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要緊緊圍繞“新”字做文章,要有新理念、新思路,以此引領規劃、體制、機制創新。這種創新,不能隨心所欲,也不能照搬照抄,需要真正做到“順應規律、順應時代、順應民意”。
順應規律,可以事半功倍;違反規律,就會得不償失,甚至滿盤皆輸。新型城鎮化建設路徑選擇,貴在因地制宜。只有充分把握好城市化進程和新農村建設推進的節奏和力度,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一手抓城市化進程,一手抓新農村和城鎮建設,才是符合中國國情的新型城鎮化建設路徑。
順應時代,因時制宜很關鍵。新型城鎮化建設推進中,如何保護好過去的傳統,安排好今天,設計好明天,至關重要。保護好傳統,有益于我們了解、銘記歷史。今天的農業早已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靠天吃飯的生產模式,但農業的基礎地位將長期存在,建設新型的“三農”,依然是新型城鎮化的重要一環。安排好今天,是指新型城鎮化建設,需要用大智慧、大手筆,推進工業文明的升級和進步。建設更為高端、豐富、精致、智能、綠色的工業體系,同樣是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核心環節。設計好未來,是指新型城鎮化建設,需要以更長遠的眼光、更敏銳的嗅覺、更超前的理念,應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情況,勾畫好未來發展的新藍圖。
順應民意,歸根結底就是要為人民群眾謀福祉。新型城鎮化建設,不是為了政績和榮耀,而是為了使命和擔當。人民群眾對新型城鎮化的期待與訴求,主要集中在養老、醫療、教育、住房和就業等基礎民生問題上。需要針對不同人群,根據不同需求制定相應政策,切實加以解決。教育是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剛需”,新型城鎮化建設,當以教育優先,滿足人民群眾對高質量教育需求的渴望。以新型城鎮化建設為契機,推動青壯年的就業、創業,提供安居樂業的基礎條件。老年人口更關注養老和醫療問題,要探索出一條醫養融合的新路來,真正做到老有所養、老有所醫。
(來源:《人民日報》)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