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土地使用權交易市場出現了三十幾年,仍只有各地官方線下交易平臺,而針對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的互聯網服務在數年間不斷出現,足以證明后者更為活躍的市場屬性。
在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中,對商品(主要針對農地)的判斷從單純的區位轉為土地產出和區位的匹配關系,能提供相同效用的商品和城市土地相比大大增加,商品的可比性、可交易的經營權數量、交易的頻繁程度、供求渠道的開放性等相較之下都更接近于完全市場。
這個開放的復雜體系,市場規模大幅增加,市場環境活躍,對信息平臺、前置處理和后續服務等衍生服務的需求也因此大幅擴大。
首先,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中主體眾多,這些主體對供需信息都非常關注;其次,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和抵押等多種處理方式使得要對經營權流轉的成本收益進行分析變得更為復雜,需要較專業的知識支撐;同時,新頒布的《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交易市場運行規范(試行)》所要求的詳盡資料和規范流程對于普通農民而言仍顯復雜,需專業服務協助。
但是,現有的互聯網服務,在信息平臺提供、流程服務、資金融通等方面都還待檢驗。現有的服務網絡,有些門檻低,但基本沒有審核,難以有效降低購買者的風險,有些確實有嚴格的審核,但出于自身成本考慮,提出規模越大上線機會越大的高門檻標準,都未能從客戶需求出發進行很好平衡。
流程跟進實質是一種中介服務,不同流轉類網站可能采取加盟、分公司等不同的中介形式,但均將這部分服務作為重點推進的盈利模式。然而農地的整體價值和升值速度與城市內房地產不可相比,中介服務由于服務距離遠也會有成本偏高的現實問題,中介是否能繼續賺價差、賺過戶服務費、賺融資服務費的盈利模式,還有待考驗。最后,農地收益相對較低,融資渠道較窄,直接的資金提供有較高的門檻,也涉及復雜的審查,在互聯網平臺如何操作也需進一步驗證。
(來源:《南方日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