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烏雞王,鹽津黑鳳凰”。云南省昭通市鹽津烏骨雞歷史悠久,素有“黑鳳凰”的美譽,被列入《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名錄》,先后獲得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稱號,有“烏蒙珍禽”的雅稱。近年來,鹽津縣將鹽津烏骨雞作為主導產業,推動鹽津烏骨雞全產業鏈發展,實現了雞苗選育、雞舍建設、調配飼料、疫病防控、屠宰銷售“五統一”,建立從孵化、養殖、屠宰、加工、銷售到餐桌的全程溯源系統。2023年被列為昭通市八大農業產業進行大力發展。目前,年孵化規模600萬羽的滇鳳育種場已投產,年屠宰1000萬只的屠宰加工廠已建成,建成生態養殖雞舍5100多個。2024年,全縣出欄烏骨雞近300萬只,帶動2.3萬戶農戶養雞,其中脫貧戶和易地搬遷戶4260戶,戶均增收4600元,烏骨雞成為帶領農民致富的“金雞”。
主要做法
強化頂層設計。組建專班,將烏骨雞產業發展納入鄉村振興實施方案和“十四五”規劃,走組織化、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路子。連續多年完善政策體系,每年出臺發展實施方案,為烏骨雞全產業鏈發展構建了系統的政策支撐體系。在獎補政策優化、養殖風險防范、育種技術研發、溯源體系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以連續每年不低于7000萬元的扶持資金為杠桿,撬動大量銀行資金和社會資本注入烏骨雞產業。同時,采取人大決議的方式把烏骨雞產業發展規劃固定下來,確保一年接著一年干、一任接著一任干、一抓到底出成效。
組建技術團隊。聘請專家擔任鹽津烏骨雞育種技術顧問,成立烏骨雞產業專家工作站,與云南農業大學簽訂政府購買全產業技術服務。同時由專家顧問指導培訓縣、鄉、村畜牧獸醫技術員,培養“土專家”。由專家組建鹽津烏骨雞育種、養殖、產品研發、市場營銷等全產業鏈技術團隊,培育本土社會化服務隊伍,共同做好鹽津烏骨雞產業技術服務。
暢通品牌打造路徑。近年來,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率隊組團到上海,濟南,合肥,浙江德清、海寧,四川成都、宜賓,云南昆明等目標市場開展營銷推介達26場次,引導企業自主宣介的達46場次,同時,以鹽津烏骨雞品牌帶動全縣竹筍、牛肉、蔬菜等鹽津精品走上市民餐桌。全方位開展校地合作,與云南農業大學簽訂合作協議,建立校地合作的烏骨雞產業人才培養機制,促進產學研一體化發展。借助校地掛鉤幫扶促進產業升級,對口支援和定點幫扶鹽津的東華大學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加上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科技特派團等,對地方進行科技、產業、消費等方面的扶持。專家教師親臨現場,對養殖人才和營銷人員進行專業化培訓,并研發了自熱天麻烏骨雞湯、農大鹵雞等產品,銷往上海、深圳等地。
建設溯源體系。啟動溯源體系硬件建設。與聯通公司合作開發建設“鹽津烏骨雞”溯源大數據系統,通過利用“新基建5G+物聯網+大數據”的方式,確保光纖、攝像頭、操作平臺、銷售平臺等硬件設施全覆蓋。加強溯源體系軟件建設。實現烏骨雞從孵化、脫溫、養殖、屠宰、深加工環節的全程追溯。實現數據統計、生產管理、品質把控的數字化、可視化,為政府決策、市場銷售和精準服務等提供依據,為管理提供便捷。同時,做到從種雞、種蛋、雞苗、生態養殖、屠宰加工、冷鏈運輸和市場銷售全程監管。
健全利益聯結機制。推進“雙綁定”(養殖戶一頭綁定農民專業合作社,一頭綁定銷售公司)合作機制,聯結好養殖戶、易地搬遷戶和低收入農戶,實行以獎代補、先建后補激勵機制,激勵養殖意愿。在全縣重點推廣“1225”模式,即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負責組織管理占股10%,專業合作社籌資建雞舍參與占股20%,易地搬遷農戶和低收入農戶利用政策補助資金并投工投勞建設雞舍參與占股20%,實際養雞農戶投入勞動力并墊資養雞占股50%,有力帶動了易地搬遷戶、邊緣戶等困難群眾每戶至少管理一個雞舍。采取自養、代養、領養等方式,確保80%的雞舍由群眾負責管理,讓群眾真正參與產業發展、共享發展紅利。
