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農業產業化集群發展的固始畫卷
時間: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中國農村網 作者:李春艷 陳 娜 朱顯峰 字號:【

  金秋十月,濃郁的丹桂芬芳彌散在固始的山間田野。海拔1000多米的九華山生態茶園里一片靜謐安然,千畝茶林錯落有致,綠意蔥蘢,隱約可見幾只山雞信步其中。茶園的主人——河南九華山茶葉有限公司董事長舒學昌說,這連綿起伏的茶林除了自家的,還分屬四家合作社,每年新茶采摘后,公司就按協議價收購合作社的茶葉,經過公司的精細加工后包裝上市,銷往全國各地。這種“龍頭企業+合作社”的發展模式只是固始推進農業產業化集群發展的一個代表。

  2012年,河南省針對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的新形勢,提出用工業理念發展農業,做出了發展農業產業化集群的部署,要求省轄各地選擇一些基礎條件好、比較優勢強、發展潛力大的農產品生產區,通過建設規?;?、標準化、專業化和集約化原料生產基地,壯大龍頭企業、培育知名品牌、完善農產品批發市場等措施,著力打造一批“全鏈條、全循環、高質量、高效益”的農業產業化集群。

  正是在這一政策的鼓舞引領下,固始縣為做大做強本地的優勢產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鋪開了農業產業化集群建設的畫卷。

  應勢而動,育強三大產業集群

  固始縣地處河南省的東南隅、豫皖兩省交界處,南依大別山,北臨淮河,素有“北國江南,江南北國”之稱。得益于獨特的氣候條件及優越的經濟區位,千百年來,孕育了豐富的農業產業資源。優質米、雙低油菜、固始雞、固始白鵝、豫南黑豬、食用菌、茶葉、蔬菜、水產、紫云英等產業化經營已成規模,為推進農業產業化集群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012年,固始縣立足本地產業發展實際,編制了《固始縣農業產業化集群發展規劃(2012-2020年)》,明確未來將重點培育十個農業產業化集群:優質稻米產業化集群、豫南黑豬產業化集群、茶葉產業化集群、竹木產業化集群、固始雞產業化集群、菜籽油產業化集群、柳編產業化集群、固始鵝產業化集群、食用菌產業化集群、水產品產業化集群等。

  謀定十大產業集群發展藍圖后,固始縣開始著手產業集群具體籌建工作。產業集群的培育壯大,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固始縣農經站站長齊云龍介紹說,縣委、縣政府專門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政委、縣長任指揮長的固始縣發展農業產業化集群指揮部,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農業局,從組織上保障集群建設工作的有力推進。

  與此同時,固始縣先后出臺一系列文件,對集群內種植、養殖基地、保險、項目、基礎設施建設、加工企業用地、用水、用電、科技創新、貸款、農技服務等方面都給予一定支持:縣財政首批拿出1700萬元用于固始縣現代糧油產業科技園建設、優質水稻種植基地建設和糧食倉儲設施完善等;對建立標準化養殖場年出欄豫南黑豬1200頭以上的,縣政府給予20萬元的獎勵;對連片種植優質糧食作物或經濟作物面積在3000畝以上并且實行訂單生產、單產高于全縣平均水平的生產基地,分別給予獎勵……

  歷經4年的努力,固始縣本著成熟一個、培育一個的發展理念,相繼培育建成了固始豫申米業產業化集群、固始三高豫南黑豬產業化集群和固始九華山茶葉產業化集群。三個集群均被認定為河南省農業產業化集群,其中,固始豫申米業產業化集群被認定為河南省示范性農業產業化集群。

  如今,固始產業集群的集聚效應已經開始顯現:固始豫申米業產業化集群形成種植—稻谷加工—大米、稻殼、米皮精加工—稻米油、白酒—物流—銷售等較為完整產業鏈。銷售收入達31.8億元;固始三高豫南黑豬產業化集群已初步建成了集良種繁育、安全養殖、屠宰加工和物流配送、連鎖經營與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條,年銷售收入36.4億元;固始縣九華山茶葉產業化集群年銷售收入達到21億元。

  龍頭舞動,力促農業轉型升級

  農業產業化集群的培育和發展,有賴于農業龍頭企業的帶動和支撐。齊云龍說:“固始縣已建成的三個產業集群都是以優質龍頭企業為依托,并以核心企業名稱冠名的。”

  作為固始九華山茶葉產業化集群的核心企業,河南省九華山茶葉有限公司經過四十年的苦心經營,已成長為集茶園種植管理、茶葉生產加工、茶產品批發銷售、茶文化旅游建設等為一體的綜合性、旅游觀光型茶葉生產企業。公司自有基地茶園面積2.2萬畝,合作茶園面積近10萬畝。

  為了更好地保障茶葉加工原料的供應及品質,改變當地一家一戶的小作坊茶葉加工標準不統一、質量參差不齊的現狀,2009年,公司董事長舒學昌決定由公司領辦合作社。為了激發農民入社的熱情,他承諾,先期3年成立合作社的全部成本由公司承擔。“包括土地流轉費、土地整理及茶樹栽種等費用,我都全包,不這樣干,農民哪能放心跟你干?”舒學昌說,待第4年茶樹長成后,將土地折成股份,由公司持股51%,合作社其他成員持股49%,合作社每年的收益除去必要的公積公益金提取外,剩余的按股份進行分紅。

