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山東省文登市峰西社區集體經濟薄弱、矛盾糾紛不斷、治安問題較多,曾是文登村居建設的“老大難”。三年來,在社區“兩委”班子的帶領下,環境日新月異,社區穩定和諧,發展勢頭強勁,峰西一舉摘掉了落后帽子,一躍成為文登先進村居。2014年4月,峰西社區被中國鎮域經濟發展高峰論壇組委會授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模范村”榮譽稱號。
短短三年時間,峰西社區為何出現如此大的變化?在村居建設中又有哪些好的經驗和做法呢?近日,記者對峰西社區進行了深入采訪,一探究竟。
改革創新,催生發展活力
2011年12月,高樹華當選峰西社區“當家人”。面對班子職數不足、集體負債較大、企業缺乏活力……這樣一個爛攤子,剛當選的“兩委”班子面臨的挑戰與難度可想而知。
“兩委”班子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是摸家底。“集體賬上不僅沒錢,還欠了不少外債;社區大大小小七八家企業,有的連件像樣的設備都沒有。”社區黨支部委員畢可寧回憶道。
唯有深化改革、創新管理、凝聚人心,才能催生社區活力,推動經濟發展。社區“兩委”班子達成共識,并制定了“科學發展、促進和諧、團結拼搏、振興峰西”的發展規劃。“兩委”班子成員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跑門路、找關系、請能人,以期盡快沖出發展困局。
點子有了,門路清了,擺在“兩委”班子面前最大的難題是沒有資金。高樹華、畢務剛等班子成員率先垂范,每人拿出50萬元帶頭籌集資金,黨員干部、企業負責人積極響應,不到一周時間就籌措資金500萬元。這筆資金,為峰西的發展注入了活力。
緊接著,社區“兩委”對社區辦的第一建筑公司、鋁合金廠、白鐵廠、機械基礎公司、風機廠、外墻保溫廠等企業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完善規章制度,強化企業管理,優化人員組合,深挖發展潛力,提升企業效益。實行企業責任承包制,設置利潤風險保證金,要求承包人先繳納10萬元資金作為利潤風險保證金,一旦不能完成任務,就用這筆資金頂替企業利潤,增強擔當意識,實行按勞分配,徹底打破“干好干壞一個樣”的局面。
第一建筑公司、鋁合金廠等企業和物業服務公司、警務室、衛生室3個公共管理部門還被推上“擂臺”,社區明確規定他們各自的目標任務、完成時限等,使人人肩上有擔子、個個頭上有指標,充分調動起方方面面的積極性,形成你追我趕的競爭氛圍。
一系列新舉措有效激發了居辦企業干部職工的干事創業熱情,他們為了爭取客戶、完成任務,常常到處奔波、加班加點。物業服務公司向管理要效益,向服務要質量,年節省經費20多萬元,徹底改變了虧損局面。居辦各企業之間 “比、學、趕、幫、超”,干部職工群情振奮,人心思上,為振興峰西不遺余力。
壯大經濟,增強發展實力
立足守城優勢,峰西社區以建筑業為突破口,廣攬人才,拓寬市場,帶動其他產業實現再創業再升級再振興。
2012年,第一建筑有限公司承建了特殊教育學校教學樓工程。工程剛剛竣工,便榮獲了省級“安康杯”、省級優良工程和省級安全文明工地三項大獎。沉寂多年的“峰西”再次走進人們的視野。
社區“兩委”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將原有三個建筑隊擴編為四個建筑隊。隨著“峰西”招牌日漸響亮,不少開發商慕名前來合作。2013年,第一建筑有限公司承建了外貿住宅樓及大溪谷、隆昌花園部分工程,并承接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文登管理部辦公樓裝修工程,實現產值數千萬元。
在工程多、人員少的情況下,峰西社區“兩委”班子成員科學調度,靠前指揮,攻堅克難。“施工期間,高樹華每天早晨6點就來到工地查看,公司相關負責人更是全程參與項目建設,全力保證工程質量,解決施工難題,每天都是最后一名職工下班才離開。”社區居委會委員、第一建筑有限公司經理畢務剛說。
