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浙江省確定經濟薄弱村有213個,這些村主要分布在山區或半山區,當地工業經濟基礎薄弱,村集體沒有穩定性收入來源,主要靠上級財政補助來維持村級組織運轉。為了穩定增加經濟薄弱村收入,2012年以來,省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補助經濟薄弱村發展物業經濟。這兩年來,相關實施項目也取得了一定效益,下面筆者以平陽縣為例就薄弱村發展物業經濟淺談幾點個人體會。
把握原則是前提
村物業經濟項目能不能發展起來,給經濟薄弱村帶來穩定的收入,筆者認為應把握好以下四個原則:一是要確保資產能保值增值。選擇項目時首先確保項目風險可控,不可單方面追求項目的高回報,而忽視投入資金風險。故發展較為成熟有穩定收益的項目為首選,如山門鎮7個村聯合在異地購置3間商鋪,雖然剛啟動項目回報率僅有5%左右,但隨著商圈成熟,回報率逐年回升,投入資產的保值、增值基本預期目標就可以穩步實現。二是能結合自身特色優勢資源的村優先發展。如蕭江鎮垟心村充分利用當地塑編產業集中、用地指標緊張、廠房倉庫需求量大及村莊靠近工業區、交通便利等特點,將該村占地300多平方米的舊米廠拆除后,建設一個占地24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720平方米(三層)鋼混結構的倉庫,項目沒有用地、規劃等困擾,相比新建項目單征地與工程填方款還可減少30萬-40萬元投入,大大節省了投入成本又發揮了效益。三是村集體不直接參與經營。從歷年村集體實施發展農業產業來看,實施的項目不是無法盈利就是投資回報率甚低,財政資金發揮不了應有作用,還帶來村級債務增加。究其原因,村干部更多地承擔村集體公共事務、公益事業管理,不善也不便參與村集體項目經營。因此2014年順溪鎮5個薄弱村水電站股權購買方案商討時,平陽縣就提出村集體“入股但不控股、保底分紅不參與經營”的理念。四是自籌資金來源不明不立項。按照省資金管理辦法要求,每個建設村至少要投入16萬元。往往各村申請項目時自籌資金來源不明確,建設項目時盲目舉債。因此平陽縣對項目建設資金成本、村集體債務是否增加作為項目立項的重要參考,對沒有存量資金的空殼村,能明確項目捐贈或贊助資金來源的作為優先考慮對象。
聯合發展是關鍵
筆者對多年來的村級物業扶貧項目、經濟薄弱村的物業建設項目進行了跟蹤、分析、評估,認為多村聯建整合資金、資源,采用統一購置、統一租賃、統一收益分配模式,組團式經營物業是整合優勢資源、發展好物業經濟項目的關鍵,主要體現在:一是資金籌集。按照要求,每個村至少要投入16萬元,而這些村本身又沒有經濟來源,致使項目無法實施。而多村聯建的項目投資額較大,容易引起工商資本的興趣,能夠通過以入股的方式引入工商資本籌集到大額資金,而且多村與工商資本組建新的公司后,以土地或廠房作為抵押,也較容易從銀行貸到大筆資金。如平陽縣騰蛟鎮的“標準廠房建設”項目總投資額不少于1400萬元,5個村入股資金400萬元,村集體的缺口80萬元資金多家銀行有授信意愿。二是政府扶持。一個項目如果沒有得到當地政府的支持,沒有土地指標,一切還是空談。單個村由于標的分散,項目投資額小,拿地機會就會小很多。多村聯建的項目則不同,由于引入工商資本,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大,鎮(鄉)政府會根據本鎮(鄉)的產業發展規劃設計安排土地指標,幫助招商引資。騰蛟鎮的“標準廠房建設”項目所需的22畝土地,鎮政府通過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給予解決土地指標,而且按成本價25萬元/畝進行安置,不賺取任何差價。土地的溢價部分,作為村集體的部分入股資本與招商引資的重要談判籌碼。此外,鎮政府專門成立了“標準廠房建設”項目領導小組,大力協助督促項目順利實施。三是尋找項目。多村聯建找項目相對容易,經濟薄弱村大多處在偏遠的山區,無資產、資源可以盤活經營,即使重新修建物業,也難于出租,所以異地興建項目成為了首選,單個村靠省、縣財政補助的資金進行異地興建項目又往往資金太少,找不到合適的項目;而多村聯建則由于其資金集聚優勢、投資規模較大,鎮(鄉)統一安排對外招商引資,選擇項目的余地較大,如山門鎮6個村原申報的“大型來料加工點”立項未通過后,通過鎮里協調較為順利地變更為“購置商鋪”項目。四是項目運營。多村聯建的項目運營較為規范。由于工商資本介入,必然會帶來其先進的管理方法與經驗,還有成熟的客戶資源與渠道,能對市場走向較準確的把握與判斷,項目運營會較規范,也容易成功。騰蛟鎮“標準廠房建設” 項目,5個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與投資者為股東組建新的有限公司,5個村占三分之一的股權。公司章程里對股東投資額、收益分紅等方面都有著非常具體明確的規定。申請立項、土地招拍掛、招商引資、收益分紅等全部由新成立的公司來運營操作,5個村作為股東不直接參與公司的運作,收益按照股權進行分配。這種以村股份經濟合作社作為投資主體,參與組建公司,也符合村集體公司化改革的方向。五是項目效益。在規模效益上,多個村聯建有著較大優勢。如多村興建的項目往往規模較大、建造標準高,消防、排污等設施齊全,興辦的物業較容易集聚人氣,將上下游相關的小企業容易整合在一起,形成市場,整個物業由公司來運營操作,管理更加科學,投入產出比明顯較高,騰蛟鎮當地標準廠房比小廠房每平米租金至少要高出15%以上。騰蛟鎮“標準廠房建設項目”第一期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據保守估算,每平方米每年租金100元,年收益可達150萬元,除去管理成本每個村約可得凈收益8萬元。
程序到位是保障
平陽縣村級物業建設項目主要履行程序有:一是項目申報。預申報的村在項目實施前,須召開村民(股東)代表大會對整個項目的實施方案進行討論,明確項目的實現途徑、工程預算、資金來源及今后要達到的預期目標。多村聯建項目,在鄉鎮政府主持下召開各村村“兩委”班子聯席會議進行商議,再提交各村村民(股東)代表大會討論通過。二是項目審核。鄉鎮政府對建設項目進行初審后上報,由縣組成的專家組對上報項目進行實地勘查、審核篩選,主要從申報對象、用地規劃、項目風控、資金來源、預期效益等進行可行性評比打分,擇優列入項目庫。三是項目公示。對擬補項目在縣農業信息網、《新平陽》報上進行公示;擬享受補助的村列出詳細的工程預算、計劃表、表決結果在村務公開欄公示,公示期內無異議的,正式聯合形文上報。四是項目管理。鄉鎮政府對項目建設進行日常指導,實施村定期向鄉鎮政府、農業主管部門上報工程進度,組織、農業、財政聯同鄉鎮政府對工程實施情況進行不定期勘查。五是項目驗收。由縣農業局審計站牽頭,邀請相關業務科室組成聯合驗收小組進行檢查驗收,并對項目實施后的收入情況進行監測評估,并將驗收結果由業務主管科室上報給分管領導,會同財政局起草文件下達項目資金。項目資金一律實行“審、管、驗”三分離。
(作者單位:浙江省平陽縣農業局農經站)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