  采用此種模式,7年間,公司共創辦“友茗”、“佳茗”、 “五嶺”、 “楊山”4個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涵蓋周邊4個鄉的7個村,成員4000多人。“合作社別的事務我不插手,但是茶樹的種植管理必須按照公司的統一標準來,而且要定期來公司報賬。”為此,舒學昌專門指定一名合作社總負責人,管理4個合作社的生產、培訓、財務管理等事務。

  2011年,一直在創業道路上打拼的任學義把目光瞄準了生豬養殖行業,并成立了河南省牧富畜業有限公司。2014年公司被認定為河南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公司是固始三高豫南黑豬產業集群中養殖規模最大的一個產業集群基地,現有生產能力達3萬頭的豫南黑豬養殖場1座,建成標準化豬舍18棟,并配套建設了污水處理和沼氣項目。年繁育豫南黑豬純母豬300多頭,年出欄生豬2萬余頭,帶動觀堂、楊集、李店和往流等周邊鄉鎮3000多農戶養殖生豬。2015年5月,公司與北京順鑫農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豫南黑豬正式打入了首都市場。

  坐落于大別山腹地、著名僑鄉——固始工業園的開漳圣王酒業有限公司始建于1998 年,集白酒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2012年被認定為河南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作為固始豫申米業產業化集群中相關聯加工企業之一,依托全縣 17 個規模較大的合作社和 4000 多個種糧大戶為優質水稻種植基地,形成白酒—物流—銷售等較為完整產業鏈。公司執行董事張明友介紹說,公司充分利用了糧食作物的副產品,所生產的“開漳圣王”酒采用的即是基地出產的稻殼和大米。

  “生產規模擴大了,品牌形象也樹立了,農業經濟效益自然就提高了。” 固始縣農業局局長吳冬青說,固始縣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催生了一大批的“農”字號品牌。 如今,固始雞、固始雞笨蛋、固始鵝、豫南黑豬、順興大米、申源米糠油等品牌已經在北上廣等很多地區深入人心,“九華山”信陽毛尖、“固始雞”還被評為首批河南特產食品。

  產業引領,助力農民致富脫貧

  在祖師廟鄉劉樓村,九華山茶葉有限公司流轉了約500畝土地,涉及農戶100多戶,村民易成鳳算了筆賬:他家的四畝多地流轉后,友茗茶葉種植合作社一年給2000多斤水稻,接近3000塊錢,茶園鋤耕管理,一畝地260塊錢,4畝地1000多元,再加上采茶工資,全家一年的收入近萬元。

  在劉樓村,很多人和易成鳳一樣,由農民變成茶產業工人。據該村村支書介紹,原本是望天收的土地,有些還長期拋荒,加入合作社后,社員除了能拿到土地流轉費,還能拿到管理茶園、采茶收入。三項加起來每年近150萬元,戶均年收入1萬元以上。更重要的是,土地流轉后,外出務工創業沒有后顧之憂了。

  見微知著。4年的運行發展,固始縣農業產業化集群在帶農增收致富道路上越走越遠。據統計,近年來,固始豫申米業產業集群吸納農民就業 1萬多人次,帶動農戶8萬多戶,戶均增收1100元;固始三高豫南黑豬產業集群發展農民合作社100余家,帶動場戶6142戶,安置勞動力就業達1萬余人,實現養殖效益7000萬元。

  采訪中,記者留意到舒學昌剛領到的一塊新牌子——“產業扶貧明星示范基地”。這是固始縣扶貧辦近年推動產業扶貧的結果。

  固始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縣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各類企業立足自身優勢,采取多種形式,積極開展產業扶貧,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發揮了重要作用。

  今年3月,固始三高米業產業集群的核心企業——河南三高農牧股份有限公司與沙河鋪鄉達成了合作,采取合作寄養模式,幫助該鄉堰套村80戶貧困戶實現脫貧致富。“我們保證寄養的固始雞每只增收1元,寄養的豫南黑豬每頭增收500元,讓每個貧困戶年均增收3000元不成問題。” 三高農牧公司董事長李孝法說。

  與貧困戶建立穩定的幫扶關系,助力貧困群眾脫貧的企業在固始縣還有很多。任學義說,五年來河南省牧富畜業有限公司不斷吸納周邊的群眾到企業就業,還幫扶了企業所在地觀堂鄉2711名貧困人口實現精準脫貧,公司采取生豬合作寄養和入股分紅模式,連續兩年保障每年貧困人口收入不低于2800元。

  張明友的開漳圣王酒業公司也承擔了100戶貧困戶的扶貧幫扶任務,當被問及是否有壓力時,張明友坦言:“壓力肯定是有的,但是這是不容推卸的責任,帶農致富本身就是我們這些農業龍頭企業發展的應有之義。”

  在經濟新常態下,農業產業化集群發展承載了固始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速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跨越、城鄉統籌發展的內涵,現有的成就,讓固始今后的發展目標更加明確:“十三五”期間,繼續把培育10個農業產業化集群作為基礎工程,圍繞發揮產業化集群在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中的集中、集聚、集約作用,加速形成大基地、大品牌、大市場,促進提速發展。

  (通訊員單位:河南省固始縣農業局)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