俗話說: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干部。“兩委”干部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廣大職工看在眼里,記在心上。他們起早貪黑,不叫苦不喊累,特別是在建設隆昌花園工程時,創下四天建一層樓的“峰西奇跡”,2萬多平方米的工程3個月便完成主體施工,并被評為區級安全文明工地。外貿住宅樓工程還被評為區級優良工程。
2014年,第一建筑有限公司又承接了大五里·百匯城4.2萬平方米的建設工程,這樣大的工程在峰西建筑史上尚屬首次。為確保工程順利完成,社區“兩委”多方籌措資金,嚴格按照高標準、高質量的要求進行施工,為創省優工地打下堅實基礎。如今,所承擔的大五里·百匯城工程已接近尾聲。不管是工程質量還是施工速度都得到項目方高度贊許。該工地和工程分別被評為省安全文明工地和省“安康杯”優良工程。2014年7月,區城鄉建設系統專門組織200多名建筑行業的法人代表到現場觀摩學習,得到了與會人員高度評價。
放眼峰西社區各項目建設現場、企業生產車間,處處是爭時間、搶進度的繁忙景象,他們為完成全年目標而戰,為建設幸福社區而戰,為再鑄峰西輝煌而戰。如今,峰西社區經濟綜合實力大幅躍升,位居2014年上半年村居奮進榜第6名。
心系民生,凝聚發展合力
只要不出差,高樹華上午總會待在辦公室里,梳理近期工作,接待來訪群眾。只要能當場敲定的問題就馬上答復,不能答復的就明確解決時限,絕不讓居民多跑一步冤枉路。
2012年8月,社區居民劉國學拿到了屬于自己的新樓房鑰匙,在外躲遷6年的他終于圓了安居夢。2006年參加文峰花園舊村改造的93戶居民,由于歷史原因還差24套住房,一直沒能回遷。“兩委”班子沒有推諉,而是直面問題,想方設法籌資1400多萬元購置了24套安置房,分配到躲遷戶手中。
“心里裝著群眾的干部,我們打心底信服!”采訪中,劉國學說。
永安街建于上世紀80年代,是城區繁華路段之一。由于路面破損、占道經營等因素導致通行質量下降,且存有諸多安全隱患。2013年,峰西籌資200多萬元,對永安街進行徹底整治,僅一個多月時間,路面硬化、彩磚鋪設、路邊石安裝等工程全部完工,并在文峰小學大門外安裝了減速帶。
“永安街改造極大地改善了營商環境,深受商戶和居民們的歡迎,很多商戶主動拆除私搭亂建商亭,積極配合改造。”超市經營者邵宗浩深有感觸地說,環境變了,客流多了,人氣更旺了。
同時,峰西社區“兩委”不斷加大民生投入,加快幸福社區建設步伐?;I資50多萬元,建起了高標準的警務室電子監控網絡,維護社區平安穩定;投資50多萬元,對7棟存在安全隱患的樓外墻進行整治;投資40多萬元,改建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為老年人晚年生活增添歡樂。遇有老年人過生日,送去生日蛋糕和祝福,養老金也年年提標;逢年過節,向老年人和年滿56周歲的婦女發放福利;如有生病住院和家庭困難的居民,則組織走訪慰問。社區衛生室還免收診療費,免費為居民測量血壓、血糖,極大方便了居民。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峰西永泰街舊村改造工程就是一例。該工程從2014年11月30日召開拆遷動員會到最后一戶居民簽約完畢,僅用了4天時間,目前房屋拆除工作基本結束。
“三年來,社區‘兩委’干部心里想著群眾,工作為了群眾,我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這次拆遷方案又考慮得非常細致,處處體現居民利益,聽他們的準沒錯。”拆遷戶岳春升道破拆遷“秘訣”。
“天地交,而后能成化育之功;上下交,而后能成和同之治。”干部與群眾的心貼得越來越近了,服務群眾的舞臺也越來越大了。峰西,正朝向文明、幸福、和諧、發展的新社區闊步邁進。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