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如何做好欠發達國有農場后續支持
時間:2025-02-14 11:27:24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王自文 字號:【

  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設立5年過渡期、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大決策。“十四五”以來,接續原貧困農場扶貧開發和脫貧攻堅,農墾系統開展了欠發達國有農場鞏固提升工作,這是農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政策舉措,目標是促進農場增強發展活力和壯大經濟實力,加快實現全面振興。欠發達國有農場認定包括農墾發展相對落后農場、邊境農場、生態脆弱區農場。“十四五”時期認定的290家欠發達國有農場,其中192家為“十三五”時期的貧困農場。

  總體來看,過渡期內,農墾系統改革體制機制、加快產業發展、做好項目建設,290家欠發達國有農場經濟發展呈現良好態勢,職工群眾收入明顯提高,欠發達國有農場企業化改革進程不斷加快,組織結構和治理結構正進一步規范化和市場化,相關激勵約束機制正在逐步形成,市場競爭力較之前不斷增強。隨著五年過渡期的即將結束,當前亟需盡快明確過渡期后欠發達國有農場的標準和范圍,研究制定過渡期后“十五五”時期農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后續支持政策,接續推進脫貧地區發展和群眾生活改善。筆者對過渡期欠發達國有農場發展現狀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對策。

  相關工作成效

  近年來,農墾系統始終將鞏固銜接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從政策、機制、項目、資金、管理等多角度發力,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培育壯大特色產業,增加職工收入,長效增強農場內生發展動力,扎實推動欠發達國有農場鞏固提升。

  經濟實力穩步提升。欠發達國有農場積極推進企業化經營、市場化運作,過渡期經營情況良好,經營利潤不斷提高,經濟實力不斷增強。據現有統計數據,2023年,290家欠發達國有農場共實現資產總額1334.19億元,較2020年增長超過1.5倍,年均增長36.84%;共實現利潤18.27億元,相比2020年增長1.25倍,290個欠發達國有農場中,七成以上農場實現盈利。

  主導產業培育壯大。中央財政銜接資金重點投向產業發展,集中資源力量培育壯大主導產業。經過一系列努力,欠發達國有農場產業規模穩步壯大,示范帶動作用明顯增強。據《全國農墾欠發達國有農場產業名錄》資料顯示,到2023年底,290家欠發達國有農場共培育主導產業441個,主導產業產值383.58億元,同比增長6.68%。其中,產值超過10億元的產業有6個,產值超過1億元的產業有89個。441個主導產業從業人員42.18萬人,人均增收2.75萬元,輻射帶動周邊60.64萬人就業,人均增收1.12萬元。

  人員工資水平持續提升。欠發達國有農場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開展經營管理和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培養富有創新精神、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管理人才、技術骨干和帶頭人,多種方式吸引多層次人才返鄉創業,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2023年欠發達國有農場大專及以上學歷人數8.31萬人,較2020年增長23.48%,年均增長7.28%;從業人員年均工資2.76萬元,較2020年增長25.68%,年均增長7.92%。其中,219家農場從業人員年均工資上漲,占農場總數的75.5%。

  保供能力不斷增強。欠發達國有農場建立健全發展長效機制,探索形成了“集團公司+產業公司+生產基地”“農場+基地+品牌”“農場+外部資本+三產融合”等諸多具有農墾特色的產業發展模式,打造出了糧油、蔬菜、水果、茶葉、畜禽等一批優勢主導產業,保障國家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2023年,欠發達國有農場糧食作物總產量710.54萬噸,相比2020年增長17.34%,畝均單產459.27公斤,相比2020年增長7.48%。棉花、油料、蔬菜瓜果、肉類、禽蛋、牛奶、水產品總產量與2020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農業生產類基礎設施穩步增長。欠發達國有農場積極發展農產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重點支持糧食烘干、晾曬、倉儲、加工、流通基礎設施建設,增強發展后勁和能力。2021—2023年,欠發達國有農場新增生產廠房39.72萬平方米,年均增長9.93%;新增畜禽養殖標準用房101.3萬平方米,年均增長7.72%;新增設施農業實有面積5232.73公頃,年均增長7.28%;新增水泥曬場57.12萬平方米,年均增長1.83%;新增倉儲設施19.06萬平方米,年均增長3.09%。欠發達國有農場倉儲設施面積增速較快的墾區有吉林、云南和內蒙古墾區,年均增速分別為28.77%、18.47%和13.53%。

  特色優勢產業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欠發達國有農場堅持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加強生態脆弱地區欠發達農場生態保護,避免過度開發,促進農場特色優勢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欠發達國有農場積極推廣各類循環農業生產模式,加強農場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實現種養生態平衡。規范農藥、化肥等農業投入品使用,集成推廣綠色高效生產技術,減少農業面源污染。欠發達農場鞏固提升工作對周邊農村農民發揮了重要的輻射作用,幫助周邊農村改善生產生活條件,促進了農民的增產增收。

  相關對策建議

  過渡期內,農墾欠發達國有農場鞏固提升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積累了寶貴經驗,但與農墾系統先進農場、龍頭企業相比,依然存在著內生發展動力不強、基礎配套不完備、產業核心競爭力有待增強、職工群眾能力素質有待提高、政策協調機制有待完善等問題。結合部分墾區欠發達國有農場發展實際,過渡期后農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后續支持政策可以聚焦以下五個方面。

