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福建永定家庭農場發展模式比鑒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王曉康 字號:【

  近年來,家庭農場作為繼種養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之后的又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迅猛,在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業增效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領頭雁”。筆者通過對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家庭農場發展模式分類并選擇部分典型進行調查,分析了今后培育發展路徑。

  外出農民工返鄉再創業型

  近年來,中央、省、市連續出臺扶持家庭農場政策,2014年農業部出臺《關于促進家庭農場發展的指導意見》,為發展家庭農場營造了良好氛圍。許多外出務工農民在城市發展越來越困難,在獲知了國家鼓勵發展家庭農場的扶持政策信息后,便抓住這個大好契機,利用熟悉家鄉山地資源優勢和務工積累資金,迅速注冊成立家庭農場,以家庭成員為主組織生產。據統計,這類家庭農場全區共有69家,占全區家庭農場總數的15%。如晨興家庭農場主、翔翔家庭農場主便是分別從廈門、東莞打工返鄉創業注冊成立家庭農場的。

  這類家庭農場特點是農場主大部分比較年輕,能吃苦,接受新事物比較快,文化程度相對比較高,政策法規、現代農業發展理念和電商業務均比較熟悉。但普遍缺乏規模種植經驗,且農業投資大、見效慢,這類家庭農場往往資金投入壓力比較大。因此在培育發展中:一要大力發揮農場主年輕、熟悉電腦的優勢,拓展營銷渠道,大力發展電子商務;二要加強農業技術服務,將青年農場主培訓納入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計劃,引導農場主引進新品種、新技術,使用新肥料、新農機,開展規模經營和標準化生產,增強農技支撐能力;三要引導銀農對接,加強與金融部門溝通協作,對取得省市區級家庭農場示范場給予授信額度,開展大型農用設施設備抵押、流轉土地經營權抵押、廠房抵押等新型信貸業務,著力解決家庭農場融資瓶頸。

  原資源型行業和工商資本轉行發展型

  近年來,在國際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背景下,特別是煤炭和石材料資源不景氣的情況下,許多煤炭和石材老板紛紛為工商資本尋找出路,驅動工商資本進入有發展潛力的農業領域,注冊成立家庭農場,成為家庭農場發展的新路徑,這類家庭農場全區共有139家,約占全區家庭農場總數的30%左右。如坎市鎮香香家庭農場主,原來從事礦山機械經銷,由于煤炭市場萎靡,及時瞄準新的行業,轉行從事家庭農場經營,依托碧水灣果蔬種植基地大力發展休閑娛樂、觀光餐飲業,一時間,成了名揚一方的家庭農場主。培豐鎮星星家庭農場和龍潭鎮玉紅家庭農場的農場主,原來分別從事煤炭挖掘和運輸,由于煤炭效益不好,2013年后轉行投資設施農業,取得較好成效。

  這類家庭農場特點是農場主資金比較雄厚,家庭農場起點高、規模大、基礎設施和生產設備齊全、聘用勞動力較多、帶動能力較強。但這類農場主對投資農業風險往往認識不足,有的對投資農作物品種不熟悉,或對當地氣候、土壤等農業資源了解不夠;有的盲目追求經營規模,固定資產投資過大,超出其經營能力,最后資產等生產要素不能得到合理利用,投資回報率不高。因此培育這類家庭農場:一要引導農場主圍繞當地主導產業和特色產品進行生產經營,并指導好適度規模經營,根據自有資金、農機裝備、專業技術、必備的倉儲設施及當地農村勞動力資源等生產要素規劃生產規模,不可脫離實際,盲目貪大,以免出現資金鏈斷裂和負擔過大的資金成本,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二要推進基層農技干部與家庭農場 “一對一”服務機制,依托農業信息網、“農民信箱”等系統,及時為農場主提供栽培技術、病蟲測報、農產品質量安全、電子商務、農業保險、氣象測報等服務,幫助家庭農場管控好農業技術和市場風險;三要引導其規范內部管理,參加示范場創建活動,發揮更大示范帶動作用。

  種養大戶延伸升級型

  農場主原本是種養大戶,他們捕捉農業政策信息的敏感度較高,注冊家庭農場的積極性也較高,正苦于不是市場主體,在市場競爭中沒有合適“名分”,當看到家庭農場適應了這一需求,就主動申請注冊,如景興家庭農場、山水泉家庭農場、波祥家庭農場等,這類家庭農場全區共有176家,約占全區家庭農場總數38%左右,這一類型占總數比重最大。

  這類家庭農場特點是農場主大部分是典型的土生土長農民,是當地的“土專家”和能人,對本鄉本土熟悉,對特定種養業有一技之長,但農場主觀念比較陳舊,創新意識不強,對如何發展壯大還缺乏切實可行的規劃目標,創建綠色安全食品意識不強,對電子商務認識不足,經營層次有待提升。培育壯大這類家庭農場:一要轉變農場主的經營理念,推廣諸如“循環經濟”、“生態農業”、“休閑農業”等新型農業生產模式,實現農業增效、農場增收;二要加強技能培訓,提升農場主的綜合素質,培養家庭農場主的產品意識、競爭意識和品牌意識,提高家庭農場主的生產技能和經營管理能力;三是強化服務,為家庭農場提供法律政策咨詢、流轉信息發布、流轉價格評估、合同簽訂指導和利益關系協調等服務,切實維護家庭農場的合法權益。

  農民合作社帶動型

  農場主原本就牽頭領辦或加入了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合作社的引導帶動下進行注冊登記,形成“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模式,這類家庭農場全區共有78家,約占全區家庭農場總數的17%左右。

  這類家庭農場特點是農場主參與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為合作社社員,接受合作社輻射帶動,促使農場主誠信經營,提高家庭農場產品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但這類家庭農場產品和經營形式比較單一。指導好這類型家庭農場:一要指導家庭農場充分利用好專業合作社各種資源,接受合作社技術培訓,共享合作社商標品牌和穩定的銷售渠道,在農民合作社發展壯大中發展家庭農場;二是健全與合作社發展的利益聯結機制,通過入股分紅、技術服務、二次返利等多種形式引導家庭農場積極參與抱團發展;三是推動農產品加工轉化增值,通過延伸產業鏈,或以生態種植園區為基礎,發展休閑度假、餐飲住宿為一體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讓農場主在實現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中分享產業增值的收益。

  (作者單位: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農業局經管站)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