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三個家庭農場的收入賬與新盤算
時間: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中國農村網 作者:韓志國 唐風耀 姜美麗 字號:【

  春節剛過,一場突如其來的中雪降臨山東半島,為多年缺雨少雪的即墨大地披上了銀裝。“瑞雪兆豐年啊!”青島聚裕農機合作社理事長、即墨市靈山鎮圣地家庭農場負責人于兵初欣喜說道,“看來,今年農民有希望了,老天不能讓我們這些種糧大戶再繼續賠錢了吧!”

  一、近幾年的經營狀況

  2008年4月,于兵初聯合鄰村幾個農機手,注冊成立了青島聚裕農機專業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初期,主要為附近農戶提供代耕、代播、代收等農機服務,按作業面積收取服務費。之后,合作社開始為農戶提供托管服務,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農民歡迎。到2016年底,合作社累計托管土地12260畝,托管范圍延伸到鄰近4個鄉鎮、16個村莊,涉及3202個農戶。實行土地托管后,每畝為農戶節省機械作業費40元左右。

  眼見經營形勢越來越好,于兵初于2013年5月注冊成立了即墨市靈山鎮圣地家庭農場,陸續從本村農戶手中流轉土地,到2014年達到了872.5畝,流轉費每畝每年800元,分夏秋兩次結付。2014年,圣地家庭農場的小麥畝產800斤,玉米畝產1100斤,扣除各項費用,純收入577595元,平均每畝收入662元。

  天有不測風云,2015年,一場持續兩個多月的春旱,使農場小麥畝產僅有480斤,比2014年減產40%。于兵初及時與農戶協商,適當調低了土地流轉費——由每畝800元調整為500元。2016年,干旱程度比2015年持續時間更長,造成的危害更大——小麥畝產240斤,玉米絕產,圣地家庭農場全年虧損80多萬元。三年綜合計算:總播種面積5235畝(其中小麥、玉米各2617.5畝),糧食總產量3376575斤,實現總銷售收入3570008元,生產費用總計3423690元,累計經營收益總額146318元,按照播種面積計算,平均每畝收益27.95元。

  另外兩個種糧大戶近三年的經營收益狀況基本也差不多:

  沃潤家庭農場:位于大信鎮南孫唐莊村,經營土地960畝,近三年每年播種小麥850畝、玉米780畝。2014年收益總額102100元,按播種面積計算,平均每畝收益62.64元;2015年收益總額為-28550元,畝均虧損17.52元;2016年收益總額1600元,畝均收益0.98元。三年累計經營收益75150元,平均每畝15.36元。

  沽河家庭農場:位于移風店鎮七級西南村,經營土地536畝,每年播收小麥、玉米各536畝。2014年收益總額24300元,按照播種面積計算,每畝平均收益22.67元;2015年收益總額為-22868元,畝均虧損21.33元;2016年收益總額為64232元,畝均收益59.92元。三年累計經營收益65664元,平均每畝20.41元。

  二、2017年種植調整計劃

  由于近年來連續發生季節性干旱,導致糧食減產甚至個別季節絕產,加上糧食收購價格不穩定,嚴重挫傷了種糧農民的積極性。三個家庭農場都表示要調整縮減種糧面積,改種經濟作物。

  圣地家庭農場:一方面準備將土地流轉面積壓縮到300畝以內,另一方面,計劃拿出100畝用來種植大田蔬菜和經濟作物,其余200畝繼續種植小麥和玉米。

  沃潤家庭農場:也計劃適當調整種植結構——種植680畝小麥(2016年播種時已經有所考慮),夏玉米減至500畝,種植經濟作物140畝,種植雜糧80畝,土豆80畝。

  沽河家庭農場:夏收之后,一是要將現有的經營面積流轉出300畝左右給當地的菜農;二是要縮減部分玉米種植面積,改種100畝左右的蔬菜等經濟作物。

  三、期盼亟須解決的問題

  加大財政扶持力度。希望今后能繼續加大對新型經營主體的扶持力度,尤其針對發展速度較快、發展前景較好的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給予優先考慮,最好能夠連續扶持兩到三年以上。

  穩定糧食收購價格。建議國家出臺穩定的糧食保底收購價格,或者是出臺針對糧食種植規模經營主體的專項補貼政策,保障糧食種植規模經營主體的收益不低于社會平均收益水平。

  解決設施用地問題。合作社、家庭農場的設施用地嚴重不足,大部分農業機械路邊存放,風吹日曬,不僅縮短了機械使用壽命,而且還存在交通安全隱患。另外,糧食的晾曬、儲存等都亟須建設用地,迫切需要國家出臺政策幫助解決。

  落實金融扶持政策。希望相關金融機構能落實中央政策要求,針對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多設計一些實用對口的金融產品。

  (作者單位:山東省即墨市農村經管中心)

  ?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