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張維俊: 市場風浪難改種糧決心
時間: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中國農村網 作者:張志昌 字號:【

  張維俊,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葦子溝街道辦事處興隆溝村六社的一個農民,經營的土地雖不算最多,卻是當地十里八村響當當的農民致富帶頭人。2008年,他創辦的葦子溝鎮沃野種植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九臺區最早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之一。因為合作社經營有方、帶動作用大,2013年沃野種植合作社被評為省級優秀示范社,2014年又被評選為國家級示范社。

  然而好景不長,正當他打算向更高目標發展的時候,2015年吉林省發生了幾十年難遇的大旱,產量不足正常年景的一成,有的地方絕收。他自己經營的6公頃土地,玉米產量只有一萬多斤,種一年地不但沒剩著錢,反而賠2萬多元。其他成員也都不同程度賠本。

  天災造成他事業的挫折,也促成他萌生新的想法。2016年,他流轉土地17公頃,再加上自己的6公頃土地,共經營23公頃土地,創辦了匯豐種植業家庭農場,經營的土地全部種植玉米。他大膽經營、又遇上好年景,當年玉米產量達53萬斤。就在他沉浸在豐收喜悅的時候,玉米的價格卻令他大失所望,53萬斤玉米只賣了28萬元,去掉種子、化肥、農藥、租金和雇工等費用18.4萬元,純收入不到10萬元,如果再去掉拖拉機等固定資產折舊和貸款利息,純收益只有7萬元左右,7萬元的純收益對經營那么多土地、忙乎一年的張維俊來說實在太少。

  連續2年的低產低收考驗著他,但他沒有心灰意冷。2017年他租了31.7公頃土地,再加上自己的6公頃土地,共經營土地37.7公頃。今年他總結前兩年經驗教訓,琢磨調整種植結構了,然而種植玉米是行家,玉米又非常適合當地的氣候和土壤,別的作物他還摸不著路,只能試探種植。因為當地的大豆專項補貼還沒下來,大豆又是個喜水作物,雨水不足,就沒有產量,所以對種植大豆仍不抱信心,只有遵循市場規律,選擇當地的稀罕作物,試探種植黑小麥0.5公頃、高粱0.5公頃、早稻0.5公頃,先看看今年的產量和價格,如果可以的話明年再擴大面積。在調整種植結構的同時,他還開拓思路,調整產業結構,從種植農作物向加工業轉行,再分別上一臺碾米和面粉加工機器,因為當地還沒有碾米和面粉加工設備,靠此項目開拓一條加工業發展之路。

  (作者: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農經站)

  ?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