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被確定為江蘇省16個整體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區之一,全區應確權村85個(含3個涉農社區),涉及1076個村民小組。截至2015年11月底,已經全面完成各村內外業技術處理,涉及承包農戶93212戶,占總農戶的93.08%,涉及耕地面積43.48萬畝,地塊14.9萬;已完成承包合同簽字確認的村有83個,涉及農戶91440戶, 占承包農戶的98%,農戶承包地面積28.21萬畝,實測面積32.24萬畝,增14.6%,農戶承包合同平均簽字率達96.3%,為全面推進頒證到戶奠定了堅實基礎。
嚴把四個關口
嚴把調查摸底關。鎮、村、組組織專門人員對農戶的承包關系、面積、四至邊界以及承包合同進行清查核實,登記在冊。結合現有的農戶依法變更的有關合同、申請和審核材料,以及涉及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設立、變更和滅失的會議記錄、決議和表決結果等資料,土地承包登記簿、經營權證書以及農戶實際耕種情況,核實農戶現有實際承包地,工作人員逐項填寫農戶摸底調查表,并負責錄入數據庫。
嚴把公示審核關。將地塊分布圖和調查信息公示表制作完成后,交由村(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組進行審核。審核無誤后在村、組顯要位置集中公示7天,對公示過程中發包方和承包方提出的異議,調查員應配合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組及時進行核實、修正,并再次進行公示。公示無異議后由農戶在公示圖上簽字確認。
嚴把矛盾調處關。在登記過程中堅持按照“執行政策、尊重歷史、兼顧現實、民主協商、逐級調處”原則積極化解土地矛盾,做好補充完善工作,保證登記工作不出現大的波動。同時還提出了經營權登記“八變更”、“九暫緩”、“十明白”,有力指導各地登記工作的穩妥有序展開。對當前全區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中涉及到非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跨村民小組進行家庭承包、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作為規模大戶進行家庭承包等兩類問題進行了專題研究,出臺了解決的四種途徑。
嚴把督導檢查關。區委、區政府分管領導不定期帶隊對各鎮(街道)確權登記頒證工作落實情況進行專項督查,反復強調要堅持把抓矛盾化解作為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重點,嚴把質量關,堅持“時間服從質量、速度服從質量、數量服從質量”的理念。
強化五項措施
按規操作嚴格審核。按照確權登記工作的操作規程,細化序時進度表,量化指標促落實,明確完成時限和責任人。同時嚴格組織外業勾圖和內業數據審核,采取組預審、村初審、鎮終審的方式,嚴格把好圖、表審核關。
嚴格實行預驗收制度。區組織驗收小組開展預驗收工作,預驗收時嚴格實行“五個一票否決”,即農戶合同真實簽字率達不到90%以上、發包方沒有經民主議定通過的確權辦法、存在未經權利人委托代簽字現象、承包地實測面積精準度達不到要求的、確權資料進檔不規范的。
開展階段性“回頭看”。在每個工作時段結束后,都要組織一次回頭看工作,重點按驗收要求實行“五看”。一看程序的規范性、二看資料的完整性,三看簽字的真實性,四看要素的齊全性,五看確權工作的合規性。
加快土地承包信息系統建設。滿足各級數據庫之間的互聯互通和更新,實現土地承包合同、經營權證書頒發、土地流轉管理、承包經營糾紛仲裁等日常管理需要,實現數據成果的各級共享。
強化成果整理。調查成果整理包括文字、圖件、簿冊和數據的規范化整理,重點是確權方案或意見、民主通過的確權辦法、相關確權會議記錄、相關工作圖片、糾紛調解記錄、確權公示圖片、確權依據的原始資料等。按照相關要求,完善檔案信息資料,建立健全檔案管理、應用制度。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人民政府)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