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湖南省郴州市高度重視家庭農場發展。到2016年5月底,全市家庭農場的總數已達5000多家,其中到工商部門登記的有1819家,經營土地面積達16.3萬畝,從業人員2.85萬人。在發展過程中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和發展難點。
家庭農場有五新
結構新。據統計,全市1819個家庭農場主中,退伍軍人占30.89%;返鄉農民工占22.9%;大中專畢業的占14.7%;企業老板占10.1%;農村經濟能人(含村干部)占11.8%;其他172人。從這些家庭農場主的身份來看,與傳統農民相比,有一定經濟實力,有較扎實的知識基礎,見過世面,有新氣象。以年齡來分,“80后”、“90后”占62%,新型農民引領的家庭農場不斷涌現。
觀念新。一是愿意嘗試新的品種。二是愿意按照標準化規程進行生產。三是善于對農產品進行分級、加工、包裝。四是電商等新的銷售方式普遍被采用。五是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強。
目的新。與傳統農業生產經營解決溫飽相比,家庭農場生產目的一是將農業作為職業來經營。二是將農業作為產業來經營。通過發展產業來達到發家致富的目的。三是以提高土地產出率為目的。
規模新。一是敢投入。家庭農場投資多的達到了3400多萬元,少的也在40萬元以上。二是有規模。
組織新。一是大都牽頭成立了農民合作社或者加入合作社。二是積極參與組建聯合社。
家庭農場有七難
土地流轉難。家庭農場要建立、發展,首先是要解決土地流轉問題。一是簽訂土地流轉合同難。由于土地分散到各家各戶,簽訂合同要找各家各戶,十分困難。據調查,家庭農場簽完合同平均時間都在5個月以上。二是連片流轉難。由于土地分到各家各戶,有些農戶寧愿土地拋荒,就是不流轉。筆者曾經到一農戶家調查,他說原因很簡單,村支書上世紀90年代在做計生工作時作風粗暴,凡是他要做的事情,該農戶均反對。三是合同履行難。有些家庭農場主訴苦說,在沒有收益之前,農戶不會提需求。有收益后,農戶會找各種理由來找你,流轉合同履行困難。
基礎設施建設難。一是基礎設施投資大。由于一些地方水利工程年久失修,配套設施差,家庭農場主為了方便耕作,均要對機耕道、水渠等基礎設施進行投資,支出較大。二是基礎設施建設協調難。由于土地在家家戶戶,要修建機耕道、水渠、小丘改大丘等要改變原來土地形態時,農戶會要求追加補償,達不到要求就阻工。三是補貼申請難。國家對農業基礎設施是有支持,但是由于家庭農場對政策不熟悉,或者規模不夠、規劃不符等原因,很難獲得補貼。
用工難。一是找不到。農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特別是在農忙時節需要勞動力較多,但是由于農村常住人口中勞動力少,往往在農忙時節找不到勞動力。如清明節前茶葉品質高,可時間就幾天,茶葉不采下來,品質就降了。工資開到200元/天,還是有些農場主找不到人而造成損失。二是管理難。一些農戶以土地被租用為由,強行要求務工。在務工過程又出工不出力,農場主無可奈何。
資金難。一是投入大。農業投資大,回收期長,生產過程中流動資金需求多。據了解,種植一畝油茶投產要8年,8年間每畝投資需4000元。養殖一頭牛要兩年,需要投資1.2萬元(不含牛舍)。種一畝水果投產要3年,需投入5000元,投產后每年需要農藥化肥、農業投工等2000元以上。家庭農場主種植50畝水果,投資在25萬元以上,流動資金需要10萬元以上。二是貸款難。由于缺乏有效抵押物,家庭農場貸款很難。
設施農業用地難。一是農產品、農資倉庫建設難,二是農業機械存放倉庫建設難,三是晾曬場地建設難。據調查,一些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生產過程中存在申請設施農業用地困難、辦理手續復雜等問題,如農機因無法取得存放場所用地,只能露天存放;一些家庭農場開辦了果場,無管理用地等。這些新型經營主體有些因申請困難,發展受阻;有些就先斬后奏,用地管理混亂。
產品銷售難。一是糧食賣難。近年來,一些糧儲企業在收購過程中壓級壓價現象時有發生。二是無農產品銷售平臺。農產品銷售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信息不對稱。買的找不到賣的,賣的找不到買的。農產品多了賣不出,農場增產不增收現象十分普遍。
保險難。一是險種少。當前除水稻、烤煙、生豬外,大部分農產品生產還沒有保險。二是理賠難。
家庭農場有四盼
盼政策。一是盼財政支持。期盼財政對其基礎設施建設、農機購買、農業保險、設施農業建設經費予以適當的補貼。二是盼國土支持。期盼國土部門在審批農業設施用地時手續能夠簡便。三是盼政府相關部門及時反擊有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謠言。如前段時間有謠言講“無籽葡萄是打了避孕藥”,使葡萄銷量大幅下降,農民損失巨大,有苦難言。四是盼電力支持。建議家庭農場用電比照農業生產用電電價,并簡化審批手續。
盼土地。一是盼土地流轉順利。二是盼法律支撐。當前家庭農場與農戶發生土地流轉糾紛時,基層往往以穩定為由,不支持農場主的合法權益。
盼金融保險。一是盼金融機構貸款支持。二是盼農業保險支持。建議擴大保險品種,簡化理賠手續。
盼信息支撐。一是盼政府建立農民數據庫,方便農場招收工人。二是盼政府建立農技實時指導平臺。莊稼病蟲害防治能通過信息化手段及時找到專家,對癥下藥。三是盼建立銷售信息平臺。指導農民生產,引導農民銷售,方便供需見面。
幾點建議
將支持家庭農場的發展與糧食安全、菜籃子工程相結合。糧食安全、菜籃子工程需要規模農業來支撐。據統計,全市種糧型家庭農場有866個,經營面積達1.8萬畝;蔬菜家庭農場有152個,經營面積達0.82萬畝。家庭農場種植的糧食和蔬菜全部商品化,將為保障糧食安全和菜籃子工程作出重大貢獻。
將支持家庭農場的發展與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相結合。一些農戶規模小,違法成本低,鋌而走險,農產品質量安全時有問題。但從家庭農場主的調查來看,客觀上由于他們規模大,投資大,違法成本高,不敢有非分之想。主觀上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較強。今年7月份,市農委舉辦農產品質量安全培訓班,參訓十分踴躍。
將支持家庭農場與精準扶貧、增加農民收入相結合。一是增加貧困農民的工資性收入,增加就業,穩定脫貧。如臨武縣油茶種植農場主郭勇,現長期聘用的農業工人達85人,其工資平時為2000元/月,農忙時達到3000元/月以上,有60多戶貧困戶長期在農場務工,實現了脫貧。近6年來,其發放的工資達1305萬元,農戶收入大幅度增加。二是增加貧困農民土地租金等財產性收入。臨武縣油茶種植農場主郭勇,6年來支付土地租金達580萬元,農民山地租金戶平達到8000多元/畝。
(作者單位:湖南省郴州市農經站)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