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度重視畜牧業發展,認真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穩定生豬生產各項決策部署,將生豬作為畜牧業的“王牌”突出來抓,近年來,全省通過精準調控、創新引領,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2024年,全省生豬存欄4031萬頭、其中能繁母豬存欄373萬頭,生豬出欄6029萬頭、其中凈外調折合生豬2094萬頭,為全國穩定生豬生產和豬肉市場供應作出了河南貢獻。主要做法有以下四個方面:
構建穩產保供機制。全面落實農業農村部生豬產能調控方案,堅持預警為主、調控兜底、及時介入、精準施策,及時將全省能繁母豬保有目標由400萬頭調減至370萬頭,壓實分級調控責任,全省能繁母豬存欄連續37個月保持在綠色合理區間,年出欄3000頭以上生豬產能調控基地發展到1316家,其中國家級644家,全省規模豬場保有量1.8萬個、占全國總量的10.2%,與國家同頻共振、同題共答的生豬產能調控機制更加有力。
激發穩產保供動力。在認真落實好中央項目資金的同時,省政府制定出臺支持畜牧業發展十一條政策措施,強力支持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統籌財政資金1000萬元,以唐河縣為試點,探索創新出“養加銷智聯”中小養豬場高質量聯動發展新模式,積極構建集團企業與中小養豬場“雙賽道”協同發展格局。秉承“用數不見數”原則,與省建行合作搭建“智慧畜牧大數據服務平臺”,會同省農行大力推進“智慧畜牧貸”,會同省工行推出“養殖e貸”,持續擴大“信用貸”“數字貸”“活體貸”業務規模。截至2024年底,全省以生豬業務為主的畜牧業貸款余額663.8億元、同比增長6.3%,有效解決了融資難題。
夯實穩產保供基礎。一是抓大市,支持南陽打造全國生豬生產中心和肉食品加工中心,支持駐馬店、周口、商丘打造升級版生豬產業強市,支持鄭州打造都市型現代生豬產業強市,全省培育年生豬飼養量超500萬頭省轄市9個。二是抓大縣,用好用活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資金,培育國家級生豬調出大縣58個、占全國總量的12%,生豬出欄占全省總量的68%,產業集群集聚發展優勢更加凸顯。三是抓大場,全省年出欄萬頭以上生豬養殖場發展到747家,較2020年增加193家。全省生豬規模養殖比重達75.1%,較2020年提升8個百分點。四是抓種業,全省擁有種豬場(站)268家,其中國家級核心育種場(站)9家、省級7家,種豬數量和豬精液產量均位居全國前列。
提升穩產保供質量。持續抓好非洲豬瘟常態化防控,先后提出“五控一隔離”和“五關六保障”等細化措施,扎實做好養殖、調運、屠宰和無害化等全鏈條管控。全省126個涉農縣級實驗室全部達到生物安全Ⅱ級水平,病死畜禽集中處理率達90%以上。大力推進獸藥豆粕減量,獸用抗菌藥使用量較2020年下降6個百分點,牧原公司飼料豆粕含量降至5.7%、為行業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累計實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85個、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項目24個,全省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提升至82.5%,提前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目標任務。生豬年屠宰加工能力達9033萬頭,全省“調肉”與“調豬”比例由2020年的0.8:1提高至目前的1.8:1,實現了反轉飛躍,產業增值更多留在了縣域,在做好穩產保供中促進了鄉村全面振興。
(河南省農業農村廳供稿)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