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贛鄱大地深化農村改革的“一號工程”
時間: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中國農村網 作者:本刊記者 徐剛 鄒承東 字號:【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在江西省黎川縣,一片片金黃的稻田讓秋天的田野呈現出一派豐收的景象。在這洋溢著收獲喜悅的季節,從江西省委、省政府傳來全省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宣告基本完成的喜訊,讓全省干部群眾喜上眉梢。

  江西省是農業大省,同時也是多項土地改革的發源地,正是在這片紅土地上,曾經醞釀出了《井岡山土地法》和《興國土地法》,吹響了土地革命的號角。在深化改革的新時期,江西各級干部群眾也不甘落后,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作為深化農業農村改革的“一號工程”,全力以赴抓突進,到今年9月初基本完成有關工作,并向中央遞交了基本完成此項工作的報告。

  近日,記者踏上這片正掀起改革勁潮的熱土,探訪“定成員、準登記、確實地、賦真權、頒鐵證”的生動畫面,感受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為江西農業農村帶來的巨大變化。

  一場影響干部群眾的思想革新

  2014年4月,隨著全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推進會的召開,一場涉及江西11個市、100個縣、1506個鄉(鎮)、16871個行政村、705萬戶農戶、3480萬農民群眾的改革,正式拉開了序幕。江西省委書記鹿心社指出,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關乎每位農民切身利益,也涉及今后土地流轉,一定要充分尊重農民意愿,以農民滿意為標準,把這項工作認真規范扎扎實實開展好。

  江西省農業廳黨委書記陳日武表示,開展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一要摸清基本省情,摸準搞清實際承包面積與二調面積的準確差值,核實耕地面積,為宏觀決策提供準確依據;二要夯實農村產權制度基礎,為建立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農村產權制度提供基礎支撐;三要暢通農民財產性收入渠道,為農民通過入股、抵押、擔保和流轉等形式,增加財產性收入暢通渠道。

  “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不僅是技術工作,也是政策工作,更是群眾工作。”主抓承包地確權工作的江西省農業廳副廳長唐安來體悟很深,“在工作開展中,我們發現一些困難和不利因素,怎么把不利因素轉換成有利因素,怎樣以較少的人力物力取得更好的效果,就需要在工作中去摸索實踐。”

  據介紹,江西在調研和試點工作中,發現有三方面困難:一是江西地形主要是以山地、丘陵為主,在這樣的自然條件下,推動涉及范圍如此廣的確權工作,對江西各級干部來說是巨大的考驗;二是由于土地問題關系到農民群眾的核心利益,部分基層干部擔心推動承包地確權會引起矛盾糾紛,把工作難度估計得過高,態度消極;三是農民群眾接受難,一些農民群眾由于對政策不了解,并不太支持承包地確權工作的開展。

  “要克服困難,還是要通過試點,解剖麻雀,解放思想,發動廣大干部群眾做好做實確權工作”,唐安來告訴記者。

  南城縣作為全省首批試點縣之一,2014年選擇在徐家鎮先行先試。“說實話,剛開始在我們這試點的時候,大家的確覺得困難很多、壓力很大,怕搞確權激化矛盾”,徐家鎮黨委書記熊枝星說,“后來隨著工作推進,發現這項工作對農村發展越來越有意義,不僅化解了很多隱藏的矛盾,也有利于農民外出打工、放大土地價值”。

  “土地確權相當于搞了一場思想革命。”南城縣副縣長盧碧蘭認為。據介紹,剛開始南城在確地和確股之間還爭論了一段時間,一些人認為確股省事,可以減輕矛盾,但經過摸底調研,發現90%以上的老百姓都不同意確股,后來南城順應群眾要求,確定了以確權確地為主的試點方案,得到了農民歡迎。

  事實上,一些群眾起初對土地確權工作也存有模糊認識。有的老百姓認為確不確權那塊地都是他在種,沒有必要費這么多精力搞;有的實測面積多的還不敢要,擔心以后還要多繳費。南昌縣塔城鄉塔城村農民萬九明就是其中一位:“這地我一直在種,就這么大的面積,突然就說多出來了,我有點擔心,怕添加負擔,但要是少了,補貼也會少。”

