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看】在長江巴陽峽北岸,一片黛色房屋錯落分布在美麗的長江生態屏障之中,這就是重慶市云陽縣巴陽鎮陽坪村。
近年來,陽坪村大力推行網格化管理,成立“小馬工作室”,將全村劃分為10個獨立網格,每個網格安排10名網格員,分別負責社情民意收集、環境衛生監督、矛盾糾紛調解等工作,構建起“村—小馬工作室—網格—村組—村民”的五級網絡組織體系。
今年6月,正值夏日酷暑,網格員熊冬云等5人在夜間巡邏時發現一位老人昏迷,立即將其送醫。同時,第一時間通過村務管理系統將消息告知全村。不出半小時,病人家屬就趕赴醫院。依托網格治理,陽坪村將一些直接與村民聯系的工作分解到每個網格,以網格為單位開展村民服務和日常管理,降低了治理成本,改變了村兩委工作人員“上有千條線、底下一根針”的工作困境。
【專家說】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院鄉村治理研究室主任譚秋成:
農村治理有效意味著以最高效的方式為農村居民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務,維持公平正義,保持農村社會穩定。治理有效需要進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堅持民主選舉村委會主要成員,完善村民議事會和監事會制度,讓農村居民有表達對公共服務需求偏好的渠道,能對村民委員會進行有效監督,降低公共服務供給的成本;治理有效需要處理好村民自治與上級政府的關系。行政村只是整個社會治理中的一個小的單元,必須執行國家意志,貫徹國家的方針政策,上級政府通過轉移支付交辦的道路、水利、教育、醫療等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提供等工作,一定要完成好。當然,上級政府也需要了解村民的真正需求,平等對待每個村和村民,將適合村民自己管理的事務下放到鄉鎮和村一級,擴大村民自治內容,同時接受村民和社會監督。堅持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是理順村與上級政府關系的制度保證。
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和社會轉型,農村社區從封閉走向開放。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振興鄉村的關鍵是利用好農村的勞動力、土地、資本等生產要素。因此,可以預見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將出現農村和城市之間、不同農村社區之間要素相互流動,如部分農村居民進城,部分城市居民、資本、知識和技能下鄉。當前農村社區治理最要緊的任務之一是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將土地等集體資產的產權界定清楚,保護現在農村居民的利益;任務之二是完善村民自治制度,讓新加入農村社區的居民參與決策、管理和監督,保護這部分新型農村居民的權益。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