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農經體系建設之柳河實踐
時間: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編者按:農村經營管理體系是貫徹落實黨的農村基本方針政策的重要力量,是農經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保障。在當前農村改革不斷深化的新形勢下,強化農經體系建設至關重要。如何適應改革的需要,建立健全農經機構,鞏固完善農經機制?本期專題特選編一組稿件,集中介紹一些地方的經驗和做法,以供參考。

  近年來,吉林省柳河縣農經部門立足于做好新形勢下的農經工作,以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為切入點,以各級黨委政府和農民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為突破口,農經體系建設取得長足發(fā)展。

  抓隊伍建設,建立健全農經機構支撐體系

  一是農經機構和管理體系得到加強。1997年,縣農經總站由股級建制提升為副科級建制,更名為農村經濟管理局,隸屬于農業(yè)局。2002年變更為獨立二級局。2003年末由二級局提升為一級局建制,納入縣政府組成部門序列,2006年初,為適應免征農業(yè)稅綜合配套措施改革,農經局重新歸屬農業(yè)局,內設機構增加到7個。2016年8月,農經局機關參照公務員管理。鄉(xiāng)鎮(zhèn)農經機構按鄉(xiāng)鎮(zhèn)設置由撤鄉(xiāng)并鎮(zhèn)前22個合并為15個,鄉(xiāng)鎮(zhèn)農村經濟管理站更名為鄉(xiāng)鎮(zhèn)農村經濟管理服務中心。將原下放到鄉(xiāng)鎮(zhèn)政府的8個鄉(xiāng)鎮(zhèn)農經站全部收歸到農經局,實行縣鄉(xiāng)雙重管理,以農經局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作為農經局的派出機構履行公益職能。人、財、物、事由農經局直接領導,是財政全額撥款的事業(yè)單位。

  二是在人員編制和隊伍建設上不斷壯大。經過“三定”和農村綜合改革擴編后,全縣農經系統(tǒng)現在編制 95人,在編人員67人,其中局機關17人,鄉(xiāng)鎮(zhèn)農經中心50人。近幾年,為進一步充實農經人員,通過公開招聘、“三支一扶大學生”等方式聘用農經人員 9 人,農經隊伍建設得到加強。

  三是在人員經費上得到保障。農經局及鄉(xiāng)鎮(zhèn)農經中心是縣財政全額撥款的事業(yè)單位,人員經費由縣財政全額撥付。

  抓項目建設,建立健全農經裝備保障體系

  一是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糾紛仲裁試點項目建設。雖然柳河縣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工作較早,但一直沒有固定的場所,直到2004年列為國家試點縣后,經各方努力,于2005年爭取項目資金20萬元,實施了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改擴建仲裁庭72平方米,檔案室56平方米,購置電腦、打印機等辦公設備36臺套,購置辦公交通工具1輛,購置攝像機等勘測取證設備2部,統(tǒng)一購置了仲裁桌椅和徽章,改善了仲裁工作條件,提高了辦公效率。

  二是開展統(tǒng)籌推進城鎮(zhèn)化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項目建設。2011年,柳河被吉林省發(fā)改委、省農委等15個部門確定為統(tǒng)籌推進吉林特色城鎮(zhèn)化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試點縣 ,依托農經機構和村級組織組建了農村土地流轉服務機構,形成了縣、鄉(xiāng)、村三級土地流轉服務體系。爭取項目資金40萬,建立縣、鄉(xiāng)農村土地流轉服務中心16個。村級服務站219個,在15個鄉(xiāng)鎮(zhèn)政府辦公大廳和“三資”服務大廳內設置了土地流轉服務窗口,從程序、手續(xù)、糾紛調解仲裁等方面強化了政府對土地流轉工作的指導、服務、管理和規(guī)范。

  三是開展農村土地適度規(guī)模經營服務體系項目建設。2015年,柳河縣開展了農村土地適度規(guī)模經營服務體系項目建設,爭取項目資金98萬元,購置數據處理電腦18臺、數碼復合機15臺、服務器及網絡服務平臺設備 1 臺套、電子大屏幕150平方米、觸摸屏15臺、檔案存儲柜30個、制作服務制度和流程揭示板210塊。

  抓履職盡責,建立健全農經工作推進體系

  一是開創(chuàng)農村土地承包糾紛仲裁工作的先河。柳河縣2004年被農業(yè)部確定為全國農村土地承包糾紛調解仲裁首批試點縣。2010年1月1日,《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頒布實施后,柳河縣農村土地承包合同仲裁委員會變更為柳河縣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從2010年至今,全縣受理仲裁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141件,維護了農民的合法權益和農村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

  二是探索農村審計監(jiān)察新機制。與紀檢、檢察、公安等部門密切配合,積極探索審計監(jiān)察聯(lián)合辦案新機制,2010年以來,審計查處農村違法違紀案件 60件,有力地打擊了農村經濟犯罪,保護了集體財產的安全與完整。

  三是開展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建立“三資”管理平臺,實現了縣、鄉(xiāng)、村三級監(jiān)管,有效杜絕了農村集體資產、資源發(fā)包的暗箱操作,使“三資”管理工作步入規(guī)范化、制度化的軌道。成立農村集體產權交易中心,搭建一個交易品種齊全、組織架構清晰、管理制度嚴格、交易模式規(guī)范、交易風險可控的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臺。

  四是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 柳河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總體分4年進行。經過共同努力,全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工作進展順利,取得階段性成果。目前,全縣219個行政村的1777個村民小組已全部完成入戶調查和外業(yè)實測工作,全縣國土“二調”面積183萬畝,實測面積148萬畝,實測地塊50多萬塊,實測農戶67236戶。

  (本文由吉林省柳河縣農經局供稿)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