  建立欠發達國有農場常態化幫扶機制。針對目前大部分欠發達國有農場內生發展動力不強的情況,需要進一步提供政策支持,確定過渡期后欠發達國有農場扶持政策的對象、目標、工具和基本框架,建立常態化幫扶機制。一是抓監測幫扶守底線。繼續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機制,推廣使用大數據預測預警手段,及時識別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的欠發達國有農場,并將其納入監測對象。強化防返貧動態監測幫扶,組織開展防止返貧監測幫扶集中排查,并加強跨部門數據共享協同和研判處置。二是將培育欠發達國有農場內生發展動力作為最主要的常態化幫扶機制。建立以提升發展能力為導向的欠發達地區常態化幫扶機制,補上公共服務短板,發展壯大特色產業。建立長效資產管理機制,確保脫貧期間形成的扶貧資產持續發揮作用。對欠發達國有農場和低收入人口實施常態化幫扶,繼續采取激發內生動力的各項舉措,不斷培育欠發達國有農場職工的人力資本和物質資本,使其進取精神得到激發,從業意愿不斷增強,創新活力不斷涌現。

  加快優勢特色產業培育。積極推動產業振興,把“土特產”這3個字琢磨透,做好頂層設計、加強品牌塑造、引入社會資本、做到因地制宜、加大政策支撐。一是要做好“土特產”文章。深刻把握自身資源狀況、市場環境等特征,對標農業現代化建設要求,在深耕一產的基礎上,在產業融合上下功夫,努力從源頭種養延伸至加工分選、倉儲保鮮、包裝運輸、文化旅游等多個環節,推動產業提檔升級。加強品牌建設,立足農墾文化和產品優勢特色,打造差異化產品形象,強化市場營銷,增強產品競爭力,實現產品優質優價。二是有效利用各類資金支持欠發達國有農場產業發展壯大。創新中央銜接資金使用方式,強化中央銜接資金項目管理。聚焦產業發展方向和特征,科學謀劃項目,及時入庫儲備,提高項目后續運管意識,加強運管機制建設,切實提升中央銜接資金使用效益。引導更多金融資源投入欠發達國有農場,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健全金融組織體系。三是充分發揮市場積極作用。充分利用鞏固銜接的良好環境,緊抓中央支持政策,將資源力量聚力聚焦到產業發展上來,不斷探索完善壯大農場主導產業的可行路徑和模式。建立市場化用工制度,積極搞好招商引資、社會融資工作,盤活欠發達國有農場土地資產,通過用市場化的方式增強鞏固脫貧攻堅動力,形成具有農場特色的規模經濟產業,發展成果惠及職工群眾,并長期受益。

  開展就業保障和技能培訓。動態掌握欠發達國有農場職工群眾就近務工需求,大力開展技能培訓,提高欠發達國有農場職工群眾就業競爭力。一是持續加強欠發達國有農場職工群眾就業幫扶。持續拓寬增收渠道。鞏固、拓展、提升欠發達國有農場特色產業和產業發展勢頭,持續拓展“電商+”“光伏+”“旅游+”等新業態。持續提供就業崗位,做好脫貧人口穩崗就業,進一步加大對脫貧人口職業技能培訓力度。規范管理公益性崗位,深化勞務協作,促進農場職工群眾就地就近就業,提升農場職工群眾技能素質。二是提升欠發達國有農場管理人員市場競爭意識。加強經營管理人才的引進和培訓,著力培養一批懂市場、善經營、會管理的優秀人才,造就一支高素質的干部隊伍。堅持外部招聘和內部選拔相結合,拓寬選人用人渠道,努力培養造就素質優良、結構優化、布局合理的人才隊伍。推行績效考核制度,打破傳統行政管理體制機制,激發職工干事創業動力。三是開展欠發達國有農場人才培養培訓。通過召開現場觀摩會、工作經驗交流會、農業經營管理技能培訓等方式,使農場職工掌握更多的先進管理經驗和勞動技能,適應農場市場化改革的要求。

  完善政策協調機制。研究分析欠發達國有農場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關支持政策,針對農墾特殊管理體制,建立協調機制。一是持續穩定和完善幫扶政策。規范和強化銜接資金項目管理,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提升資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健全中央統籌、省級總負責、市縣鄉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完善精準幫扶機制,對欠發達國有農場產業幫扶重點補上技術、 設施、營銷等短板,促進產業提檔升級。二是加強政策銜接。不斷協調更多帶有普惠性和區域性的政策覆蓋欠發達國有農場,著力加強欠發達國有農場企業與所在地社會管理的有效銜接,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推進“一銜接、兩覆蓋”在農場全面落實。三是加強發展規劃銜接。強化與國家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積極爭取新的政策支持。加強“一銜接、兩覆蓋”政策的全面落實,把農墾發展納入地方政府有關規劃。進一步理順管理體制,協助墾區加強與地方政府的溝通,做好解釋說明工作,積極爭取和落實地方政府支農財政政策。

  推動過渡期后墾地合作、墾墾合作。發揮農墾組織化、規模化優勢,建立定點幫扶機制,加強與先進農場、地方龍頭企業的合作。一是健全墾地合作的利益聯結機制。形成以農場為龍頭的墾地共享增長極,加快形成墾地共同發展、互利共贏、長期合作的大格局。二是加強與墾區先進農場的合作。加強與本墾區先進農場和龍頭企業的合作,建立定點幫扶機制,積極爭取地方政府支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充分利用墾區先進農場在產業資源、資金實力、市場渠道、人才建設等方面的優勢,建立優勢互補、共贏共享的合作方式,實現先進帶后進。三是規范企業化管理機制。結合部分欠發達國有農場屬地到縣管理體制,以發展條件比較好和改革進展快的欠發達國有農場為示范,進一步深化企業化改革,著力完善區域集團與欠發達國有農場企業以資本為紐帶的母子公司管理體制,將農場企業化改革引向深入。

  (作者單位:中國農墾經濟發展中心)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