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城歸” : 農村發展新動能
時間: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中國農村網 作者:本刊記者 付姓 字號:【

  最近網絡上流行一句話“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健全農村“雙創”促進機制,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鼓勵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科技人員到農村施展才華。那么應如何鼓勵和支持返鄉人員創業創新,“兩會”代表委員紛紛發言,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建議。

  “雙創”“城歸”等新力量為農村改革注入新動能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江門市市長鄧偉根認為,現在,農民不再是一種身份,而是一種職業。城市人也可以下鄉做農民,原來傳統的農民也可以不再做農民。鄧偉根舉例說,江門的全國人大代表黃海燕就是新型職業農民的代表。

  江門恩平市的女大學生黃海燕放棄省城待遇較好的高薪工作,回鄉扎根做“農民”,創建了藍天苗圃場。目前藍海公司已經帶動了500多戶農民開展各種蔬菜種植,創造年產值3000萬元。

  鄧偉根表示,過去農民只管種養,前期所需的種子、育苗、土壤改造,等等,這些問題都需要更多的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知識,都有賴于像黃海燕這類新型職業農民去探索,唯如此,現代農業才能真正發展起來。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委員李登海也認為,作為返鄉大學生或城市白領等群體,他們有知識、懂技術、懂營銷,視野開闊,具有一定的市場認知能力,獲取信息快。“能夠在農村發現新的機會,在沒路的地方開辟出路來,打造出新的農業形態,如觀光農業等,推動農村發展,帶動農民致富。”李登海說。

  新型的“農民”回到農村除了能夠推動農業發展,全國政協委員厲以寧認為,它還解決了社會問題。“在城里創業的年輕人,他們回到農村,對農村實體經濟振興起到了作用。這看似是個經濟問題,其實也解決了社會問題。”厲以寧說,我國農村“三留守”人群數量各在4000萬以上,現在兒子、女兒從城里回來了,許多問題也迎刃而解了。

  新力量的發展需要良好環境

  “吸引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尤其是吸引年輕人回鄉,關鍵還是要靠產業帶動,積極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滕州市張汪鎮大宗村黨總支書記如是說。

  在他看來,“城歸”等群體回鄉創業的畢竟還是少數,給他們提供合適的工作崗位,才能長久地留住年輕人。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昌邑市奎聚街道楊家洼村黨支部書記劉國田認為,在“城歸”就業創業方面,除了三產融合,發展生態農業也是一個必然趨勢。不少“城歸”都瞄準了現代農業、生態農業,推動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然而“城歸”現象只是剛開始顯現,而且在創業的過程中也面臨著資金、技術等方面的問題。如何扶持他們發展,各位代表委員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農民工返鄉創業多是小微企業,大商大資并不多,創業還是很艱辛的。”全國政協委員、民進甘肅省主委尚勛武建議,從政府管理的角度,要在制度設計上提供更多便利,細化土地、金融等政策措施,比如村集體建設用地如何開發、廠房設施怎樣貸款抵押,這些都是當務之急。

  全國政協委員、人社部原副部長楊志明的觀點與尚勛武不謀而合,他建議:“可以將國家扶持小微企業、農副產品就地加工、革命老區旅游開發、精準扶貧等優惠政策進行集成,集中釋放形成磁場效應;對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用地作出統籌安排,可以依托現有各類園區,盤活閑置廠房等存量資源。”

  正如一些代表委員提出的,要想充分釋放“城歸”潛在的各種紅利,還需要進一步為“城歸”營造良好創業環境。前不久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意見》,在市場準入、用地政策、金融政策等八個方面都給予支持。這對于返鄉下鄉人員都是利好消息,讓他們有信心在農村這廣闊的天地打出自己的一番事業。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