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將對特色農業給予保費財政獎補
近日,河北省財政廳、河北保監局印發《關于開展特色農業保險保費財政獎補試點實施辦法的通知》。《通知》指出,自2016年7月1日起,河北省將對特色農業產業、特色農業產品開展保險保費財政獎補試點。《通知》明確,以設區市或縣(市、區)為單位開展對列入全國名優特色目錄的農業產品保險,省級財政按照一般不超過當地保險保費財政補貼總額的40%給予獎補。
山西試點職業農民精準培育
6月20日,山西省在忻州市岢嵐縣啟動了實施新型職業農民精準培育試點工作,確定3年內在8個區縣圍繞縣域農業主導產業實施精準培育試點,著力培育職業糧農、職業菜農、職業牧農、職業藥農、職業果農等專業型新型職業農民,實現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新型農業服務主體帶頭人培育全覆蓋。試點中,山西將建立職業農民數據庫,以戶為單位采集從事縣域主導產業的個人身份、教育培訓、生產經營規模、產業收入、家庭收入等信息,錄入職業農民精準培育數據庫,建檔立卡,實行信息化管理。對試點縣域主導產業從業人員實行從生產決策到產品營銷全程生產經營培訓;同時對培訓農民實行追蹤服務,給予財政、信貸、保險、信息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務。
2016年吉林省在17個縣實施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項目
近日,吉林省確定在17個縣(市、區)實施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項目,用于補助2016年新建的馬鈴薯儲藏窖、果蔬冷藏庫和熱風烘房等設施建設。該項目通過先建后補、部門指導、技術培訓等綜合措施,支持農戶和專業合作社建設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設施。項目堅持扶持主導產業,重點向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特別是向全國農產品加工合作社示范社傾斜。
湖北省要求積極發展多種形式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6月2日,湖北省召開全省農村經營管理工作會,會議要求積極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加快全省統一農村產權交易市場的建設,確保到2017年基本形成體系健全、功能完善、運行規范的農村產權流轉交易服務體系。會議提出,從今年開始,湖北省將調整完善農業“三項補貼”政策:將20%的農資綜合補貼存量資金、種糧大戶補貼和農業“三項補貼”增量部分,用于支持新型糧食經營主體適度規模經營;將80%的農資綜合補貼存量資金、種糧直補、良種補貼,用于耕地保護,補貼對象為擁有耕地承包權的種地農民和承包村組機動地、國有農場的種地農民。
廣東農村集體資產變更可以適用稅收優惠
《廣東省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條例》于2016年5月25日經廣東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將于2016年7月1日起施行。廣東省在條例上首創稅費優惠,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辦理非交易性的產權變更,可以適用稅收優惠。條例第十條規定,適用稅收優惠等政策的產權變更,總共有3種類型,集體資產登記主體由村民自治組織或其他組織變更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因行政區劃調整或者集體資產產權制度改革等情形引起的變更登記,以及因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合并、分立等情形引起的變更登記。
重慶全面推行農業“三項補貼”改革
6月15日,重慶市召開農業支持保護補貼政策培訓會,會議指出,今年重慶市將全面推行農業“三項補貼”改革,將農作物良種補貼、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合并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種糧大戶補貼標準為每畝230元,實行“區縣核準、市級備案”制,長年拋荒地、改變用途的耕地、質量達不到耕種條件的耕地等不納入補貼范圍。
今年青海省2.5億元財政資金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近日,按照《青海省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任務要求,青海省財政今年已安排下達農業綜合開發資金2.5億元,用于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從今年起,青海省將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支持力度,探索建立農發項目建設、使用、管護一體化的新機制,確保項目長期發揮效益。青海省今年還積極與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等金融機構開展試點,探索對國有農場、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及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實施的高標準農田建設的貼息和補助兩種支持方式,進一步撬動金融資本投入高標準農田建設。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