  針對干部群眾中存在的思想認識問題,江西把政策引領和宣傳培訓放在重要位置來抓。各地通過“七個一”,即每個村設立一個宣傳長廊,每個村民小組設立一個理事會,設立一個工作情況公示欄,給每個村民小組發一本《政策解讀》、一本工作手冊,向每戶農戶印發一封公開信,向外出務工人員發送一條短信,確保政策家喻戶曉;累計舉辦培訓班8000余期,培訓工作人員80余萬人次。

  “到了現在,有的農民形象地說確權頒證就像是給他們的土地發了‘身份證’,沒有“身份證”哪都不敢去,還有的農民說是‘結婚證’,形成了契約關系,這說明老百姓的覺悟在不斷提升,說明我們的改革方向是正確的,工作思路是有效的。”唐安來表示。

  一項上下齊心聯動的系統工作

  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法律有要求、中央有部署、群眾有期待。如何把政策精神和群眾需求統一起來并落實到位,江西對此予以高度重視,作了周密安排和緊密推進。

  據江西省農業廳農經處處長劉國昕介紹,2014年以來,江西專門成立了農業和農村體制改革專項小組,明確由省委專職副書記領銜推進確權工作,市縣鄉也都成立了黨政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省委省政府先后召開7次會議研究承包地確權工作,從2015年起還將此項工作列入市縣綜合考核,構建了“五級書記抓確權,四套班子齊上陣,十萬干部下村組,千萬農戶共參與”的工作格局。

  作為最基層的支部書記,南昌縣塔城鄉塔城村支部書記萬來保感觸最深。據他回憶,2014年開始搞試點時,村干部組織群眾代表先畫了一個全村土地的草圖,等招標公司來了,和他們的圖一對照,節省了很多工作量。“先畫草圖,再填調查表,公示一遍,技術公司進場結合航拍圖和實測,再公示一遍,反復這么做,就是為了保證確權質量。不這么做不行,土地涉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哪一戶的土地有誤差,農民馬上就會找你反映。”萬來保如是說。

  江西是勞務輸出大省,如何讓外出務工人員知曉政策、簽字確認,是確權工作中遇到的普遍問題。據萬來保介紹,村里搞確權的時候,都是利用外出打工者春節回家過年的時候,村干部挨家挨戶上門找老百姓簽字。而南城縣則是通過電話委托的方式進行,“縣里農業局專門制作了一張表,各村都是由村小組長、理事會成員挨個打給外出打工的人,誰打的、幾個人在場、打給誰、委托誰、什么時候來簽字確認等,都要記載在表上”,南城縣徐家鎮經管站站長陳長林告訴記者。

  承包糾紛和疑難問題對確權工作而言難以回避。對此,江西在制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若干問題解答》基礎上,注重依靠基層干部和農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因地制宜處理。

  據南昌縣農業局經管站站長樊小平介紹,去年年底,三江鎮徐羅村有一蘇姓農民在電視臺行風熱線反映少給他家確了0.45畝地,他就領著鎮村干部和該村民溝通,重新安排測繪公司用GPS衛星定位儀測量了一次,跟剛開始航拍圖解的結果相差無幾,在做好解釋工作后,村民心服口服。另外,三江鎮山下村一村民反映家里有4口人,但只有1個人的田,樊小平也是和鎮村干部一起,主動找到該村民,講解法律政策,闡述發展出路,一番推心置腹后,該村民也心平氣和地接受了確權結果。“群眾的訴求可以理解,我們在堅持法律政策的基礎上,關鍵是要耐心細心做好溝通解釋”,有著二十多年經管工作經驗的樊小平認為。

  南昌市農業局經管站站長魏新林也提到,要依靠村組干部和村民代表,發動群眾智慧。據他回憶,地處城郊的青山湖區有一塊40多畝的荒地,涉及60多戶人家,但由于農民多年沒有耕種,大多數人都說不清自己家的地具體位置在哪,給確權造成了很大的障礙,后來工作人員和村民一起想辦法,最終確定了按照當初的承包面積來重新確定每戶在這一塊地中的比例,再進行確權,將這個難題解決了。

