做活“土特產”這篇大文章,不斷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進一步守好“糧袋子”、打造“果盤子”、豐盈“菜籃子”、鼓起老百姓“錢袋子”。

  (調研組成員:徐剛、何曉霞、周嶸、宋曉娜)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