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寧夏回族自治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圍繞“穩生產、防風險、保安全、促發展”目標任務,緊盯責任落實、源頭控制、檢疫監督、畜禽屠宰四個關鍵,持續強化動物產品質量監管,不斷強化各項工作措施,為保障動物產品質量安全貢獻寧夏力量,全力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緊盯任務落實,壓實質量安全責任。寧夏高度重視動物產品質量安全工作,主要負責同志專題研究部署,聚焦重點環節,扎實推進各項措施落地見效。強化責任落實。制定動物產品全鏈條質量安全整治行動方案、責任清單等配套文件,壓緊壓實市縣屬地管理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和生產者主體責任,將動物產品安全監管納入食品安全工作評議考核范圍。強化協調配合。健全完善農業農村、市場監管、公安等多部門協調機制,深入開展動物產品質量安全排查整治,實現養殖、屠宰、流通全鏈條全過程全方位監管。強化工作保障。2024年,自治區財政統籌安排專項資金1.1億元,重點保障動物防疫、檢疫監督、風險監測等工作,開展專項監督檢查197次,全區畜產品質量安全抽檢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
緊盯源頭管控,夯實綠色養殖基礎。全面實施獸用抗菌藥減量化、畜間布魯氏菌病防控五年行動等,全力保障畜禽養殖安全。嚴格投入品監管。嚴把獸藥、飼料“兩個關口”,推行獸藥飼料生產經營使用全鏈條信息化追溯管理,指導養殖場建立健全獸藥使用檔案,嚴格落實休藥期規定,推行休藥承諾制度,強化投入品質量抽檢,獸藥、飼料抽檢合格率99%以上,瘦肉精檢測合格率100%。推進獸藥使用減量。示范推廣獸用中藥、微生態制劑等減抗替抗技術,一體化推進畜禽標準化養殖場、動物疫病凈化示范場、種畜禽場與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行動達標場建設,實施減量化行動規模養殖場比例達到34%,獲得農業農村部表揚“減抗行動效果突出縣”2個。扎實開展布病防控。組織實施“口罩+手套”、分區防控、布病監測等專項行動,近兩年寧夏畜間布魯氏菌病陽性率下降85.7%,人間布魯氏菌病病例下降57.1%,是布魯氏菌病發病率降幅最顯著的省份。
緊盯檢疫監督,數字賦能全程管理。開展動物檢疫監督“強基固本、提質增效”專項行動,規范檢疫秩序,提升工作質效。抓系統融合。依托“寧夏牧運通”平臺,打通動物防疫、檢疫監督、畜禽屠宰、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等環節數據信息堵點。全區動物檢疫證明申報受理率、產地檢疫無紙化出證率、落地反饋回收率均達到100%。抓數智賦能。研發官方獸醫“人臉識別”、耳標及檢疫標志電子管理、指定通道電子簽章等功能模塊,杜絕非官方獸醫出證;應用屠宰廠AI入場查驗、紅外線體溫預警等新裝備,實現運輸車輛與檢疫證自動核驗,提升監管效率。抓信息聯通。在全區5587家肉品經銷點推廣身份賦碼和畜產品檢疫標志信息溯源,監管人員和消費者通過掃二維碼,可實時查詢產地檢疫、屠宰檢疫、肉品品質檢驗“三證”信息,產地準出、市場準入全鏈條溯源信息實現跨部門共享。
緊盯屠宰監管,守牢肉品質量安全關口。實施“嚴規范、促提升、保安全”三年行動,將動物產品質量安全關口前移。加速推進規范管理。完成全區所有生豬屠宰場首次檢查,“一場一策”指導企業落實整改要求,打造GMP樣板企業1家。率先開展牛羊家禽獸醫衛生人員考核,實現畜禽屠宰檢驗人員全覆蓋。持續強化過程監管。全面啟動畜禽屠宰監管“七強化”行動,嚴格落實日常監督和全面檢查制度,規范委托屠宰行為。畜禽屠宰場全部施行“日間屠宰”,消除監管盲區。不斷加大風險監測。常態化開展畜禽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和環境風險評估,有效防范質量安全隱患,全區肉類產品抽檢合格率100%。扎實開展專項整治。組織各地整合農業、公安、市場監管執法力量,嚴厲打擊畜禽私屠濫宰、肉類產品違法犯罪等行為。全區行政執法立案38起,查辦違法案件34件,罰沒金額83.6萬元。
(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供稿)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