  對于民間頻繁要地調地的現象,江西一些地方也進行了創新應對。撫州市農業局副局長熊瑞進介紹,金溪縣陳坊積鄉探索“調利不調田”辦法,老百姓之間通過土地租金的方式進行調整,不再進行土地頻繁調整,確保了耕種的穩定性;南城縣徐家鎮賀家村、嚴家村一些村民在農村稅費改革前遷走戶口、現在要求遷回來要地,當地結合實際,準許他們繳納一定額度的集體義務補償金后重新參與確權,避免了矛盾擴大。

  “我們一直堅持上下聯動,把政策要求和群眾需求結合起來,把統一規定與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在堅持黨政主導的同時,明確確權主體以農民為中心,登記頒證以村組為中心,依靠群眾智慧和力量來搞確權工作”,江西省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站站長鄭遠祿表示。

  正是因為較好發動了各級干部群眾,江西農村承包地確權工作得以平穩順利推進。目前,所有村民小組都完成了調查摸底、公示和調繪勘測,承包合同簽訂率、登記簿建立率、數據錄入到數據庫的比例、檔案建立率分別為98%、97.3%、98.2%、93.7%;全省頒證面積3691萬畝,比二輪承包耕地面積多出了518畝,增加16.3%。

  一個農業農村發展的奠基工程

  “我們農民靠種田過日子,一直把土地看得很重,田交給別人去種,誰知道別人怎么種。現在土地有了‘身份證’,我們就像吃了顆‘定心丸’,心里踏實多了。”江西信豐縣西牛鎮石頭塘村村民許全發樸實的話語里,濃縮了土地確權給農民帶來的實在好處。

  來自南城縣徐家鎮下弓村的種糧大戶程小平則道出了新型經營主體的心聲:“土地確權給發了證,村里出去打工的就更加放心把地租給我,期限也比之前長很多,這樣我也敢在地上做長遠打算。”下弓村黨支部書記劉年福告訴記者,像程小平這樣的種糧大戶,村里有好幾家,土地確權后,村里上規模的田都建了機耕道,變成了高標準農田,“這要在以前,各顧各家,不會讓你動田壟,更不要提建機耕道了,想都不敢想。”

  而在徐家鎮排頭村,村里通過利用確權時機,引導農民通過互換并地的方式,把外出打工、愿意流轉土地的農戶的田集中連片。“這樣不僅好轉出去,價格還高,原來每畝流轉費只有260元,現在到了400元”,排頭村村主任鄭建壽介紹說。

  “小戶放心務工、大戶安心種田”正成為江西各地農村的生動寫照。據介紹,各地牢牢牽住農地確權登記頒證這個“牛鼻子”,統籌推進農村土地流轉、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建設等工作,特別是2016年以來,江西各地把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與承包地確權面積掛鉤,有效放大了確權成果。全省農村土地流轉率由確權前的28.6%提高到39.7%,且流轉行為更加規范、期限更長、價格更高;全省目前有農民合作社5.99萬家,家庭農場3.02萬家,分別比確權前增加2.3萬家、1.12萬家。

  如何緩解農村抵押物不足和貸款難題,是各地深化農村改革的一大焦點問題,也是各地農民對確權成果應用的共同期待。2016年起,江西選擇安義縣、銅鼓縣、金溪縣等10個縣(市)開始探索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

  “不需要找人擔保,只要憑著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就可以輕松貸款,實實在在緩解了我們的資金困難。”江西金溪縣巨豐果業負責人蔣丹萍介紹說,承包地確權后,公司以流轉的218畝土地的經營權為抵押,向銀行貸了200萬元。銅鼓縣帶溪鄉西村村大學生返鄉創業青年劉明豐深有同感,他流轉耕地50畝,建立蔬菜大棚30個,種植四季豆、辣椒、茄子等有機農產品,因資金周轉困難急需貸款,通過經營權抵押,取得了一筆10萬元的貸款,“真沒想到貸款手續簡單、速度快,真是解了燃眉之急”。

  據統計,江西省10個試點縣已累計發放經營權抵押貸款2.98億元。

  “全面深化農村改革,要找準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牛鼻子和主要矛盾,把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做好了,農村改革‘四梁八柱’才能立起來,這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好事”,江西省農業廳副廳長唐安來表示。

  隨著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的基本完成,江西又在農村集體產權制度、農業經營制度、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等方面積極探索創新,農業農村改革發展的壯麗篇章正徐徐展開。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