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件件訴求皆民生”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周 嶸 字號:【

  第一次聯系到鄧寅章時,已是晚上八點多,但辦公室電話卻很快接通了。當記者表明采訪意圖后,話筒里傳來一聲濃厚的川音,“要得!”鄧寅章很爽朗地答應了,并沒有通常人接到陌生電話時隱隱的戒備,反而卻有一絲疑惑,“我有什么好采訪的?”采訪過程中,這個身材瘦小、頭發摻白、長相普通但雙眼炯炯有神的四川漢子不斷向記者重復:“我沒有什么突出事跡,只是做了分內的工作。”然而其他人卻不這么看,在同事眼中,鄧寅章從無到有建立仲裁體系,已是當地解決農村糾紛的一桿大旗;在農民眼中,“鄧法官”斷農村的案子很有一套,495個村的村支書全都熟悉他。

  “農民太苦,盡力為農民做一點事”

  鄧寅章孩童時,父親是森林工業局的工人,常年在外,鄧寅章跟著母親和三個妹妹在家務農,看多了鄉鄰間為了承包地起糾紛。上世紀80年代的農村,這種糾紛只能靠村、鄉解決,他動情地說:“那時的鄉鎮干部霸道得很,要請吃請喝才給辦事,農民要是沒有關系,糾紛拖很長時間也解決不了,農民太不容易了。當上國家干部后,我就想盡力為農民做一點事,大事辦不了,就做一點為農民免費解決鄰里糾紛的小事吧。”

  鄧寅章不是沒有委屈。2008年,赤城鎮農民周時芬不服裁決,百般撒潑,先是砸了鄧寅章辦公室,又住在辦公室不走。鄧寅章也很惱火,同時也理解這位婦女的苦衷,全家就靠種辣椒獲得收入,他把爭議地塊裁給別人,鎮郊土地本就緊張,急切之間這位當事人去哪里承包另一塊地?怕是全家的生計都要斷了。他沒有繼續生氣,而是重新走訪村里、鎮里,與各方講政策、談情理,他告訴鎮里:“法律、政策是一定要堅持的,裁決結果不會變,但不能因為堅持公平、公正就逼得另一戶人家走投無路吧?這不是我們做土地承包仲裁工作的初衷。糾紛要解決,農民的生計也要保證!”鎮里出面為周時芬重新流轉了一塊土地,她的難處解決了,卻沒有向鄧寅章表示謝意,同事們都替鄧寅章感到不平,他卻安慰道:“不怪農民,他們與政府打交道害怕了。本來就是我分內的工作,問題解決了就好。”

  “當好農經干部,做好每一件事”

  “萬事開頭難。”鄧寅章回想起2005年5月蓬溪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仲裁委員會成立伊始,感慨地說,“說實話,非常迷茫,土地承包糾紛大都是歷史積存問題,難上加難,怎么開展工作一點頭緒都沒有。只能拿出農經干部的看家本事,做好每一件事,從一點一滴慢慢積累經驗。”

  2005年7月,農興鄉五家埝村6組村民杜志聯稱本組村民尹才文侵犯其二輪土地承包經營權,向縣仲裁委提交仲裁申請。鄧寅章仔細翻看了申請人杜志聯提交的資料,對案件進行分析,也咨詢了很多農經干部、專家,仍然難以得出最后的結論。

  總不能撂挑子。鄧寅章下定決心,把這個案件作為農村土地承包仲裁的突破口。為了弄清楚事實,鄧寅章連續兩周深入離縣城90公里的農興鄉五家埝村6組,在鄉鎮、村組、村民、當事人之間展開調查,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形成長達1.3萬字的調查材料,終于弄清楚了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8月7日,鄧寅章把流動仲裁庭設在五家埝村村委會辦公地,經過5小時的審理,依法作出了仲裁裁決,當事人雙方當場表示服從裁決結果。

  “現場勘驗調查是關鍵。”鄧寅章介紹說,有了調查,才有發言權;不了解事實,就難以作出準確的仲裁。在以后的仲裁中,鄧寅章總是尊重“事實”和“細節”兩個重點,調處了大量土地糾紛案件。

  “要做老百姓的熟人”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說起鄧寅章,紅江鎮部營村村民甘美業翹起了大拇指。“真正為老百姓辦實事的干部!”甘美業說,“多虧了‘鄧法官’,我全家外出務工,自己的0.64畝承包地被本組村民甘從兵建房占用,拖了4年的糾紛終于得到了解決。我一個普通農民,沒有任何關系,在土地仲裁中得到了最公正的對待,不但重新獲得了土地承包權,而且還得到了12000元賠償。”

  “要做好群眾工作,就要做老百姓的熟人。”這是鄧寅章經常說的話。在下東鄉長青村3組村民郭英平與本組村民陳安幫、郭英炳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案件實地調查中,鄧寅章剛下村時,雙方各執一詞,知情人吞吞吐吐,干脆避而不見。鄧寅章發現,群眾對干部懷有戒心,怕牽連自己。于是,鄧寅章先和當事人及知情人聊家常、攀親戚,逐漸和他們熱絡起來。在不知不覺中,他們慢慢說出了真相。仲裁工作人員再結合調查情況,作出嚴謹的分析,然后找當事人核對情況,事情也就一清二楚了。最后,雙方當事人都滿意,還和鄧寅章交上了朋友。

  蓬溪縣農業局副局長陳剛告訴記者,鄧寅章兒子有出息,兩口子生活較富足,他平時上班都著正裝,但下鄉實地調查時,總是穿一身兒子從部隊寄回的舊軍裝,同事都覺得很別扭,說想和農民打成一片也不用特意穿舊衣服吧。鄧寅章有自己的解釋:“穿著舊軍裝聊天,群眾會淡忘我的縣里干部身份,說話也就少了顧及。”

  群眾滿意是最好的檢驗標準。全縣495個行政村的支書都有鄧寅章的聯系方式,遇到村里起糾紛了,都先給“鄧法官”打個電話咨詢一下。下東鄉長青村支書陳楊華這樣說:“問一下鄧主任,我們心里踏實!”

  “就讓我把仲裁工作做到退休”

  十年如一日。從2005年至今,鄧寅章開展土地承包仲裁工作已整整十個年頭,因為工作勞累和長年泡在農村,現年52歲的鄧寅章患上了疲勞性肝損傷病,頭發也花白了不少,臉色也有些發黑。“這樣更好,接地氣嘛!”鄧寅章開玩笑地說。

  同事都勸他多休息,局領導考慮給他換輕松的工作。但鄧寅章是出了名的“鄧不怕”。一是不怕辛勞,不怕病痛;二是敢說正義話,正確的仲裁就不怕別人說閑話。他知道,仲裁工作涉及當事人的正當利益,不能有偏差,必須要他親自站出來,敢于說話、說真話、說正義話。

  “仲裁工作需要更多的人才。”鄧寅章告訴記者,原本打算今年就把仲裁的主要工作交給手下的工作人員去辦,自己站在幕后,做好培訓。但他何嘗又不知道,真正當老百姓的難題擺在他面前,他又怎么能夠放得下。

  “就讓我把仲裁工作做到退休。”晚上10點,記者在鄧寅章辦公室聽到在外工作的兒子催他快回家休息的電話,匆匆說了兩句就掛了。“手里頭已經接到6個糾紛仲裁申請。再加一會班,把明天的調查提綱擬好。年關來了,村民盼望盡快給他們解決問題。”鄧寅章看了看窗外,路燈燈光明亮靜謐,但明顯他的心里裝著事情,并不平靜。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