面臨困境
體制機制不順。沒有一整套適應鹽津烏骨雞發展的產、供、銷相適應的健全機制,以適應“以銷定產,適銷對路”的市場規則。這會導致如下結果:一是產業項目建設用地難、融資困難,企業也無法用廠房等固定資產擔保抵押貸款來獲得金融資金支持;二是烏骨雞生產和市場銷售數量不匹配、時間不同步;三是標準化、規模化和組織化生產能力不足,農戶養殖的商品雞不能完全實現適時整批出欄出售,養殖效益未能實現最大化。
龍頭企業帶動不強。目前還沒有知名的龍頭企業為烏骨雞發展起到模范激勵作用。在孵化育種、脫溫生態養殖、屠宰深加工和營銷各環節都需要龍頭企業,但諸多企業還處于剛起步階段,普遍存在管理不規范、資金不足、技術薄弱等情況,不能統領全產業鏈各環節的發展,龍頭帶動產業發展的格局還沒形成。
產品品牌不響。雖然國字號、省字號招牌的權威認證增加了品牌的含金量,也在一定程度增加了消費者對產品的認可度。但是總體上品牌還不響不強,產品的品牌化程度很低,致使市場認可度不高,市場占有率很低,市場競爭優勢也無法彰顯。
對策建議
構建良好的營商環境。用法治手段依法平等保護市場主體權益。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和產權,切實維護市場經營秩序,保證不同所有制企業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讓企業家專心創業、放心投資、安心經營。構建“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的親清政商關系。把企業的事當成自己的事,真正為企業發展傾注心血,積極營造放心、安心、舒心的營商環境。在提高服務水平上力求新突破。為企業當好“暖心金牌店小二”,使辦事更方便,成本更便宜,讓企業在鹽津放心投資、安心創業、舒心生活。
持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創新招商引資方式。著力強化以商引商、以企引企和產業鏈招商,瞄準重點賽道,緊盯龍頭企業,引進和培育一批成長性好、帶動性強、科技含量高的產業項目。以項目的源源不斷,帶動鹽津烏骨雞全產業鏈產業發展生生不息。組建專班實施精準招引。按照“專職人員、專業策劃、專項推進”模式組團,積極主動“走出去,上門招”,努力實現包括烏骨雞產業在內的招商引資新跨越。對招引來的企業,“一包到底”做好全周期、全流程幫扶指導,讓項目落下來,讓企業發展壯大。培育壯大“小巨人”企業。以脫溫場為基礎,每個鄉鎮培育一個“小巨人”。通過種子選育、配備土壤和給予養分培育10家“小巨人”企業,使優質企業快速成長。同時為本土年輕人搭建更加穩健的就業平臺。
做強做優做響品牌。做好鹽津烏骨雞品牌的“保真”工作。鹽津的水土氣、光照、氣溫等方面的獨特性造就了鹽津烏骨雞的特殊品質。因此一定要保證鹽津烏骨雞的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要抓實做細標準化養殖、規范化生產、精細化加工,把技術做實,切記謹防做砸品牌。制定好全產業鏈規程。為鹽津烏骨雞地標產品創制一套能夠保持其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的實用技術規程是做實“保真”工作的基礎,讓許可使用的企業按照規程養殖和生產,確保產品貨真價實,促使其產銷兩旺。做大做強品牌影響力。借助中國品牌網等平臺,把鹽津烏骨雞品牌做出特色,做出精品,規模適度,總產量適度,發揮其價值效益和經濟效益。大力抓好品牌宣傳工作,切實珍惜好、維護好鹽津烏骨雞國字號品牌,不斷提升品牌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培育龍頭企業帶動發展。全縣在組團招商時,要繼續培育和引進龍頭企業來引領骨干企業,帶動全縣廣大老百姓自愿自覺投入烏骨雞養殖行業中來。
[此文為昭通市2024年度(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重點課題“新質生產力背景下昭通鹽津烏骨雞全產業鏈發展研究”階段性成果]
(課題組成員:劉作芳、李成圩、林玉世、李俊、陳坤、王兵)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